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开展专项监督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20-07-23 16:35周军杰
商情 2020年31期
关键词:探索思考

周军杰

【摘要】专项监督在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促进管理者正确履职,提升管理水平,降低运行风险,增加经济效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专项监督实施中的常见问题,对国有企业开展专项监督工作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专项监督  探索  思考

本文所探讨的企业专项监督工作,是指针对影响企业效能的业务事项或活动过程,监督检查管理者履行职责行为正确性,发现管理缺陷,纠正行为偏差,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和自我完善,提高企业效能的一种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企业开展专项监督工作是促进企业管理自我完善和专项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有效手段,是企业全面风险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专项监督在规范经营管理行为,促进管理者正确履职,提升管理水平,降低运行风险,增加经济效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专项监督实施中的常见问题

专项监督项目的实施步骤,包括选题立项、开展监督检查、提出建议、跟踪落实等,企业在专项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以下问题:一是选题立项无从下手。有的请业务部门填报项目,纪委督促实施,这样就混淆了业务部门自身的效能改善项目与专项监督项目的区别。有的缺乏与业务部门充分沟通,凭借纪委监督部门自身感觉,草率立项,没有切中管理要害;二是过程控制不够严格,过分注重形式,把很多精力花在总结评比上,过程实施重视不够;三是监督成果难于转化,监督建议的落实跟踪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管理效果和经济效益。实践表明,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专项监督项目才能取得扎实成效。

二、思考与探索

(1)以敏感业务为重点开展选题立项。①选题立项应突出重点。选题立项是专项监督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项目质量。企业的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千头万绪,生产经营管理中可以开展专项监督立项的领域和内容很多,而纪委监督机构的人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专项监督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应当重点围绕敏感业务选题立项。专项监督的有效性必须与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流程相结合,要在物资采购、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招标投标等生产经营层面以及企业“三重一大”决策等方面,选题立项,开展监督检查。②选题立项应做到准、精。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敏感业务活动具有资金流量大、对外交往频繁、从业人员职务违规风险高等特点。例如,对于钢铁公司这样的生产型企业来说,原材料和资材备件采购、工程发包以及供应商管理等业务,就具有以上特点。企业专项监督的本质,是通过检查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效果和质量,评价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发现和纠正问题,查处违纪违规行为,追究责任,挽回损失。企业专项监督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监督约束管理人员行为,二是提高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效能。因此,对权力运行加強监督和检查是专项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敏感业务具有权力集中、资金集中的特点,所以,专项监督的性质决定了选题立项应该重点关注重点领域的敏感业务。③选题立项应立足源头预防。按照介入时机,专项监督可以分为事前专项监督、事中专项监督、事后专项监督和全程专项监督等四种方式。事前监督是在决策行为实施前采取措施的监督,可以预先防范,以减少和避免问题的发生。一般来说,事后监督是在已经发生问题的情况下开展的,目标比较明确,选题立项相对简单,而事前、事中监督具有防范性和前瞻性,是一种预防性的监督,选题立项要求较高。例如,招标业务的前期策划、技术交流、方案拟选等工作,是控制采购成本的关键环节,也是舞弊问题易发环节,监督部门应当倍加关注,提前介入,找准薄弱环节,是选题立项的重点之一。作为企业反腐倡廉建设重要举措之一,专项监督应该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更多地开展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2)抓好实施过程的规范运作、协同推进。①坚持专项监督基本程序。专项监督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项目、实施准备、组织实施、拟定监督报告、作出监督处理、跟踪落实和总结评审等。流程中的各个阶段,工作侧重点各有不同。确定监督项目阶段,要分析诊断业务流程,重点关注人、财、物等权力集中运行的敏感业务,找准影响效能充分发挥的关键要素,选择领导关注的重点、群众反映的热点、企业管理的难点作为突破口;实施准备阶段,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确定监督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组织实施阶段,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诊断制度和流程,分序调查职责履行情况,查摆问题,收集证据;拟定监督报告阶段,要全面汇总和分析甄别监督发现的问题,进一步了解情况,核准事实,充分听取被监督单位或个人的意见,形成书面材料;监督处理和跟踪落实阶段,要根据调查事实和管理行为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和时限性的衡量标准,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整改时限,督促相关部门按期完成整改。②坚持监督部门为主体、业务部门配合的工作模式。坚持以监督部门为实施主体,体现了专项监督的本质特征。专项监督是对管理者履职行为的监督检查,这就决定了它由监督部门牵头实施,是业务流程之外的“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同时,企业的日常管理纷繁复杂,涉及敏感业务的管理活动非常多,这就要求专项监督应当充分调动业务部门的积极性,消除业务部门的抵触情绪,争取业务部门的充分理解和专业支撑。缺乏业务部门的积极配合,监督部门提出的监督建议就可能会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避免将业务部门自身的管理改善项目作为专项监督项目,失去了监督部门应有的地位、职能和作用,难于从管理体系之外发现和解决问题。二是避免监督部门直接参与业务部门的业务活动,越俎代庖。专项监督项目,不是包办和直接插手业务活动,要把着眼点放在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和职责履行方面的问题上,提出切合实际的监督建议,督促业务部门落实整改。③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和优势。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给专项监督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专项监督提供了平台。一方面,对于信息系统可能导致舞弊行为的隐蔽性更强,违规行为更加难于发现,要有足够的认识和有效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在源头预防方面的作用,丰富监督方式,使信息系统成为监督工作的有效手段。信息系统具有可追溯、便于监控的特点,ERP上线后,大量的数据以电子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监督过程中,要利用这些特点,对信息系统中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深层次分析,运用数理分析等方式找出证据,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维护企业合法利益。

(3)抓好监督建议的整改落实和成果转化。①重视监督建议的质量。监督建议作为专项监督成果的一种体现形式,其作用在于超前预防、及时制止,从而避免小问题酿成大问题,小腐败酿成大腐败。专项监督项目能否取得既定的效果,关键取决于监督建议的质量和落实情况。监督建议质量是否过硬,是否具有可行性,决定了专项监督的成效如何。可以说,监督建议的质量是专项监督的生命线。提高监督建议的质量,一是要找准问题的关键,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找出影响效率、效果、效能的关键、可控因素,保证监督建议具有被采纳的价值;二是要从制度、流程、职责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透过现象分析深层次的原因、规律和特点,揭示问题实质,保证监督建议具有建设性;三是要吸收业务部门的技术业务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熟悉流程的优势,保证监督建议具有高度的专业水平。要切忌提出的监督建议就现象谈现象,重点不突出,笼统虚泛,大同小异,提出的措施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不痛不痒,肤浅单薄,力度和深度不够,指导性不强,使被监督的单位难以实施。②重视监督建议的整改落实。只有监督建议得到整改落实,专项监督项目的实施才算形成闭环,取得实效。监督部门应当督促监督建议整改落实部门,确定责任人、确定具体整改措施、确定时间节点,按照要求反馈整改落实结果。要通过系统、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估监督建议的效果。应该建立监督建议落实跟踪制度,形成工作闭环,确保监督成果最终体现在管理改善上。相关业务部门启动整改后,监督部门应按程序做好督促工作,按预定时间跟踪落实情况。对于整改难度大、容易出现反复的问题,可以采取专项检查的方式,进行“回头看”,验证整改效果,促进整改成果的巩固和持续改进。

猜你喜欢
探索思考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