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实施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0-07-23 16:22顾则金
考试周刊 2020年60期
关键词:认识劳动教育措施

摘 要: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石。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被渐渐淡化、边缘化,导致很多青少年崇尚享乐安逸,劳动觀念淡薄,劳动能力弱化。学校应该构建与德智体美互相衔接、互相协调的劳动教育体系。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劳动教育是课程,劳动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外在要求。劳动项目的选择应和文化教学一样小梯度、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能力实际。劳动评价主体既要有老师、家长,更要突出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评价方式既要有集体统一的评价,也要有突出个体主动性的展示。

关键词:劳动教育;认识;措施;评价

几千年前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田种菜,孔子回以“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自此之后有关劳动教育鲜有人再提,直到民国时期蔡元培先生才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教育方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大多是围绕德智体三方面提出,真正完整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写入国家法规文件,并且全面贯彻落实的是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号召。再一次把劳动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放在同一高度上要求。

学校作为落实劳动教育的主体需要在认识高度、落实措施、评价机制等方面更新观念、细化措施,努力让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

一、 对劳动教育的认识需要再提高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工作中有劳动而无劳动教育。我校清洁卫生的日常维护和打扫都是由学生负责,但无论是班级还是学校关注的重点仅仅是打扫是否及时、彻底,对于劳动技能是否提高、正确的劳动观念是否形成很少过问,学生平时对劳动更多的是应付甚至认为从事劳动就是惩罚。参加劳动成为部分学生躲避学习的借口,劳动被认为是学习不好的表现。因此广大师生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认识到劳动是公民的神圣权利和义务;懂得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以期达到“以劳辅德、以劳益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目标。

(一)劳动教育是课程而不是临时工作安排

过去的劳动教育多是随机的,明显带有临时安排的特征。作为农村初中,平时各种日常劳动是免不了的,如清理校园杂草、清运垃圾、绿化植树、浇水培土等几乎每周都有安排,各种活动之间没有多少必然的内在联系,这些劳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干完也就结束了,缺少劳动育人环节。按照新的教育方针要求,劳动教育要像其他教育一样,需要按照教学计划实施,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式,其目的指向是育人。以课程形式的劳动教育将是有计划的、长期坚持的、系统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之间互相渗透、相互促进

根据过去的工作经验,劳动教育只是德育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如今将劳动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放在同一高度,说明劳动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是德育所无法全面覆盖和包含的,比如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可以说是德育内容,但劳动教育对其他“四育”的影响就不仅仅是德育所能涵盖的。我们要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方法选择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德智体美劳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在一种或几种教育活动中同时蕴含着其他几种教育目标。除了德育外,劳动教育与美育、体育关系更为直接,劳动不仅能发现美、创造美,更能补足体育课堂所未能达到的健体效果。同时劳动教育和智育二者一静一动、一张一弛相得益彰。

(三)落实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外在要求

虽然我校地处乡村,但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和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农村孩子已经没有多少农活要干。加上近些年社会舆论浮躁,家长以孩子还小为由害怕孩子吃苦受累,心灵手巧、勤劳朴实的品质在农村孩子身上愈来愈少。开学前的寒假中,我们对所有学生发放了“劳动教育调查表”,主要对三个年级的学生从事家务劳动和学校劳动的态度、动因进行调查。对于几个关键问题回答统计结果如下。

从统计结果看,愿意从事家务劳动的比愿意从事班级劳动的比例高出不少,可能学生认为家务劳动是自己家的事,学校劳动是别人的事,表明当下的孩子奉献精神不足。另外无论是家务劳动还是班级劳动,他们的动力一半以上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要求,说明他们劳动的主动性不足。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从追求物质需求转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对人才的考量不仅仅是单项的文凭或技能,而是更青睐综合素养全面、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具有良好的自理自控能力和劳动习惯、能够理解和珍惜他人劳动是一个现代人的必备素养。

二、 落实劳动教育的措施需要再细化

(一)劳动教育项目选择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既体现指导性又彰显自主性

每所学校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学段不同、面临的需求不同、具备的物质条件不同、师资力量不同,在劳动教育项目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应因校制宜。我校地处乡村,生源也全部来源于学校周边,学校内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熟悉农作物种植的老师很多,加上学校周边规模以上种植类、养殖类、加工类项目有好几个,开展种植养殖等方面劳动教育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我校为寄宿制学校,学生一天三餐都在学校餐厅就餐,到餐厅帮厨既能直接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还能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技能。选择这些项目既容易操作也容易实现预期目标。

(二)劳动教育过程管理可以更加系统化、精致化

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一块种植园,各个班级在班主任的统筹下将班级科任老师和所有学生根据每人的特长编成若干小组,他们有的根据时令规划种植品种、植物色块分布;有的准备工具、种子、肥料;有的翻土播种;有的负责平时观察记录、除草管养等等。每一季收获时不仅有物质成果供全班分享,还有厚厚的观察记录和经验教训总结。

(三)劳动教育的时间将由边缘走向中心

长期以来,学校一天中关键的时间都是由语数外等考试科目牢牢霸占,劳动教育的时间基本都在课外,一旦遇到重要活动时间安排不过来,尤其是复习考试时劳动教育都会“主动”让位,劳动教育沦为其他教育活动的修饰花边。如今,劳动教育根据要求将纳入日常教学课表、按课表安排的时间顺序有序开展,劳动教育总是仰视“主课”脸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三、 劳动教育的评价需要再精准

(一)评价的主体需要多元化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劳动评价都是由老师根据学生劳动过程中的表现给出的,不仅不同学生之间评价雷同较多,而且因为老师的精力有限,有时难免出现事实与评价不符的现象。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必然受挫。

结合多年的教育工作经历,让学生自主评价和同伴相互评价更贴近学生实际。劳动和文化学习不一样,劳动中既要投入体力,又要投入脑力。一项劳动中投入体力、脑力多少,劳动中有什么心得感悟只有自己最清楚,发挥自主评价只会使学生在劳动中更加关注、更加投入;劳动时伙伴基本上都全过程在一起,他们更能用平等的眼光、更加客观的标准对他人的行为给予评价。

我校八(1)班的宿舍管理一直走在全校前列,他们的宿舍不仅清洁做得及时彻底、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而且宿舍氛围营造得温馨舒适。这主要得益于他们班级值周小组每天对宿舍打扫情况的点评,同伴的评价他们更在意。特别是劳动者优秀做法的经验介绍使得每一个上台介绍的孩子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和自信。因此他们班相较于其他班级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家庭是一个特殊场所,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更近,孩子更在意家长在非家庭场合对自己的评价。在劳动教育中引入家长的评价,不仅使劳动教育走出校园延伸至家庭,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在家务劳动中提高积极主动性。

(二)评价时间节点把握需要及时

俗话说孩子是属老鼠的落爪就忘。学生的身心正处在一个不断成长阶段,他们在做一件事时保持热情和集中注意的时间都不长。学校常规的劳动如清洁打扫需要每天一个小总结、每周一个评比,几乎是天天都要提醒。而一个种植项目动辄一个月甚至半年才能最终呈现劳动成果,如此长的时间跨度要让学生始终保持高度关注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在设计效果环节、播种环节、管养的各个环节、总结提炼经验教训环节分别采取小组自评、班级互评、学校总评等手段鼓励他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沿着既定的设计路线前行。

(三)评价的内容不限于物质成果

作为国家课程劳动教育追求的最终结果是立德树人。国家提升劳动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下一代劳动者和建设者,使这一代人在学校不会拘泥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旧观念,甚至成长为弱不禁风、五谷不分的“豆芽菜”;踏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不至于成为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甚或高分低能的社会负担。

另一方面,当下社会舆论氛围浮躁,年轻一代崇尚走捷径、抄近道,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传统的踏实勤奋的作风被视为老土,从事脑力劳动者看不起从事体力劳动者,家长教育自己孩子将来就是要干活少、拿钱多的工作。此时提升劳动教育地位目的还有正风气、扬正气的作用。

劳动的过程必然产生物质成果,这也是最容易作为评价的依据。作为国家课程有比物质成果更重要、更高远的追求,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身心体验、技能提升、习惯养成、态度转变等才是我们开展劳动教育的初衷。

(四)评价的方式不局限于检查评比

检查式的评价虽然容易操作,缺点是被动接受检查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我展示和专项竞赛更能提高师生对劳动教育的关注程度、激发师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热情。七年级在学校餐厅帮厨过程中举行包饺子比赛,不仅赛包饺子速度,还比赛饺子形状是否漂亮、饺子出锅后破皮喝水少。孩子们全过程专心致志反复探讨,笑声迭起,这件事大家在事后很长时间还在回味。

春天里万物萌发,每一个青春的生命都充满了成长的渴望。只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正视劳动教育,像文化课教学那样在劳动教育中精心备课,对学生细心辅导、耐心呵护,我们的学生风貌必将朝气蓬勃,我们的校园必将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童富勇.“德智体美劳”的历史沿革[N].浙江教育报,2018(11).

[2]马卡连柯著.诸惠芳译.儿童教育讲座[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顾则金,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市湖滨新区皂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认识劳动教育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