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港:打造港口经济绿色样板逆势跑出产业强市“加速度”

2020-07-23 02:19张晓旭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8期
关键词:镇江市镇江码头

张晓旭

滚滚长江和悠悠运河这两条黄金水道在镇江十字交汇,养育了一方水土,繁荣了一方经济,也培育了中国十字水系交汇处的一颗璀璨明珠——镇江港。城由港兴,港因城兴。作为全国重点江海联运枢纽港口之一,镇江港依托便利的交通,沿江地区集聚了2个国家级、2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了全市75%以上的经济总量和80%以上的外资企业。

镇江长江岸线资源丰富,自然岸线270公里,规划港口岸线126公里,位列江苏省第二;其中深水岸线75公里,位列江苏省第一。

一、上半年吞吐量跃居全国前十成为“国民经济晴雨表”

镇江港以东吴孙权移治京口作为开端,建港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南北大运河的沟通,奠定和提高了处于两大水系交汇点的镇江港在全国水运干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镇江港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港口,有著名的“银码头”美誉。古代的镇江港为镇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更直接促进了镇江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繁盛,成为重要的港口、政治、军事和商贸城市。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镇江港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861年正式开埠,其间洋行林立,外轮角逐,设栈建码头,繁华一时,一度成为洋货内运的最大口岸。

新时期,镇江交通部门不断发力,加快港口建设步伐。改革开放以来镇江港实现了三次发展飞跃。

1986年12月,国务院批准镇江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镇江港由单纯服务国内航运市场转向了同时服务国内外航运市场,实现了由封闭型港口向开放型港口的转变。

1993年11月,国家将镇江港列入全国43个主枢纽港之一,镇江港由单纯提供货物中转服务发展成为具备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国家水运枢纽,实现了由中转型港口向枢纽型港口的转变。

2004年10月,国家确定镇江港为我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镇江港由过去的内河港口提升到了沿海国际港口,创立了镇江港参与国际港口业市场分工、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新战略格局,实现了由内河港向海港的转变。

镇江市交通运输局科学规划,统筹发展,近年来,镇江港基础设施更加完备,目前拥有码头泊位17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8个,总设计通过能力1.59亿吨,泊位数和通过能力均排全省第四。12.5米深水航道贯通后,镇江港可常年通航5万吨级船舶,15万吨级海轮可减载靠泊,具备海江河直达能力。2010年,镇江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跻身全国亿吨大港行列。201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49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274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7.3万标箱。2019年,镇江港货物吞吐量3.29亿吨,同比增长114.8%,全省排名第三。

今年上半年,在全国港口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严峻形势下,镇江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疫情防控不松劲,复工复产加速度。镇江交通部门科学统筹“两手抓”,以“跑起来”的姿态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逆势增长。镇江海关、镇江海事局、镇江边检站等涉港管理单位深度融入产业强市战略大局,积极谱写“镇江很有前途”答卷。不断变化的数字,显示出镇江港发展活力与韧性: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6月,镇江港货物吞吐量达17305万吨,位列全国第十、江苏省第二,同比增长率14.9%,增幅在全国吞吐量前十名港口中位列第一。

镇江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丁锋认为,镇江港口产业蓬勃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优势与软硬件条件,得益于大力发展临江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得益于大力实施“江海河联动、港产城融合”十大行动计划,同时与打造“生态港口”,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随着镇江港港口功能布局的更加优化,江海河联运枢纽地位的更加突出,临港支柱产业的更加壮大,镇江港将由“亿吨大港”向“亿吨强港”的宏伟目标迈进。

二、以环保为生命线 打造绿色港口

整治前的镇江市西口门砂石码头,位于镇江市饮用水取水口下游1.1公里处,占地面积247亩,占用长江岸线287米,该码头共有11个泊位,有近10家业主参与经营,是镇江西部最大的砂石码头,也是镇江市最大的砂石集散地,年通过能力在3000万吨以上。原码头经营方式粗犷,江边一片“脏乱差”,严重影响镇江西部环境,也不利于镇江水源地的保护,整治后绿草茵茵、树木林立, 俨然换了一番天地。

2019年年初,镇江港务集团推出了分货种环保作业指导书,对港区作业实行环保标准化操作,致力于从源头抓清洁生产。此后,一系列各类防尘抑尘设施的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建成超5.6公里长的挡风抑尘墙;建设煤炭堆场高塔雾炮、流程场地喷淋设施;添置雾炮车、雾炮机、洒水车、微雾抑尘料斗、车辆清洗系统等防尘抑尘设施;堆场实现全覆盖,港区内车辆实现全覆盖封闭运输。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码头及堆场扬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江、运河水系不仅是刀鱼、鲥鱼和回鱼等江鲜的生产场所,是中华鲟、江豚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也是沿岸人民生活、生产用水的水源地,更是降解生活生产污染物,维持生态平衡的生态屏障。因此,合理利用长江岸线,维持长江和大运河的生态环境,必然成为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走廊的最重要一环。

近年来,镇江交通部门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原则,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稳步推进船舶和港口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1-7月份,长江焦山尾断面水质为Ⅱ类。

做好顶层设计。镇江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起草制定《镇江市长江岸线资源保护条例》,于2018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良法善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据全程参与起草的港航处处长李俊介绍,该法是镇江市获得立法权后,最先确定的一批立法项目,也是国内首部岸线资源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条例》首次明确对域内270公里长江岸线实行分区分类保护。配合该法编制的《镇江港总体规划》,统筹指导镇江市长江岸线资源的保护和集约利用,计划对镇江市全港“老小散”码头进行市场化兼并重组,腾退18公里岸线,占全部港口岸线的14.3%,重置产业布局,放大资源利用效益。

整治经营环境。自2016年5月起,镇江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开展长江非法码头整治和非法过驳整治工作。共取缔非法码头43个,清退长江岸线5.3公里,生态复绿70万平方米;长江镇江段原有的343台非法浮吊清理至135台,并全部进入临时划定的过驳作业区作业,实现合法化运营。

截至8月9日,全市排查、拆解、处置“三无”船舶1308艘,其中驱离非本市籍“三无”船舶130艘,集中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

截至8月10日,全市已完成船舶加装生活污水柜改造和检验发证365艘,另外还有40多艘镇江籍船舶已完成安装正在实施检验发证工作。对100总吨以下其他船舶以及公务船、趸船、工程船等,凡未实施厕所彻底拆除的,均要求安装污水柜,防止偷排情况发生。

打造绿色港口。制定出台全省首部《港口环境整治指南》和《港口环境整治实施方案》,配套制定“一企一策”,统筹推进粉尘污染防治等“八项任务”。目前,沿江港口企业码头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实现全覆盖;岸电设施覆盖率目前为80%,年底实现全覆盖(全市2019年港口岸电用电量全国排名第九,全省排名第二);所有干散货码头企业实现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全覆盖;港区绿化全覆盖。

三、发展新业态 开启转型升级新篇章

新时期新起点新征程,面对激烈的竞争和难得的历史机遇,镇江交通部门解放思想,对标先进,加快现代化综合贸易港转型,开启了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优化体制机制。推动成立镇江市港口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打造“一城一港一集团”,作为统一平台横向整合全市涉港资源。将镇江港务集团转由省港口集团控股,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019年,扬州港务集团纳为镇江港务集团二级子公司运行。目前,镇江港定位为宁镇扬组合港散杂货中心,一体化发展体制已建立,为港口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做强港口产业。2016年,镇江市委、市政府印发《镇江市“江海河联动、港产城融合”十大行动计划》,拟利用五年的时间,重点实施60项重点任务。将镇江打造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江海河联动区域枢纽城市、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城市、江河生态保护样板城市。

按照“十大行动计划”要求,镇江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港口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放大。依托二重集团3个万吨级泊位,打造国内重型装备制造基地;润祥油品LNG加注接收站将建成长江中下游最大油气物流园;依托新民洲中林集团5个万吨级泊位,助推形成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制造、交易中心(2020年上半年,木材接卸量为全国木材港口第一名);依托中储粮、润华物流粮油专业码头,形成粮油生产、仓储、销售全产业链基地。

目前,镇江市已初步形成公、铁、水完备的基础设施条件,港口功能及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港口布局进一步优化,港口地位进一步提升,港口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港口经济得到显著发展,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物流企业即将落户镇江。

今后,镇江港将按照市委书记马明龙批示要求,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运用,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动,功能平台的提升完善,岸线资源的适度整合,推动镇江港向贸易港、枢纽港转型,推动沿江产业转型升级,走出具有滨江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镇江港是一座千年古港,又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港口,镇江港是镇江最大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之一,是镇江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必将在镇江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坚信,镇江港的明天将更加美好,在全市“三高一争”战略中将跑出更优美的身姿!

猜你喜欢
镇江市镇江码头
镇江市“双管齐下” 全力保障重大事故隐患“回头看”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镇江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
镇江市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