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探析

2020-07-23 16:35何兵
商情 2020年31期
关键词:改善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涉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作为高校为社会培养外贸人才设置的专业必修课之一,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进行教学改革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提高实践能力,适应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高要求。本文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改善建议,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改善 教学效果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国外的经贸往来显著增加,对涉外贸易的人才需求骤增,要求也不断提升,尤其是对外语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随着对人才的需求猛增,国内大多数院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并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设置为专业必修课之一。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分为理论与实务两部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会指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知识面较广,不仅包含国际贸易理论,还涉及法律、运输与保险等知识,因此对国贸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不仅有利于该课程取得优异的成绩,更是关系到未来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然而在该课程的讲授和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不重视专业英语教育、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因此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专业英语知识的培养

该课程讲授的理论内容与实践知识均是围绕实际的涉外贸易,因此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较高。然而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学生英语水平较弱,不少院校对英语的要求就过低或者根本不重视专业英语教育,并没有采用双语教学。虽然学生对外贸业务的中文名称及概念掌握度高,但无法与英文相对应。在实际的对外贸易的业务中,相关单据又都是英文的,中英文无法一一对应会极大程度影响的影响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

(二)部分教学内容陈旧

该课程的理论部分着重介绍国贸理论与各国政府关于涉外贸易的政策等。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多边贸易体制的不断发展,理论也进行了变革,出现了不少无法用传统贸易理论解释的现象。目前很多教材并未及时更新,因此也没有收录经济发展和世界局势变革过程中产生的新名词和新现象。如果一味的按教材内容机械式的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就无法利用去理解与时俱进的贸易新现象。

(三)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实务部分主要关于进出口贸易的实际操作环节,实践性强,但许多高校却仍依靠传统授课方式,未开设上机实践课时,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明显。仅依靠教师板书或者播放PPT等手段虽然能将大致步骤讲述给学生,但并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记忆及理解。而且实际操作的内容不进行实践,会让学生认为不重要或者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

(四)教师实践能力弱

大学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经过数十年的专业学习,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积累,对理论部分的讲授得心应手,因此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高。然而实务部分的专业知识仅来源于书本和理论研究,缺乏实践,且大多数教师缺少甚至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对于实务部分的教学无法立足于实践,难免照本宣科。

三、教学改革建议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既包含外贸理论知识学习,又涵括实务内容,因此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也要明白如何应用于实际。只有掌握理论知识并能熟练运用于实际外贸过程中,才能符合企业对外贸人才的技能需求。因此,针对高校在该课程教学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一)加强专业英语培养

随着涉外贸易对从业人员的英语能力要求的提高,即使是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仅使用中文。加强专业英语的培养就对讲授该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尽量选用中英文对照版教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与记忆英语专业名词。2.任课教师必须提高对外贸专业英语的掌握程度,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3.在课堂上,对专有名词及重点部分要进行双语对照讲解,并对英语掌握程度进行多形式的考核。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贸相关理论及各国外贸政策有所变化,因此很多教材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和更新,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及时更新版本。在教学过程中,在不改变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点,并借助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增强课堂的活跃性。在实务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高度仿真实务操作过程,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般体验外贸业务操作过程。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该课程既有相对枯燥的理论部分,又包括实践性强的实务部分,因此要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對于理论部分,传统的讲授形式已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结合案例分析法等形式让学生有效的参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理论知识,也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实务部分,不仅要让学生能进实验室利用软件模拟外贸流程,而且要让他们能有机会与从业人员进行交流。交流形式可以是去实习基地考察,也可以是通过邀请资深外贸业务经理开设讲座或进课堂与学生交流等。只有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外贸业务、深刻的掌握外贸知识。

(四)强化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

该课程涉及外贸业务操作流程,对任课教师关于业务操作细节的掌握程度要求高。一般的高校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虽然理论知识储备充分,但实际操作机会少。因此,高校要对任课新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包含挂职锻炼等。只有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提升学生的业务水平。当然,也可以通过聘请企业导师的方式,让外贸企业的专家协助指导学生的涉外贸易业务模拟学习。

参考文献:

[1]吴文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改革探析[J]. 长江丛刊,2018(31):168&186.

[2]吴义凤.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探讨[J]. 农业经济与科技,2017,28(18):233-234.

[3]张子荣,魏培梅,胡炜.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7(5):163-164.

作者简介: 何兵(1991-),男,江西九江人,博士,讲师,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改善教学效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设计研究
浅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IOWHA法的物流需求组合改善与预测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