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思政教育功能研究

2020-07-23 23:13杨瑜瑾
科学大众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生资助思政工作高职院校

杨瑜瑾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对于贫困学生的入学保障越来越重视,政府、学校以及个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也越来越多,被资助贫困生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大,各个高职学校也已经把对贫困生的资助以及对资助工作的管理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同时,将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其中,引导广大贫困生成长、成才是目前高职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思政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教育改革进程也在不断地深入,教育思想的导向由集中发展高精尖人才转向了普遍教育、提高社会平均教育水平的方向。各大院校也在逐年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拥有了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也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家境并不宽裕的学生,因此,国家和政府、学校也出台了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重点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接受教育。但在资助工作的实际开展中,工作人员发现,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可能并没有达到很好的育人效果,这说明了单纯在经济上对学生的资助已经没有办法很好地完成学生资助工作的目标。因此在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于贫困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资助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1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渗透思政工作的意义

我国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中对于新时代人才标准的定义是“德才兼备”,这就表明了虽然人才的才华与能力仍然是不争的判断标准,但“德”也是必需具备的重要品质,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必需重视思政教育,对学生作出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关注学生困难,及时给予关心与帮助,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对学生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在学生资助工作面对的都是一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往往会比普通学生有更多的困难和压力,面临着更多问题和负担,相对普通学生来说,更需要学校给予关心与引导。如果只是将学生资助停留在经济层面,只满足于确保贫困学生不会失学,对于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没有能够及时、有效地疏导,很容易使一系列的小问题发展成为不稳定因素,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在学生的资助工作中,渗透、加强思政工作,将物质帮助与精神帮助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减轻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使学生真正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综合型人才。

2    高职院校受助学生现状

2.1  经济负担重,生活水平低

贫困学生即使能获得一定的资助补贴,但在生活上仍然有着较大的经济负担。很多贫困学生仍然会选择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或兼职,争取更多地减轻自身或者家庭的负担,这也意味着贫困生的,部分精力会被工作所占用,无法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常的学习活动上。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部分贫困学生会不自觉地和周围的其他同学进行对比,产生攀比心理,追求一些高档的生活用品,产生不正常的金钱观,加重了自身负担的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学习[1]。

2.2  心理压力大

大部分的贫困学生成长于农村家庭或者经济比较落后的村镇、城市,父母也多为农民或务工人员。贫困的成长环境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内向、敏感多疑等负面的心理问题,尤其在进入高职学校后,面临新的环境与经济水平各异的同学,这类问题往往会被加重。这些问题会对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产生很大影响,也会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效果、集体活动参与等产生负面效应。如果辅导教师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引导,长此以往,这些心理压力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情况,更为严重的甚至可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严重问题。

2.3  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

虽然目前政府和学校都加大了对学生资助的资金投入,但在相对较大的贫困生数量的基础上,仍然会有不足,这就会造成部分提交了贫困生补助申请的学生会因为名额有限而无法获取补助。一般来说,贫困生补助名额的发放是从所有申请资料中,按照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和申请方向进行筛选分配的,因此,部分相对负担较轻的学生可能会申请失败,进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觉得是评定老师或者是学校“不公”,对老师和学校产生误解。另外,一些学生为了获取贫困生的优惠政策,甚至会编造或夸大自身的贫困程度,通过各种不正当途径试图获取贫困生资格认定并领取补助,影响了真正有需要的贫困生的补助申请。这些情况如果得不到监督和控制,会影响学生资助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2]。

2.4  缺乏感恩意识

学生资助政策帮助很多学生减轻了经济压力,使其正常完成了学业,但由于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对资助政策缺乏感恩之心,将资助资金和政策看作是理所应当,“贫困即有理”,甚至会产生坐享其成的懒惰思想。这些思想意识与资助活动的初衷南辕北辙,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反而会使被资助的学生产生错误的三观。

3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思政教育工作进行策略

3.1  建设专业的队伍,加强思想教育

要在学生资助工作中良好地渗透思政教育,在减轻学生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就需要一支专业的辅导教师队伍。高职学校应该积极发动校内各相关人员,如班主任、辅导员、党组织或者团组织以及相关后勤行政部门等,从中充分挖掘力量,建设专业的资助队伍。辅导员与班主任是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进行直接接触的人群,可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充分观察到学生的情况,判断学生的经济压力,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以及压力疏导,进行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党组织或团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向学生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后勤与行政部门的教师或教辅人员可以针对资助政策及评定标准、评定范围等给予学生专业且充分的解答与宣传,消除学生对申请结果的怀疑[3]。

3.2  采取多元化手段,在资助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

学生资助补贴的名额是有限的,总有部分贫困同学受限于各种原因无法成功申请。为了更好地减轻贫困生的压力,也为了避免申请到补贴的学生产生坐享其成的懒惰心态,达到资助政策的最终目的,高职学校也应积极考虑开展多重手段综合资助,并将思政教育渗透其中,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间接地教育。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路向阳”工作室项目之一的“自强社”,通过在贫困生中开展“自强论坛”故事分享会、评选自强之星、进行学习帮扶、开展志愿服务等学生活动,更好地发扬与传承自强精神,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把资助育人工作推上新台阶,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树立学生科学的三观,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学校也应积极地建立诚信记录机制,加强诚信的舆论导向,对于在贫困资助资格申请中弄虚作假的学生,给予其相应的记录及惩戒,让学生理解资助、补贴的真正目的与意义,使资助真正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成长的助力。

4    结语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资助的思政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并且利用完善有效的思政教育,从学习生活的各方面对学生积极引导,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葛梦薇.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研究[J].知识文库,2018(18):33-35.

[2]郝佳,封云,韩焕菊.现代贫困理论视域下高校经济困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法制博览,2020(9):145.

[3]刘亚月.高校帮困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智库时代,2020(12):57-58.

猜你喜欢
学生资助思政工作高职院校
高校“伪贫困生”现象成因分析与应对策略探究
新媒体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浅谈独立院校辅导员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