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帝、后妃及子女死亡因素考

2020-07-23 16:41樊韶杰
西部学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北宋平均年龄影响因素

摘要:北宋皇帝及其直系亲属的平均年龄为44.39岁,且女性群体显著高于男性群体。北宋皇室的遗传疾病为隐性遗传,但遗传概率较大,致死率颇高,以显性方式在后代身上表现出来;在疾病方面,因病死亡的病因多为恶疮、溃疡、心脑血管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其他影响因素主要为夭折、战乱、个体因素。夭折的主要原因为皇子、皇女出生后缺乏生母的直接喂养而导致母乳的供给不足、医官的误诊和延误等问题。

关键词:北宋;平均年龄;疾病;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8-0118-03

一、引言

在我国历史学对年龄的一般研究之中,主要集中在对平均年龄的统计、年龄阶段的统计。本文对北宋时期皇室成员的寿命进行统计,并对其死亡原因进行探析,一方面能够加深对北宋皇族生活、北宋时期医学发展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为人们对北宋时期研究医学史、两性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于当今世界的医疗、两性关系、死亡观也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借鉴。

在研究对象方面,本文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对宗族的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选取了北宋时期记载较为详细的北宋皇帝及其直系亲属。《礼记·大传》中说道“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尔者为小宗”。而吕思勉认为“宗指的是亲族之中奉一人为主,族指凡血缘有关系之人”。“家族是双系的,宗族是单系的”也进一步对宗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因此,笔者认为,宗族是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纽带血缘群体,笔者在选取数据时,选取北宋诸位皇帝及其直系亲属为例。

二、样本选取及死亡因素

在对死亡影响因素进行讨论时,笔者主要将影响年龄的各项因素分为遗传疾病、后天疾病、战乱、个人因素等。

在遗传疾病方面,太祖10位子女中,半数早亡;真宗7位子女中,4位早亡;宋仁宗3子均早亡,其14女中9人早亡;神宗14子8位早亡,10女6早亡;其如此大的死亡比率,本文认为宋代皇族存在的先天性的遗传疾病显著影响了其寿命情况。

在后天疾病方面,由于赵宋皇族所拥有的财富较多、权力较大,因此其医疗卫生水平,享受到的医疗待遇较好。但是仍然会出现“暴感疾,一日薨”、“五月葵亥,皇太后寝疾”“情况的出现,在宏观方面,更有“绍圣元年,京师疫”的出现。此外,还存在医生怠工的现象,“不肯及时下药,以致病深,虽有良医,无由措手”、“翰林医官王守愚进药不精、疾加剧,后崩”。尽管北宋时期的北宋皇帝及其直系亲属群体的医疗条件相较于普通民众较好,但是由于古代医疗水平整体较低,疾病仍然是该群体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战乱方面:在徽宗朝后期和钦宗朝,与金人的战斗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状态。在靖康之耻时被掳走的皇子有24人,被俘的宋徽宗之子有23人。“前后迁避得脱者,十之二三,迁避不及或杀者,十之六七”中记录了民众在靖康年间与建炎年间的生活,同时也对皇室成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三朝北盟会编》和《靖康碑史笺证》记载,所有登记在册的妃子、皇子、公主无论成家与否,皆被押送至北方,其行程之中多有“是日凡三十八次渡水,多被溺”、“朱妃便旋,国禄逼之,又乘问欲登朱后车,王弟鞭之”的记载。金人的虐待、生活条件的艰苦、所受的心灵压迫均对其寿命造成了影响。

在个人因素方面,个人因素也是影响北宋皇帝及其直系亲属寿命的显著影响因素之一,诸如“德昭退而自刎”、“八月甲戌,太祖子德昭自杀”,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个体由于个体身体素质较差,常常发生突发性疾病。但是这种原因还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性,诸如“元佐被疾”,但是不久之后自行痊愈,个人因素具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也是影响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三、死亡原因分析

(一)先天性遗传疾病

太宗的年龄较为正常,但是对于李皇后的死亡原因却没有详细的描述,而李皇后仅有“景德三年崩”的记载。本文认为皇族宗室的遗传为隐性遗传,虽然遗传方式和史泠歌认为的“以显性方式在后代身上表现出来,使疾病代代相传”不符,但有北宋皇室之中有遗传病的推断基本一致,最典型的表现为北宋皇帝们中风后共同具有的言语障碍、行动不便症状的记载。

仁宗(36岁)为真宗与郭皇后之子在仁宗的诸多妃子之中,尽管皇室中含有冯贤妃(77岁)和周贵妃(93岁)的血脉,但是其子女之中仍然出现了3女11子早亡的情况。由此可见,遗传病是导致皇帝及其直系亲属年龄缩短的显著影响因素之一。

(二)后天个体性疾病

另一方面,导致北宋皇室成员群体死亡的占比较大的影响因素为个体疾病的发生。在本文统计数据过程之中,由于个体疾病而导致死亡的记载不胜枚举,其主要的死亡原因和记载字眼多为“疡”“疮”“疽”“中风”“风疾”“暴疾卒”“寒疾”“因寒致疾”“寒热”“瘴”“毒熱”,现代化的病理则表现为恶疮、芒刺、溃疡、心脑血管疾病、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

上呼吸道感染也是死亡常见的疾病之一。死亡的原因的记载这能够常有“寒疾”“因寒致疾”的记载,在北宋的文集之中“天骤寒,感寒疾”的记载则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记载,在天气突变、诸如雨雪、降温等情况发生时,容易引起肺炎和呼吸道感染,加之医疗水平较差,容易导致其死亡。

本文论述的群体总体来说经济能力要显著高于士农工商四大阶层,因此其对于生活质量、延年益寿有较高的追求。该群体之中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喜食丹药,而导致了化学元素砷和铅的过渡摄入而死亡。在《梦溪笔谈》之中有“英精之气味以至金石之精者,如细研硫黄、朱砂、乳石之类,凡能飞走融结者,皆随真气洞达肌骨”的记载,论述了丹药的作用,这也反应了宋人对于丹药的迷信。

(三)战乱因素

由于皇帝、后妃及其子女的社会地位超然,从天之骄子沦为阶下囚,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心理承受上,都存在极大的落差。男性群体受到了监视和小范围的屠杀,而女性群体则遭受了金军各个阶层的侵害,还逼迫福金帝姬说服其他女性更换舞衣以取悦金人。北宋皇室女性除此之外还像物品一样被随意赐予“国相自取数十人,诸将自谋克以上各赐数人,谋克以下间赐一二人”。在北上过程之中,由于天气因素以及忍饥挨饿等,还要克服自身由于长期处于深宫大院而身体羸弱的现状,从而导致“长途鞍马,风雨饥寒,死亡枕藉,妇稚不能骑者,沿途委弃,十人九病”,除此之外女性群体还会受到押解官员以及将领的身体骚扰和语言侮辱,这部分女性“活动空间日益缩小,在生存与贞节之间,除了殉节外别无选择”

纵观整个靖康之耻中北迁的皇帝及直系亲属,徽宗子24人、神宗子2人,钦宗子1人,徽宗后妃5人,钦宗后妃两人,诸位帝姬32人。其多死于北迁途中,饥寒交迫而死、落水而死、自尽而死,还有众多女性流入洗衣院屈辱的渡过余生,因此战乱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四)个人因素

无论是遗传病、疾病、战乱等影响因素均对其年龄产生影响,但是其中也存在个体差异性。对于遗传病来说,即使同一基因序列,也展现出个体差异性,《素问》中记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治病必求于本”,最早体现出了显性、隐形的特征,即使同一基因序列,也会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性。而疾病方面,虽然因疾病而死的记载颇多,但是也有“元佐被疾”,不久自愈,并有62岁高龄的记载。

还有众多案例说明了死亡影响因素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诸如荒木敏一认为,宋太祖是由于大量的饮酒而导致的猝死。现今的研究已经推翻了这一论断,但是应当认识到由于个人选择对于寿命的影响。此外,德昭的自杀、徐国长公主“再生子,不成而死”、昭怀刘皇后“后已為左右所逼,即簾鉤自縊而崩”、仁宗郭皇后暴躁的性格等因素均加速了个体的死亡;而赵构的意外南渡、秦,鲁国贤穆明懿大长公主的出家等因素均延缓了死亡的到来。因此,个体差异性也是导致的死亡的提前或者延后尤为重要的一环。

(五)夭折因素

宋代的皇子、皇女出生之后,即和生母分离,教给乳母喂养,这既得不到生母直接供给的影响,也可能遇到照顾不周的风险。从现代化的医学视角来看,照顾宋代皇子、皇女主要是由乳母照顾,乳母虽然能够为其提供食物,但是提供不了初乳中蕴含的免疫球蛋白等抗体类物质,这就导致了皇子皇女的身体素质较差,极大地提升了患病所导致的夭折率。

除了免疫问题,皇子和公主的夭折,也和医官的怠工问题有密切联系,医官难辞其咎。当皇子、公主夭折之后,开封府需要对供药的医官进行审查,查明其夭折的具体原因。其原因多为医官用药不及时、不准确,通常情况下会对医官进行惩罚,但是惩罚力度有限,诸如仁宗时三位皇子夭折,而负责医官仅有“只降一两官,未旬月间,寻得牵复”,但是蔡襄认为这种处罚方式过轻,认为“生死有命,药饵难工”仅仅是医官为自身开脱的借口,他认为医官“不肯及时下药,以致病深,虽有良医,无由措手”、“所医疾病尽是当痊愈”,并且以前朝周王早夭,其当时的责任医官被杖配广南为例请求仁宗对医官进行责罚,并提出“庶使后人知惧,药饵尽心,实为久远保育皇嗣之计”。虽然在哲宗时期,加重了对医官的惩罚,1099年皇子薨,医官卓顺等6人均被革职“贬谪各地”,但是也并未提升皇子的存活率。虽然宋代医学较为重视儿科的发展,并且儿科逐渐成为医学系统之中的一个专门学科,民间也设有儿科医生,但是因诊断错误、延期下药而早夭的情况众多。因此,早夭也是皇帝子女死亡的原因之一。

四、结论

笔者对北宋皇帝及其直系亲属的平均年龄进行了统计,得出其平均年龄为44.39岁,且女性群体显著高于男性群体。北宋皇室的遗传疾病为显性遗传,且遗传概率较大,致死率颇高;在疾病方面,因病死亡的病因多为恶疮、溃疡、心脑血管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其他影响因素主要为夭折、战乱、个体因素。夭折的主要原因为皇子、皇女出生后缺乏生母的直接喂养而导致母乳的供给不足、医官的误诊和延误等问题。

生老病死为社会的必然,《道德经》中“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对生死观进行了论述,无论死亡方式如何,都是个人选择使然。本文通過统计学的方法对北宋皇帝及其直系亲属进行了实证分析,对部分死亡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析,以期能够对该群体死亡影响因素有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简介:樊韶杰(1995-),男,河北石家庄人,单位为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经济史、科技史、数学史。

(责任编辑:御夫)

猜你喜欢
北宋平均年龄影响因素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Chinese Diplomacy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苏轼《李白仙诗卷》风格探析
从服饰表现的视角再议《韩熙载夜宴图》的成画年代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隋唐至北宋时期河洛地区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