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阅读教学中的“软式”教学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考

2020-07-23 11:07张红梅
神州·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软式小学语文

张红梅

摘要:这种思考具有发散性、动态性、灵活性的特点,有如红光灯一般,分散而不集中,范围比较广大,试图找出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与关联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软式教学

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时常用“谁”、“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一类思考模式,称为“硬性”思考。它具有静止的、直接的、肯定的、唯一的、集中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但应同时教给学生创造性思考方式,称“软式”思考。这种思考具有发散性、动态性、灵活性的特点,有如红光灯一般,分散而不集中,范围比较广大,试图找出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与关联性。硬性的思考则注重事物的差异性。

软性思考者可能会说:一只猫与一台冰箱必定具有共通特性,然后指出其相似点,诸如:“都有一个放‘鱼的地方”,“都有尾部”,“都有各种不同的颜色”等等。硬性思考者则认为猫与冰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常用的“软性”思考模式有如下这些。

一、喻思----“好比……”

阅读中遇到费解处,思不明又查不到,怎么办?不妨向自己提出“……好比……”的问题,去寻找与之相类似的事物,找到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以它打比方,做解释。这种喻思属于类比思维,是一种迂回性的思考。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都是靠喻思获得创意,取得发明硕果的。以喻思理解难点,也会触类旁通,化生疏为熟悉。如学习《养花》时,学生不明白作者既然“有忧”“有泪”,为什么还会对养花产生乐趣呢?此时,若让学生喻思:“这种哭中有乐好比自己生活中的什么事?”这样就会引发他们搜寻身边熟识的类似情况,就不难想到:孩子做游戏、参加竞赛,输了可能要伤心,但不会因此而放弃玩和比赛,反而对它更有兴致,哭中有乐。这样思考,难点迎刃而解。

二、推思----“将会怎样……”

鉴于中心及篇幅需要,课文不可能将所有事情的发展均体现在文章上。为了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推思”----“将会怎样……”的方式,是一种极有效的思考。它的优势在于突破了课文的相对静止状态,将需理解的内容处于动态之中,去推其发展,展望结果,发现新意。《伟大的友谊》中,恩格斯在生活上竭尽全力帮助马克思,展示出真诚无私的伟大友谊。若按常规思考:“恩格斯用经营自己厌恶的商业挣来的钱汇给马克思,说明什么?”学生只能体会到,恩格斯忍受着精神上的苦役,以便在物质上全力帮助马克思,说明友谊的伟大。假如联系上下文运用推思:“思格斯将钱汇给马克思后,两人将会怎样?”思路打开,必能推导出新认识:一方面,马克思解脱了经济困境,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共产主义事业;另一方面,恩格斯不断地给遭受反动政府迫害的马克思汇钱,也有遭受迫害的危险。可见,恩格斯的生活支援,实质上是对事业的有力帮助,他不仅付出了精神上的牺牲,而且冒着生命的危险帮助马克思,友谊是何等伟大啊!这种新见解来源于“推思”的运用。

三、变思----“假如……”

课文精彩处比比皆是。只有通过比,才能显示出精妙处。比,就要借助“变思”,即抓住课文某处做出假设,有意将课文做动态变化,提出“假如……”一类问题,设置对比面,再做对照,文中蕴含的妙处即可跃然而出。做哪些假设呢?一般可采取把课文删一删、添一添、换一换、调一调、变一变的技法,再进行对比理解。如《黄河象》中假想黄河象因陷淤泥灌水而死是重点内容。那么“这种假想是凭空胡想吗?”则是理解的难点。破难的优化思考是提出“假如……”的一些假想,再逐一结合课文比较:

“假如黄河象由饥饿而死呢?”不对,发掘时化石插入泥沙、脚踩砾石就无法解释。

“假如老黄河象被猛兽咬死呢?”也不对,发掘时骨架的完整就不能自圆其说。

“假如黄河象因严寒冻僵而死呢?”还不对,发掘时骨架呈站立的姿势说明不可能站着冻死……

这样不断地自设自否,显露出课文推理的严密,科学家的假想有事实,有依据,推测很科学。虽然几种假设是错的,但它是在探索中出现的错误,这不仅成为深刻理解课文的垫脚石,而且成为练就创造想象触角的阶梯。

四、逆思----“反过来……”

所谓“逆思”就是反过来思考,就是逆向思维。它是可贵的创造素质,首先需要有冲破传统观念的胆识。比如:缝衣针是针头有孔穿线,反其道,在针尾上凿孔穿线,就发明了缝纫机的机针,机械化成为现实。阅读也应学会逆思,才能融会贯通,富于创意。例如,能从语言文字抽象出中心,反过来,还要能根据中心在语言文字中找体现;能给文中词语做出准确解释,反过来,还要会根据解释准确找出文中词语,均是常见的“逆思”。

五、疑思----“这样对吗……”

發明创造,知识更新,常从怀疑引起。对小学生来说,即便疑错,也不能因噎废食。由疑错到疑对应有个摸索过程,应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常有“这样对吗……”的生疑习惯。若是如此,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大放光彩。试举学生生疑教材几例。

《麻雀》一课的结尾不好。只把猎狗带走,小麻雀仍呆立地上,还会被猛兽吃掉。作者没有彻底拯救那可怜的小麻雀。

《老水牛的爷爷》中名字的来历分三层说,一层写“水性好”,二层写“脾气像牛”,三层写“辈分大”。课文前两层都是另起段,那么结尾句也应另起一段才对。

《蚕和脚蛛》最后一句,孔雀说:“蚕为着大伙,蜘蛛只为自己。”不太对。蚕做茧也是为了自己繁殖后代,蜘蛛织网也可以为人类消灭害虫。

六、换思----“我要是他(它)……”

所谓“换思”即是换位思考,自己就是别人、别的事物,设身处地地思考,就会深解,就会宽容、包容、和谐。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学文绝不是处于旁观者的地位,一旦学生进入了课文中的情境,把自己当成文中角色时,与文本对话,零距离接触,他们的兴趣最浓,受感染最深。做到三个进入:进入角色、进人情境、进入情感,这就是“换思”。例如《狼和小羊》一课,某教师抓住“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的结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就是这只小羊,打算怎样对付狼?”一个“我要是他(它)……”,一下子将学生转为文本角色,带入情境,他们的答问热情立即迸发出来:“我不和它讲理,而是快跑。”“我就大声喊,把动物们叫来,共同打狼。”……

七、对思----“怎么是这样又那样呢……”

一篇篇文章记叙的展现,实质上是各种矛盾发生、发展、转化、解决的过程,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处于不断解决对立统一的矛盾之中。抓住这些矛盾因素思考“怎么是这样又那样呢……”是渗透辨证法,培养辨证思维的有效途径。这种软式思考称为“对思”。

猜你喜欢
软式小学语文
软式棒垒球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开展价值探析
运动飞扬,逐梦童年
——石家庄市保利启新小学软式棒垒球侧记
我国软式网球运动发展现状研究*
软式排球运动在天津部分中学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