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类短视频的媒介研究

2020-07-23 06:16傅含颖
新闻传播 2020年8期
关键词:传播学媒介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迭代,媒介完成了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的嬗变。近年来,视频特别是短视频市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平台走进大众的视野,不少纸媒也开始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寻求机遇,以“梨视频”为代表的资讯类短视频异军突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本文将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理论基础,试图对以梨视频为代表的资讯类短视频进行全方位的媒介研究,探讨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梨视频;媒介;传播学

梨视频是由原澎湃新闻主编团队创建的资讯类短视频平台,它的大部分视频时长控制在30秒到3分钟之间,力图为用户提供“最好看的资讯短视频”。作为全网唯一一家全視频化的资讯报道传播平台,梨视频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和研究价值。

一、梨视频的“5W”要素分析

(一)传播主体

本文论述的传播主体是梨视频以及梨视频的运营团队。梨视频脱胎于传统新闻业,主要创始团队出自澎湃新闻,所以梨视频一开始就带有传统媒体烙印,有其特定的新闻情怀。同时,梨视频的运营团队又紧跟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采用了独特的PUGC内容生产模式。拍客用移动设备随时拍摄素材并上传,再由梨视频专业团队进行二次剪辑,保留精华内容发布。虽然梨视频也有许多自创栏目,但拍客创作的内容在平台所有内容中占比高达80%左右,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它实现了“人人都是传播主体”或者说“人人都是梨视频”。梨视频的运营团队通过这种方式,将传统媒体的思维和新媒体的信息收集传播效率的高度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内容质量和传播效率。

新闻事件的发生具有瞬时性,记者很难第一时间到达事故发生现场。传统的新闻摄制成本较高,而在4G时代,用户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创作出一条短视频并将其发布至网上。通过PUGC这种低门槛的视频生产制作,可以及时并广泛地搜集新闻信息,使一些突发事件能够被目击民众用手机快速地拍摄记录。例如,曾经引发众多人关注的宁波老虎伤人事件,其原始素材就是来自于梨视频。

这种方式优势突出,在碰到突发重大事件时,在场“拍客”可以第一时间捕捉到最直观的现场画面,即使拍摄、编辑不够优质,但其真实、迅速的特点,依然可以吸引绝大部分受众的注意力。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招募“拍客”的成本以及二次加工“拍客”上传视频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和设备,随之也造成了较高的人力、物力成本。

(二)传播内容

在选材方面,梨视频的题材丰富,内容皆是时效性强的社会民生热点和突发事件。2019年的视频“新娘结婚拍到奶奶偷看化妆”在朋友圈微博广泛传播,引发网友对亲情的讨论。在紧张的考研冲刺阶段,梨视频发布了46条和考研相关的视频,其中“高校食堂派发考研蛋糕”报道了考研前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食堂免费为考研学子派发写满考点的考研蛋糕。这些内容都很好地贴近受众生活,迎合了受众喜好,激发了受众的兴趣,提高了受众的话题参与度。同时,梨视频也会发布体育、科技、美食等类别的视频,针对性地扩大了受众范围。

在质量方面,梨视频是国内率先使用“三审制”的短视频平台,由责任编辑一审、编辑部主任二审、总编辑三审,这种编辑流程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为工作人员知识不足和工作疏忽造成的失误,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传统媒体常用的审核制度,梨视频将其运用在短视频审核上,体现了梨视频对于新闻内容质量的高要求。横向对比国内其他短视频平台,梨视频的内容质量和真实性都具备较为突出的优势。

在展现形式方面,梨视频篇幅短小精炼、时效性强,以用短、平、快的方式,将具有实景、实声、实情的现场全面呈现出来,能让受众在第一时间感受到突发重大事故的现场,从而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极大的点击量和传播鉴理。

但梨视频在内容方面的缺点也非常明显。由于视频的时长大多控制在30秒到3分钟之内,可能会导致一些情节复杂的新闻事件的报道不全面,无法完整地呈现新闻内容,甚至容易发生断章取义或者以偏概全的现象,对受众造成误导。如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当新闻报道发布后网友纷纷指责公交车司机开车不认真,直到后来事件真相揭露,人们又纷纷向已逝司机道歉,转而指责干扰司机开车的乘客。

(三)传播渠道

传统的传播渠道是指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诸如信件、电话等人际之间的媒介,也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这里特指梨视频的视频分发方式。梨视频的传播具有跨平台性,它非常重视在各大社交平台和流量平台分发视频,主要的分发渠道有微博、微信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客户端。受众在各客户端观看短视频新闻时还可以再次进行朋友圈、微博分享,梨视频的新闻以辐射型的传播方式,获得了极高的流量和关注度。

但这种多渠道传播分发模式的劣势也同样明显,过度依赖于其他的社交媒体,最终导致自身平台用户较少,并且缺乏粘性。其他平台上的观众流量未能有效转化到自建平台之上,对比其视频播放量来看,梨视频APP下载量非常低。

(四)传播受众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截至2020年3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占比99.3%。数量庞大的手机网民为梨视频奠定了雄厚的受众基础,截止到2020年5月8日,微博上“梨视频”账号的粉丝量已达到2122万,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账号转载梨视频平台的新闻咨讯内容播放量在十几万至几百万不等。此外,不同于哔哩哗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梨视频主要立足资讯内容,以社会热点为主题,再加上对突发重大事件的高质量跟踪报道,极大地扩展了梨视频的受众范围。

(五)传播效果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纷繁复杂的信息包罗万象,也使得人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稀缺,如何有效地吸引入们的注意力并同时实现传播主体的主要目的,已经成了最为关键的问题。梨视频拿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几分钟的资讯视频,简述新闻,突出重点,给受众以直观的感受。采用新闻写作中常用的倒金字塔结构,摘取新闻最精彩的部分加以编辑,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时配合画面使用醒目的字幕,让受众能马上抓取信息,形成持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梨视频在收获视频点击量的同时,也起到了宣传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传播效果。广大网民通过浏览梨视频的视频,直观、全面地了解了国际、国内的各种时政热点、突发事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梨视频拍客探访全国13家医院,发布《除夕夜的中国急诊室》,记录了除夕夜一线医护人员的事迹,为疫情防控阻击战保留了珍贵的影像资料。此外,它还发布了中国第一部乡村抗疫纪录片《保卫靳庄》,记录了河南农村靳庄抗疫的16天,完全、真实、接地气地展现了河南人民抗疫过程,引起网友共情。《保卫靳庄》播出后,全网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引述网友评论称该片“没有炫技,没有华丽辞藻,平实记录了普通人在疫情下的生活,非常打动人心”。

在疫情暴发之时,梨视频体现出资讯平台的社会公益性、有效性和公共属性,其所有抗击疫情的内容都彻底摒弃了流量思维,确定严肃、科学、专业的内容基调。这种传统的新闻情怀,让梨视频摆脱了短视频“碎片化”的束缚,让短视频新闻变得有内涵、有思想、有深度、有共情,起到了非常出众的传播效果。

二、梨视频的发展路径建议

(一)加强监管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尼尔·波茨曼认为“媒介即隐喻”,由此对资讯类短视频的传播过程和内容质量进行监督和把控,是宣传部门和诸多短视频平台的重要任务。梨视频可以加强“拍客”和剪辑团队的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对资讯审核的监管力度,层层把关,环环跟进,用短视频最大程度还原事件真相,确保杜绝不全面新闻、虚假新闻的传播。

(二)开辟媒体融合新路径

资讯类短视频可与传统媒体进行联动,开辟媒体融合的新渠道。一方面,短视频的摄制成本比传统媒体低、传播速度比传统媒体快、传播范围比传统媒体广,摆脱了专业壁垒,在收集素材方面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受众的交互反馈;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在受众认可度上有着长时间的积累,拥有专业优势、人才优势,话语权优势突出。因为公信力强,它所具有的采访权、发布权等政治体制优势是目前新媒体平台无法企及的。因此,二者可以实现联动。短视频新闻可作为传统媒体的有益补充,增强新闻的现场感,捕捉冲突瞬间,更利于呈现事实真相。传统媒体可对短视频进行梳理,制作出有逻辑的全方位分析,以保證报道的完整性。二者结合各自优势,找准切入点,实现共赢。

同时在短视频的页面可设置深度报道的链接,短视频将最具吸引力的事实通过碎片化叙事呈现给观众,如果观众对某条新闻特别感兴趣,便能自主选择通过链接来深入阅读、全面了解。

(三)优化平台,加强品牌营销

“梨视频”在自身APP平台上设置了众多订阅标签,每一个标签都对应着一类视频板块。然而,站在用户的立场上来看,如此繁杂的订阅标签和视频板块,看似专业却缺乏直观性,栏目定位不够准确,最终导致用户选择困难,缺乏长期关注度,用户粘合度不高。“梨视频”未来应在栏目布局方面提高精准度,可以集中资源,找准切入点,着重打造优质栏目、优质平台。同时可加强品牌营销,如形成品牌文化、拍摄制作系列文化产品、专题视频作品以及开展企业品牌活动等,通过树立自身的形象,来加强自身的传播力,培养忠实用户。

结语

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会为媒介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移动通信经历了IG(语音通话)、2G(文字短信)、3G(图片)、4G(视频)的变化迭代,无论是“梨视频”,还是其他短视频平台,都应该放眼未来、把握时代。当传统媒体都在深思媒介融合转型的新手段时,作为融媒体环境下成功试水的“梨视频”更承担着时代给予的担当和责任,多维度和5G通信结合,利用技术的进步带给受众更优质、更多元的资讯视频,甚至可以结合VR技术让受众通过网络进入“一线现场”。相信在未来不断探索与创新中,资讯类短视频会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田红月.梨视频内容生产的现状、问题与改进策略[J].传谋,2018(10):65-66.

[2]田晨旭.“梨视频”:短视频媒体的新闻传播研究[J].声屏世界,2017(10):67-68.

[3]孔子俊.用户生产专业化(PUGC):梨视频的内容生产模式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8(13):17-18.

[4]杜娅娅.以“梨视频”为例分析资讯短视频的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8(13):108-109.

[5]新华网基金为何入股梨视频?双方这样回应[E].新浪财经,https://finance.sina.cn/stock/relnews/cn/2020-04-17/detail-iircuyvh8348631.d.html.

【作者简介】傅含颖,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传播学媒介
传播学视域下学术期刊封面文化符号图像选择及改进策略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声音的“邮递员”
新媒介的花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