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视新闻的纪实手段

2020-07-23 06:16鲁子奇
新闻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

【摘要】相比于大陆电视新闻报道,台湾的电视新闻非常注重运用纪实手法,营造强烈的现场感。具体而言,一秒到达现场的新闻结构、记者的出镜巧思、特殊的剪辑手法,以及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处理,都是实现强烈现场感的纪实手段。本文通过大量台湾一线采访经验,结合新闻报道实践,以及与台湾同行的交流心得,来梳理台湾电视新闻界纪实手段的应用,给大陆新闻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台湾新闻;纪实性;沉浸式体验

台湾电视新闻,特别重视纪实手法的运用。新闻尤其是新闻专题之中,纪实段落至少占总篇幅的50%,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大陆。而记者、摄像、编导,在制作新闻过程中,也大多养成大量使用纪实手法的习惯。

笔者从事台湾新闻报道工作,有长期驻点台湾采访经历,在台湾进行拍摄和剪辑需要和当地电视台紧密合作,得以从四个渠道进行研究:第一,大量观察台湾新闻节目;第二,在驻台报道期间,与共事的台湾电视人深入探讨、交流;第三,在两岸记者共同采访中,观察、分析台湾同行的经验;第四,从台湾《中国进行式》《海峡拼经济》《开放新中国》等专门报道大陆的节目中,对比两岸电视人处理相似题材的不同手法。

台湾电视新闻是怎样善用纪实手段,从而增强节目吸引力和传播力的?

一、一秒到达现场

“沉浸式体验”是互联网传播中的热词,实际上电视媒体也一直追求这样的效果,只不过要想更吸引入,到达现场的时间必须更短,冲击力必须更强烈。台湾电视新闻通常以特色鲜明的现场声作为开头,快速把观众带到事件现场,一组现场声之后,旁白再开始讲述主要内容。

2017年,我在台湾驻点报道期间,来到台中市拍摄传统粽子制作,其中包括炒熟糯米等环节。当时与我合作的台湾摄像,就提示需要专门用话筒收录炒米和炉火的声音,将这样的细节作为报道中的重要内容,带给观众现场感。在台湾编辑新闻时,无论何种题材,剪辑师(通常由摄像兼任)大多习惯于采用:一组现场声、一组旁白、再一组现场声、再接旁白……这样的结构来编辑新闻。

二、捕捉有趣瞬间

如果用心捕捉和记录,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瞬间,有时也能成为极具感染力的场面,這是许多素人、草根成为“网红”的潜在原因。电视新闻拍摄,其实不乏趣味性的元素,如果用纪实手法去捕捉,效果很可能不错。在这里要提起注意的是,捕捉有趣的纪实性段落,不止可以用摄像机,也可以用监控探头,甚至拍摄对象的手机。

2019年1月,中天新闻频道播出一则1分30秒的短新闻,内容是当选不久的高雄市长韩国瑜,来到基层拜年被民众围住拍照。高雄一直是民进党执政地区,经济没有起色,2018年底高雄民意发生巨大翻转、倒向了主张“两岸一家亲”的韩国瑜,认为他与大陆亲近的立场,能够帮助高雄走出经济困境,因此韩国瑜在基层有很高的人气。

这则短新闻并非重大选题,也没有丰富的信息支撑,更类似政治新闻的“小插曲”。但因为记者大量利用现场拍照民众手机录下的视频,进行创意性的拼接、解说,所以不仅不枯燥,反而妙趣横生。例如,一边展示只拍到韩国瑜后脑勺的画面,一边配上旁白:“和韩市长拍照,首先要打开手机摄像头,卡好位置,不然人群涌上来,入镜的可能只有市长的后脑勺”,“或者像是这位大哥,姿势摆好只等着韩市长回过头,往镜头一瞥。”

三、记者变身“UP主”

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本来是为了增强现场感,但发展到今天,记者出镜的语气、状态,有时却流于僵化、缺少新意。原本的“适度兴奋”到了互联网传播时代,似乎已经变成了“煞有介事”的“出镜腔”。相比之下,远远不如当前许多互联网视频中出现的主播(在视频网站中被称为UP主)自然、活泼、独特。有研究者指出:“所谓自媒体,其实就是个人观点秀……平民大众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平台”。但对电视记者来说,习惯养成多年要改不容易,如果将纪实性风格融入出镜,可能会有所启发,有助于打破窠臼。

2018年夏季,TVBS电视台驻大陆的两名记者,受国台办邀请进入西藏采访拍摄,并在9月推出了西藏专题系列报道,其中第一集《青藏铁路开通十二周年》,是专门讲述内地进藏火车线路的。西藏对一般观众,尤其是台湾观众,有很强烈的神秘气息,犹如专题旁白中所说的:“如果西藏是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那么这青藏铁路就是一条天路,一条穿越世界屋脊的路”。为了营造带领观众一窥究竟的氛围、呈现西藏原生态的气氛,记者用纪实性极强的出镜,制作出体验式报道。

专题的开场,文字记者推着大箱行李走向西宁火车站,一边走一边呼哧带喘地以聊天的语调向观众讲述:“本次的旅程一共有22个小时”“我们带了8件行李”“行李中最重要的是缓解高原反应的药物、一天要吞9颗”等。之后是西宁火车站候车大厅的一段纪实性画面,展现各族民众的候车场面。来到站台上,记者身上挂着大包小包贴近车厢,讲述车厢上有许多适应高原气候的设施。期间,站台工作人员走过来提醒她注意安全,这个小“中断”,在外采过程中有时会被记者和摄像当作废画面来处理,然后把原先要录制的内容再来拍一条,但这则专题的最终剪辑中特意保留了这一“中断”,增强了站台环境的现场感,也体现了站台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信息量更大。之后,在火车上进行拍摄.场地和角度比较少,局限性很大,但是记者和摄影将他们与乘客的对话、乘警来登记、乘客填写健康保证书,以及乘务员卖早晚餐等,都用纪实段落保留下来,以此讲述青藏铁路客车的特殊构造、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以及火车带来的便利等信息。

过程中,出镜、采访、空镜都融入纪实段落,给人生动自然的感受。特别是纪实化的出镜,洗脱了传统电视新闻的分析语调、摆拍感,用呼呼喘气的状态、发自内心好奇的表情,将观众迅速引入青藏高原和特制车厢的环境中。

四、抽象概念情感化

电视新闻,包括一些互联网上传播力不错的短视频,并不都是纯粹娱乐,有不少是讲述抽象内容的。选取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将抽象概念融入到有关他们的纪实性段落中,将干巴巴的概念,变成故事、变成人物、变成情感,能够有效消弭抽象感、说教感。

在2016年11月,TVBS制作系列新闻专题,讨论台湾薪资增长速度过慢这一社会问题,开头用画外音引入主题:“你的薪资多久没涨了?我们十多年到底在忙什么?停滞的一刻,倒退的薪水,翻腾的物价,这是60年来如一日的古早味。”紧接着,抽象的薪资话题进入一家古早味小吃摊,一声点餐吆喝之后,接着画外音“这是吴家父女从小吃到大的红烧鳗。”

这一段落的主人公,就是坐在桌边的吴氏父女,他们在小吃摊一边吃一边谈。女儿今年30岁,薪资水平和父亲当年30岁出头时没什么变化,但是看看墙上红烧鳗的价格却翻了一倍。不过专题并没有将父女二人的对话,完全变成“薪资不高“这一概念的图解,而是展示了女儿撒娇抱怨父亲总批评她“不存钱”,父亲则谆谆教育说“你们现在月光族花钱太大手大脚,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是自己带便当,没人总吃饭馆。”一碗小小的红烧鳗,不仅由点到面讲述了台湾薪资停滞的现实,也通过父女之间的对话折射出两代台湾人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的落差。两个纪实主人公有性格、有情感,也大大提升了新闻专题可看性。

五、以“变奏”推叙事

5分钟以上的视频——无论是电视新闻专题还是互联网视频,想要不断吸引观者,就要不断制造“变奏”。如果以旁白叙事为主导线索,那么纪实性段落的生活质感,就是最好的“变奏”。

2018年4月,TVBS电视台制作了一则11分钟的新闻专题《人才去哪儿?》,讲述大陆高校对台湾学生吸引力不断增强,西进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数量不断上升。为了对这一人才流动进行全景式的展示,专题列举了一组统计数据:台湾高中生赴大陆的比例逐年提高、大陆高校费用是台湾高校的一半、同等学测成绩在大陆申请到的学校比台湾好、大陆高校与台湾高校世界排名对比。在有层次地引用这些统计数据分析论证过程中,专题穿插了台湾中山女高的优质高中生和在大陆清华大学就读的三位台湾学生的采访和纪实段落。看似感性化的纪实段落,实际上都在推动专题的逻辑线索。

例如,在清华大学就读的三位台湾学生出场,是在学校食堂吃麻辣香锅。此时的旁白解说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表明台湾學生入乡随俗、吃台湾少见的麻辣香锅;二是引申到清华、北大等高校,学生吃饭争分夺秒、甚至把饭放在食堂的短墙上吃,小小的楼梯转角也有人“排排站、猛扒饭”。

再如,清华大学的台湾学生小陈,过年回家之前想要再回到实验室做一次实验,记者对她进行跟拍,结果遇到了也在实验室没走的“学霸”师兄和师妹。记者以纪实的形态进行了随机采访,得知这位师兄来自黑龙江是跳级直博,而师妹是安徽50万考生里面的前30名,问到“为什么过年了还没回家”,她笑称“师兄还没走我不敢走”。这个幽默的段落,是为引入后面台湾学生小陈表示,在大陆同学之间感觉到竞争压力大,逼得自己要一直进步。紧接着专题用大陆高等学府同学们占座成风,来对比台湾的大学里学生们都是从中间开始坐,实在不行才坐第一排。

六、剪辑营造“纪实效果”

如果没有机会拍摄纪实画面,怎么办?哪怕只能拿到现成画面,也可以用文稿的情感重心和声画配合,营造“虚拟纪实感”。

2018年6月,中天新闻频道推出4分钟的新闻小专题:《比上太空难 大陆800人争舰载机飞行员》,讲述大陆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培养。台湾媒体没有直接采访、拍摄大陆航母的条件,所以电视画面主要来自翻拍大陆网站。但在处理这条新闻专题的时候,编辑没有简单将相关的抽象信息分类汇编、配合文稿贴画面,而是从能得到的画面出发,尽量创造纪实效果。

第一,是将现有的画面进行形象化解读。例如,画面呈现舰载机滑跃式起飞的场景,旁白就配:“众人眼中一道漂亮的起飞弧线,这是舰载机飞行员的第一个大考验”。第二,旁白适当“留白”营造现场感。例如,开头先引用中国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宣传片中的讲解声音,然后加旁白:“美国在培养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初期,平均每两天摔一架飞机,牺牲了一千多名飞行员”,到此旁白暂停,使用美军舰载机失事画面,配音乐。第三,选取人物、放大细节。新闻提到大陆舰载机首飞成功的第一人戴明盟,旁白:现场指挥员冲上前,一把抱住他,哭得说不出话来,因为舰载机飞行员危险系数是太空人的5倍。第四,随后引用大陆电视节目中军事专家宋心之的评论,讲述舰载机着舰时飞行员的“红视”。通过以上这些剪裁和搭配,整个大陆培养舰载机飞行员这一事件,有细节、有人物、有情感,而且摆脱了以旁白主导的单一语调讲述方式,节奏上也变化多姿。

台湾电视行业市场化的时间相对较早,市场竞争也比较激烈,上文中所引用的中天电视台、TVBS电视台,是台湾收视率较高的商业电视台。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这些电视台以非常严苛的标准要求一线记者、摄影和编导,电视新闻是不是有趣、是不是能吸引住关注,是一个主要的评价指标,因此也促成了能够迅速打动观众的纪实手法在新闻中大规模应用。

另外,在台湾的新闻制作体制中,非常强调摄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方面,摄影通常兼任剪辑,因为心里大概有个准稿子,所以会在采访过程中有目的性、高效地进行拍摄:另一方面,资深摄像对新入行的摄像会进行日常评估,对比同一新闻事件几家不同媒体的成片,指出摄像的不足或者是漏拍的部分。这也是台湾新闻能够极大发挥纪实手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3年.

[2]陈光锋编著.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3]陈安繁,毛鑫.台湾电视新闻“感官主义”现象研究——以中天电视新闻台晚间新闻为例[J].全球传媒学刊,2018年,第5卷第1期.

【作者简介】鲁子奇,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中央电视台编辑。

猜你喜欢
沉浸式体验
增强现实广告中的沉浸体验及应用研究
浅析商业综合体空间中沉浸式体验设计的应用价值
省级电视台VR新闻试水与前景分析
沉浸理论视角下的游记分享内容页设计策略
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指向具身学习的高中物理“沉浸式体验”教学策略
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从《网络迷踪》《解除好友2暗网》解读电影视觉新形式
智能媒体语境下的未来影像研究
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中的诗与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