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句法对比研究中的形合意合

2020-07-23 16:42池乐林晗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1期

池乐 林晗

摘  要:不同语言间的对比分析在翻译、外语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英语和汉语作为东西方语系中具有代表性的两门语言,其对比分析对于语言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中英句法的差异特点“形合意合”入手,试探究汉语与汉语的差异,以及差异背后潜藏的中英思维差异。

关键词:形合;意合;思维差异

一、语言对比分析

(一)形合与意合的定义与概念

形合与意合这一对概念最早是由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提出的[2] 。形合指借助语言形式将语言由“散”到“集”的语言组织形式;意合指借助意义,即依照逻辑组织语言的手段[3] 。汉语强调隐性连贯,以“意”统“形”;而英语注重显形衔接,句子结构注重形式上的完整性,以“形”制“意”[4] 。

(二)形合法与意合法

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连接词、词组、分句或从句的连接词和关系词。句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大多有确切的关系词,他们能先于语义而将逻辑关系显示出,注重显性接应,注 重句子形式,注重以形显义,句子结构比较严谨、完整。英语连接词既是一种词汇手段又是语法手段,所以使用频率特别高。[ 5]

例(1)[9] :中文里,我妈妈很漂亮,我爸爸很帅气,我们家庭很幸福。如果不考虑语言差异,译成:My mom is beautiful.My dad is handsome.We are a wonderful family.这就会有浓浓的翻译腔。英语句子之间应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可用and作为连词使得译句更为连贯The beautiful mother and the handsome father from a wonderful family.

其次,介词是英语中最活跃的词类之一,英语组句几乎离不开介词,在句中还常用介词来表达具体的意思。据美国语言学家统计,英语各类介词有286个,在介词使用中,with,in,to,from,of,at,by,for和on占90%。[6] 在汉语的使用中则是很少用介词的。在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时,常常采用介词译为动词的译法,如:

例(2)[8] What is he at?他正在干什么?

此外英语还采用其他连接手段,如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及其保持前后一致的关系,广泛使用代词以保持前后呼应的关系,以及使用it和there作替补词起连接作用等等。[5]

第二、汉语强调意合,汉语本身就是表意文字,有象形、指事和会意三种方式表意。自古以来就有重“神”,重“意”的传统。汉语使用的方块字在结构上是孤立的。英语的词,广泛带有形态功能标志和词性标志,从而使英语语法结构显性化,形式易于把握。汉语在表示动作和事物关系上,几乎全依赖意合。这就使汉语的语法隐性化,语法关系的表达直接依赖于语义,词序和逻辑。[7]

意合的汉语句子结构体现在成语四字格,紧缩句,排比句之中。如:

(1)玩火自焚(成语四字格)

这些汉语句式简明紧凑,句中隐含了内在的逻辑结构和语法关系。汉语中尽显文化特色的成语,俗语集中体现了汉语组句的意合法。翻译时则需将隐含的信息译出,将“隐含”变成“明示”,在逻辑上理清主句与从句的关系,并使用适当的连词,以形合句表达。以便符合英文表达习惯。[7]

二、思维差异对比

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看,英语重形合与汉语重意合的特点,不仅体现了两种语言在表达模式上的差别,同时了也体现了中西方在文化的差異,这种差异可以进一步阐述为,悟性与理性的不同思维模式。中国传统思维本质上是悟性主义的。西方哲学思维方式本质上是理性主义的。

以梁元帝的《采莲赋》为例[9]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译文:A brilliant description can be found in Lotus Gathering written by the Yuan Emperor of the Liang Dynasty:So those charming youngsters row their sampans,heart buoyant with tacit love,pass to each other cups of wine while their bird-shaped prows drift around.From time to time their oars are caught in dangling algae,and duckweed float apart the moment their boats are about to move on.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这篇小赋的原文与译文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小赋的原文主要是靠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构成一幅完整的少男少女嬉戏游玩的画面,体现了汉语文化重领悟、重意合的思维方式,而译文则受到严格的语言形式限制。译文通过添加一系列时间副词,关系词和连接词等对译文结构做了严谨的布局;原文“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一句省略了主语,而译文则添加了主语才能让目标语读者明白.[9]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形合与意合表现了英汉语组句的差异,也表现了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语句子以意合为主要特点,表达形式自由多样;而英语句子以形合为主要特点,主谓一致,形式严谨规范。这种差异深受社会文化、思维模式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当然,这种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特征并非绝对不变的,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这种语言层面的界限也将越来越淡化。

参考文献

[1] 李艳,郑江莲,.英汉句法结构的对比与翻译[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 王菊泉.关于形合与意合问题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7,39(6):409-416.

[3] 任晓霏.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的形式对应[J].中国翻译,2002,23(3):33-35.

[4] 张思洁,张柏然.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维反思[J].中国翻译,2001,22(4):13-17.

[5]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1993.

[6]Bander,R.American English Rhetoric [M].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 tom,1978.

[7] 潘雅青,.英汉形合与意合对比[J].海外英语,2018,(12).

[8] 王慧晶,刘天玮,.从英汉语言对比的特点看介词用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9] 吕萱,牛新生,.从形合与意合角度探讨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以《荷塘月色》的汉英版本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6).

作者简介:池乐(1998-),女,浙江温州人,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林晗(1999-),女,浙江温州人,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