新时代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2020-07-21 08:13吴莹
各界·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

吴莹

摘要:高校党务工作者担负着教育、管理、监督师生党员和联系、服务群众等重要职责,是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之间的重要纽带,是落实各项党务工作任务、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关键。新时代,如何打造一支政治硬、能力强、素质高、较稳定的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值得研究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党务干部队伍

党的十九大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大部署。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不够的问题愈发凸显,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党务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党务干部队伍结构不优

从年龄结构来看,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存在两极分化,要么是新入职或入职不久的年轻同志,要么是即将退休的老同志,中青年骨干力量是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主力军,从事党务工作的极少。从工作经历来看,多数党务干部是“半路出家”,工作经验积累不足,岗位经历锻炼不够,对党务工作缺乏了解,业务水平达不到要求。从学历层次来看,尽管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提出要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提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明确“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一般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党支部书记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但是其他类型党支部书记的学历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二)党务干部队伍不稳定

高校党务干部变动频繁是一个普遍且突出的问题。一方面专职党务干部人数少,兼职党务干部比例高且更替较快。为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提出将学术精、学历高的教师纳入党务干部队伍的初衷是美好的,但实践中往往“一厢情愿”,兼职党务干部特别是教师本身有繁重的教学、科研等任务,可投入党务工作的精力和时间有限,随着党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部分高校甚至出现了要靠做思想工作、下任务才有人担任党支部书记的问题,且一到任期立马主动请辞,党务干部更替过于频繁,难以起到“头雁效应”。另一方面组织员制度落实不到位。组织员制度自党的七大初步建立后,发展缓慢甚至一度中断,直至199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关于在县(市、区)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通高等学校中设置组织员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党委和普通高等学校党委,可根据工作需要配置专职和兼职组织员,其人数和专职组组员的职级,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据笔者了解,时至今日,有些高校组织员制度并未落实,部分高校配备的组织员多由即将退休的干部担任,组织员的职责和作用并未得到很好发挥和延续。

(三)党务干部适应新时代能力不足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需要广大党务干部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学习掌握现代化技术手段,然而事业单位编制这个“铁饭碗”,使得部分党务干部存在惰性思维,工作动力不足,主动思考不够,理论素养和能力储备跟不上新时代要求,难以较好地执行和推进党建工作。

(四)党务干部队伍教育培养不够

高校对党务干部普遍重使用,轻培养。近年来,中央纪委机关及全国纪检系统查处了一批高校违法违纪干部以及中央和各省委巡视组对高校巡视指出的问题,都说明高校全面从严治党要进一步从严落实,党务干部队伍要进一步强化教育培养。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缺乏对党务干部队伍教育培养的规范性文件。党务干部入职门槛低,后期培训不全面、不深入、不系统、不严格,是党务干部队伍不够专、不够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党务干部队伍竞争机制不健全

笔者认为,这主要归结于三个问题。一是党务干部队伍发展渠道不畅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要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现实中,党务干部队伍“双线”晋升的政策部分高校未落实,部分高校仅就狭义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线辅导员)进行落实,各省市未制定具體的实施办法以及缺乏对落实情况的监督,导致这一政策难以落地生根。二是问责机制不健全。目前,高校干部能上能下和问责纠错机制仍不健全,公办高校“铁饭碗”问题、“老好人”思想依然存在,工作质量全凭个人自觉性和责任心,做多做少、做好做差都一样。三是奖励机制不健全。近几年,教育部和各省陆续出台了完善教师党支部书记激励保障措施的政策,对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教师党务干部队伍无疑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但不能一味地和其他党务干部区分对待,只给予教师党支部书记激励保障,对于其他党务干部容易产生负面效应,不利于党建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新时代高校党务干部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每一名共产党员必须牢记和遵循。高校党务干部作为高校领导干部的重要后备力量,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品德修养、较强的工作能力、优良的工作作风,始终不忘入党初心,践行教育使命。

(一)过硬的政治素质

高校党务干部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组织者、执行者、推动者,必须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理论扎实,能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不断自觉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把纪律规矩、组织原则挺在前面,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能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常性深入性学党章党规党纪,牢牢把握上级党内各项政策规定,特别是结合高校实际了解掌握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工作特点,要始终传递正确的政治观念、政治思想和政治导向,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良好的品德修养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道德品质是做人的根本,高校党务干部是高校领导干部的储备力量,应具备更高的道德品质。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究其根本还是政治定力不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品德修养不足。新时代,选拔培养高校党务干部,务必要把修身养德作为基本前提。

(三)较强的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是所有单位选拔干部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高校党务干部队伍肩负教育、管理、监督师生党员和联系、服务群众等重要职责,只有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等全方位能力素质,自身懂党务,精党务,专党务,才能满足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变化,更好地执行中央、省市委和学校党委关于党的建设方面的重要决策和工作任务。

(四)优良的工作作风

作风过硬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素养。作为高校党务干部,必须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敢于担当,带好头,示好范,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牢记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真正走入师生党员群众中,与他们打成一片,才能作出一番新的业绩。

三、新时代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措施

(一)严把人员入口关

高校在选拔培养党务干部时,必须要进行严格筛选,参照笔者上述所列,应当对干部的政治素质、品德修养、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严格考察,保证高校党务干部的素质水平。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配齐建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新时代,高校要充分考虑党务干部队伍的结构比例,一方面适当增加专职党务干部,合理调整兼职党务干部,另一方面在年龄层次、岗位经历等方面要合理分配,形成梯隊,保证党务干部队伍后继有人、流转通畅,从而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人员稳定、结构优良的具有战斗力的队伍。

(二)强化全方位教育培训

新时代对党务工作的要求更高更全面,高校党务干部队伍的“本领恐慌”日趋明显,我们要从思想上到制度上全面剔除对高校党务干部重使用,轻培养的漏洞。笔者认为,高校党务干部的业务专业性不亚于高校教师的专业性,甚至其业务内容和技术手段的时代更新速度快于专业课,因此极有必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高校党务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的机制,一方面要持续开展政治理论强化学习培训,不断增强党务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功底,强化政治定力,另一方面要持续进行现代化、专业性、实操性的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培训。

(三)建立科学系统的奖惩机制

要深化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持续性发展,就必须激发党务干部队伍的内在动力和持续战斗力,这就要打破当前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发展面临的两个困境。一是要打破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单腿”走路的困境,严格落实“双线”晋升的政策,让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内生动力。二是要打破高校党务干部“铁饭碗”的困境,建立落实能上能下机制,要把党务干部的政治素质、品德修养、工作业绩、作风表现与事业发展挂钩,毫不吝啬地为优秀党务干部提供上升通道,对不担当、不作为、能力弱、作风差的党务干部也绝不手软,真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管理约束党务干部,使高校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新时代高校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