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产业链的重构

2020-07-23 06:16赵洛育
新闻传播 2020年1期
关键词:重构经济效益大数据时代

【摘要】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逐渐加快了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速度,扩大了其产业规模。为了更好地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形势变化,形成完整的中国出版产业链,满足这方面的长效发展要求,则需要对其重构方面进行深入思考,落实好相应的研究工作,避免对我国出版产业的经济效益、发展质量等造成不利影响,实现与之相关的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本文将对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产业链的重构进行系统阐述,以便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出版产业链;重构;经济效益;数据资源;可持续发展

结合中国出版产业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要求,探讨其在大数据时代的产业链重构,利于提升该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对中国出版产业价值链、供需链及空间链的利用,为产业链的形成及应用价值提升提供专业保障[1]。因此,在对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方面进行研究时,应给予产业链重构更多的考虑,并将相应的工作计划实施到位,确保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状况良好。

一、大数据及产业链概述

(一)大数据概述

所谓大数据,是指体量大、全面整体的数据,具有速度快、样态多、复杂及灵活等特性,大数据的价值在于:(1)可实现对丰富数据资源的深入挖掘及整合利用,增强用户的体验效果,为精准营销方面提供技术支持;(2)通过对大数据科学应用方面的思考,能够为相应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实现对新型安全威胁的科学应对;(3)大数据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也能保持信息管理系统良好的功能特性,提高信息应用过程中的可信度[2]。

(二)产业链概述

产业链隶属于经济学内容的范畴,是指多个產业部门在逻辑与时空布局关系的作用下,以技术经济关联的形式所形成的一种关系形态[3]。因此,在促进中国出版产业发展、为其良好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应提高对其产业链重构的关注度。

二、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价值链的重构

作为出版产业链的重要维度之一,价值链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潜在应用价值大。因此,在实现中国出版产业长效发展的过程中,应对大数据时代其价值链重构方面进行探讨。在此期间,相关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价值链的基本概念

所谓价值链,是指可以衡量各种活动(包括营销、交货等)集合价值的一种工具、表示方法,在价值系统构建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丰富的管理理论知识、信息技术等要素的配合作用下,通过对客户需求、市场形势变化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有利于实现对价值链的科学管理,丰富中国出版产业链重构中所需的参考信息[4]。

(二)出版价值链重构的基本内容

1.注重出版产品形态组合功能创新的深入理解

在对大数据的价值功能进行探讨时,应注重了解产品、用户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1)大数据时代的出版产品包括有形及无形产品,了解企业的核心产品、形式及延伸产品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对出版产品自身特性及其产业价值提升的综合考虑,落实针对性强的服务工作,实现对不同形态功能出版产品的高效利用,确保其价值链重构有效性;(2)从有形产品十无形产品、收费产品十免费产品的组合思考,有利于丰富中国出版产品组合形式,创造出良好的利润价值。

2.重视功能价值良好的用户组合创新挖掘

大数据时代应借助数据挖掘技术的优势,为功能价值良好的用户组合创新提供技术支持,深入挖掘其中的数据资源,完成好价值链重构工作,增加产品收益。具体表现为:(1)从目标用户十非目标用户、付费用户+免费用户等方面入手,展开出版产品用户组合创新工作,提高数据挖掘技术利用效率,促使价值链重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2)在创新理念、数据挖掘技术等要素的配合下,当功能价值良好的用户组合创新效果逐渐增强后,可使出版产品价值链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加快该产业的发展速度。

3.关注基于价值功能的出版价值链结构再造

大数据的价值功能表现为:信息挖掘、用户挖掘及关系理解。因此,可将其应用于出版价值链结构再造中,为其产业链的形成提供保障。应做到:(1)在大数据条件下,通过关系理解和信息挖掘,出版价值链简单的线性的纵向关联将转变为相对复杂的纵横关联的网链关联,出版价值链相对简单的二维关系结构将转变为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能协作又能互补的多维关系结构,实现出版价值链再造目标;(2)当大数据作用下的出版价值链再造水平逐渐提升后,可实现内部与外部价值链的高效利用,保持出版产品良好的利润及应用。同时,出版产业也需要在发展中改变思维,让业外合作方参与进来,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多维出版价值网链,构建好所需的价值体系结构[5]。

(三)基于大数据出版价值链的2+++重构分析

所谓2+++,是指包括2种介质(纸介质十光电介质)、2种资源(内部资源十数据资源)、2种服务(产品服务十体验服务)的一类模型,有利于改善出版产业盈利状况、拓展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价值链。利用2十十十模型进行出版价值链重构工作时应做到:1.考虑内容、媒介、产品、服务等方面价值链的科学构造及应用,实现产业发展中的盈利目标;2.2+++模型的构建及作用,也可从内容与数据资源、产品及体验服务的价值构造等方面入手,获取出版产业发展中的价值链,提高丰富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

三、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供需链的重构

(一)供需链的基本概念

所谓供需链,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在供需链的作用下,可建立起产业发展中供应方及需求方的契约关系,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服务。同时,通过对参与者、具体活动、物流及资金流等要素的整合利用,使供需链的应用质量更加可靠。

(二)出版供需链重构的基本内容

为了使重构后得到的出版供需链在大数据时代有着良好的适用性,则需要了解这方面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1.提高“信息流”在出版供需链形成中的利用效率,并对数据资产、数据质量等进行筛选,提升供需链在产业链重构中的应用水平;2.搭建好性能可靠的大数据平台,使出版供需链的重构计划制定与实施更具针对性,细化不同类型的图书出版流程,并对用户个性化需求加以思考,实现对产业长效发展中供需链的科学应用。

(三)基于大数据出版供需链的2+++重构探讨

出版供需链重构计划实施中,可在2+++模型的支持下,对稿源、市场划分等要素进行整合。具体表现为:1.在2种作者稿源(专业作者+业余作者)、2种出版生产方式(标准出版+按需出版)、2种市场划分(大众市场+分众市场)所构成的22+++模型作用下,从作者、内容、出版等环节入手,实施好供需链重构计划;2.基于2+++模型的中国出版价值链重构,也需重视对丰富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大数据时代这方面重构工作效率。

四、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空间链的重构

(一)空间链的基本概念

所谓空间链,是指包含网络空间维度的产业链地理分布空间特征。实践中通过对地理及网络空间链的考虑,能够使中国出版产业在大数据时代处于高效的发展状态,在技术层面上为其产业链重构效果的增强提供有效保障,实现图书产品在网络空间方面的科学发展目标[6]。

(二)出版空间链重构的基本内容

为了使中国出版空间链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得到高效利用,保持其重构工作良好的落实状况,应了解这方面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1)思考出版产业在网络空间中的发展潜力,结合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制定好出版空间链的重构计划,提升其目标实现中的技术水平;(2)充分考虑社会转型期出版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出版空间形式的变迁,完成好出版空间链重构任务,进而为这方面产业链重构水平提升打下基础。

(三)基于大数据的出版空间链重构研究

具体包括:(1)注重对“集合器”与“数据仓库”的合理运用,并在“云推进”与“口碑”评价的配合下,实现出版网络空间重构目标,提升出版工作开展中的质量水平;(2)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将纸质版、网络版与手机版共同支持下的出版空间再造工作实施到位,提升其空间链重构中的技术及应用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产业链重构方面的思考,可为中国出版产业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增强其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效果,实现对这方面产业鏈的科学应用[6]。因此,未来在提升中国出版产业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应加深对其产业链在大数据时代重构方面的重视程度,实施好具体的研究工作计划,进而拓宽我国出版产业方面的发展思路,实现其产业链利用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世蕾.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中国出版传媒业发展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30):157.

[2]张蕊.中国出版产业数字化发展研究[J].科技传播,2019(08):181-182.

[3]刘俊宜.全民阅读时代关于促进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的立法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7(12):30-34.

[4]惠梦婕.我国出版产业集团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06)08-20.

[5]赵洪斌,于文涛.中国出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6):7-13.

[6]陶喜红,陈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版产业外向度的测度与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4(07):137-140.

【作者简介】赵洛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

猜你喜欢
重构经济效益大数据时代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基于FPGA的动态可重构系统设计与实现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