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原因及培养途径

2020-07-23 06:58王莹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培养途径大学生

摘    要: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各国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大学生面对的是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选择下,困惑和矛盾的日益增多,使得大学生责任意识有明显弱化倾向。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责任和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探讨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途径。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教育,使大学生成为有责任心的群体,真正肩负起历史赋予其的使命。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途径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关于学生责任意识的问题。“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基本成了他们不想参加各种活动的口头禅。为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了学院的建设发展,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也应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流,成为社会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责任和责任意识

责任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加诸于社会各成员身上的义务,这种义务的体现在职业上、家庭伦理上和法律规定等方面。可以视为对个人自由的适度限制以及对他人的容忍。

责任意识则具备自觉性,是一种行为态度,是人们对自己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义务的自我认知与觉悟,并在履行这种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产生的指导责任行为的道德意识。人们只有在责任意识的指导下,才能自觉地践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

大学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塑造、人格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责任意识教育应是大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文化多元的选择下,社会负面价值观的影响,其责任意识趋于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责任意识淡化

自我责任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家庭、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基础,只有具备高度的自我责任意识,才能上升到对他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承担。但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的学生没有形成自我责任意识,具体表现为:对自身前途的不负责任,主要反映在对待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思进取、考试作弊,上课经常迟到、早退,厌学、逃学等况;对自身生命的不负责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时就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充分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淡化。

2.集体责任意识淡漠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也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不乏出现不尊重他人、诋毁他人的行为。他们处理事情时较少考虑其行为是否会对他人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为只要与自己的利益不牵扯,就不需要付出努力和行动

3.家庭责任意识淡薄

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个体对家庭尽责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直接影响着其社会责任感。经济基础的差异、物质的诱惑、虚荣心的驱使,使得有些大学生置家庭利益于脑后,为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一些大学生不会考虑其家庭的实际承受能力,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确定在学校的消费水平。通常把父母看作是“摇钱树”,只管向父母伸手要钱,他们对家庭责任感的意识越来越淡薄。

4.社会责任意识缺乏

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作为社会成员之一,首先要对自己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行为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乏,首先表现在公然地违反公共秩序,破坏公共财物等现象,缺失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其次,部分大学生法律责任意识淡薄,不能独立的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再次,一些大学生缺乏远大的政治理想.没有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关心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人类的进步与繁荣,他们没有承担其本应承担的政治责任。

三、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淡化和确实,是一定原因造成的。导致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1.主观因素

大学生责任意识淡化、缺失,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自身,表现为自我意志力薄弱、社会认知能力差。

(1)意志力薄弱

意志力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自觉努力的程度或是坚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力强的人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能自我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克服一切障碍,坚持到底。而意志力薄弱的人往往缺乏主见与信心,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较差,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逃避现实,极容易改变自己的初衷和方向。大部分的大学生他们虽然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然而他们的自我意志力较差,缺少承担责任的意志力,很难面对和克服他们在行使责任过程中的阻碍和挫折,所以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和行动。

(2)社会认知能力差

社会认知能力是指能够使人们对社会特点、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和自身与社会的关系等社会存在的一种认识、分析、评价能力。社会实践可以说是人们社会认知形成的一个基础,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经历是简单的,这也就导致大学生必然缺乏对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正确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且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在形成期,缺乏对事物的理性的分析、辨别和选择的能力,难以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忽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必然导致对自身与社会的关系的错误认识,也就很难形成改造社会的勇气和志向,不能将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去,只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這就必然导致大学生在责任意识的构建上偏向自我而忽视集体和社会。

2.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

(1)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责任教育出现异化。在高考指挥棒的决定下,分数、升学成为家长对孩子行为评价的核心标准,导致新一代孩子道德水准严重下滑,家庭责任教育功能出现异化;二是独生子女问题凸显。独生子女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缺乏一种紧迫感与责任感。家庭教育中只是片面强调父母的责任,忽视子女责任,导致了责任的失重,进而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利己主义思想严重,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责任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当前学校责任教育的效果却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一是教育内容侧重国家责任教育,离了大学生的真情实感和实际生活,导致责任要求与大学生责任行为相脱节。忽略了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要求,即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包括对自己生命和前途等负责。二是高校责任教育的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课堂理论教学的形式.没有将责任教育渗透到校园活动与学生管理之中。

3.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负面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多元文化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趋势下,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对当代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多元文化中不良因素使大学生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发生错位,冲击着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民族责任感。二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体制转型、经济发展跨越时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出现,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分配的不公、假冒伪劣的屡禁不止以及诚实守信的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冲击着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三是网络社会的挑 战。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

四、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途径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为我们诠释了“責任”二字对于民族、社会和家庭的内涵。这些,无一例外强调了从古至今,责任对于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的重要作用,也应成为当今责任教育的理论依据。

1.改善家庭责任教育工作

在责任教育实践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对教育系统的运行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是子女第一所学校。家庭责任教育的实施与子女健康成长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应仅停留在生活需要,层面上,应摒弃以前那种对子女一切大小事物大包大揽的做法,不要过分溺爱子女,要理智地对孩子施爱。家长应该让子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承担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注重培养子女的责任意识,同时加强与学校的联系。

2.改善学校责任教育工作

学校作为责任教育的主阵地,是责任教育实现的根本。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大学生实施教育和影响,切实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和行为。

丰富大学生责任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价值取向教育、公民人格教育和感恩教育等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进行大学年感恩教育,加强大学生反哺家庭、报效祖国和回馈社会的责任意识。

拓宽大学生责任教育途径和方法。一是将大学生责任教育渗透到校网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高校应将责任教育内容渗透到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守则中,将责任意识转化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规范和良好意识。充分利用广播、校报、黑板报等校内传媒网进行责任教育;高校要大力幵展以责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传播责任意识,高校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磨炼他们的意志和品格。二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高校应充分挖掘网络教育资源,积极研发大学生责任教育软件,建立责任教育红色网站,通过弘扬革命前辈的高度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三是完善大学生责任评价体系。科学的责任教育评价体系是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重要的督促机制。科学的责任教育考核体系应考虑两方面的内容:大学生责任认知程度和大学生责任实践程度。其中大学生责任认知程度包括大学生对自身责任、他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认同和担负起责任的毅力、信心;大学生责任 实践程度包括大学生的现实责任行为或为承担责任所做出的各种努力。

3.改善社会责任教育工作

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培养过程中,仅仅依靠家庭责任教育和学校责任教育是不够的。社会责任教育工作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步入社会舞台后,不良的社会环境,会使得大学生已建立的责任意识逐渐消亡,不利于大学生责任行为的实现,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够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高产生激励作用。因此,加强和改善社会责任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具有深远意义。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针对以西方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通过网络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我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爱国精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责任感教育的力度.加强大学生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优化当前社会环境。幵展大学生责任教育过程中。社会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优化社会环境,提倡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现象,对大学生开展积极正面的引导,坚决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通过弘扬公平正义、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等社会正能量,激发当代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三是健全相关责任制度。社会应釆取相应的措施,健全相关责任制度。针对行为主体对责任承担的状况及产生的后果,通过相关责任制度实行赏罚,扬善惩恶、弘扬正气,促使社会成员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一责任制度包括“赏”与“罚”两方面。一方面,社会要通过健全责任制度对行为主体在履行责任过程中产生的良好社会影响进行奖励和补偿。如对舍己救人、诚实守信的行为给予保护和奖励。促使社会成员勇于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制度对行为主体责任失范行为的约束力,对一些未触及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责任失范行为不再是简单地舆论指责。而是通过严格的责任制度进行相应的惩罚,加大对责任缺失现象的惩戒力度。

五、结论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他们对责任的认同和承担不但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更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前途。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他们社会责任意识主流是好的、是积极的,但仍然存在责任意识淡化的倾向。教育工作者要找到责任意识弱化的原因,对症下药,继而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薄弱的问题。

作者简介:王莹 (1982-6-),男,汉族,宁夏银川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辅导员)方向。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培养途径大学生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