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读题能力,提升小学数学综合素养

2020-07-23 16:42林宝玉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1期
关键词:读题耐心习惯

林宝玉

摘  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其学习困难的解决和未来学科学习效率的提高。读题能力与计算能力同样重要,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性格较为活泼的成长阶段。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促进其读题技巧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本文将主要探究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方式,致力于小学生个人综合素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读题;能力;习惯;耐心

前言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遇到读题困难或因为读题问题造成解题错误。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以及阅读习惯不加,致使读题过程中难以捕捉重要的信息。勉强读懂与根本读不懂题的情况,常有发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小学生掌握数学题目的正确解读方式,是培养学生读题能力,促进其学习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

一、培养耐心读题习惯,提升综合素养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爱动、爱玩,这是天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正是因为如此,读题过程缺少耐心,获得的信息较为片面。很多小学生在读题时,总是走马观花的看一遍。在大致理解了题目意思的情况下,便开始解决问题。这样的题目阅读方式,会让学生的思维,越发定向和定势。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决定题目的信息和问题,致使解题出现偏差。还有一些题目,会根据学生缺少耐心的心理,设置条件陷阱或问题陷阱。一旦学生无法认真去读题,便会造成诸多低级错误的产生。这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反复出现低级错误之时,学生会产生懊恼情绪,以至于厌学。在培养小学生读题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其主体的耐心至关重要。让学生耐心读题,分析好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有效转化问题,发现题目中的陷阱,做到了然于心,才能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质量。

像“某班有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多4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这一题目虽字数不多,但在缺乏耐心的小学生眼中,问题便会变成“某班有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多4人,男生有多少人?”走马观花的读题,会让题目变成完全不同的另一道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组织题目讨论活动。先引导学生读题,小学生的问题得以暴露。或有学生能够完全正确的解读,能够帮助具有错误读题行为的学生,认识到自己所理解的题目信息有误。在无声的条件下进行改正,既不伤害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自尊,还能让他们意识到耐心读题的重要性。

又如在读“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树,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三人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该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这一题目时,受到读题习惯的影响,很多小学生看到如此繁琐的题目信息,甲、乙、丙,A、B、大量的数字,便开始头晕目眩。他们不愿意再读下去,也不愿意利用自己的能力,去理清题目中的人物、数字、植树地之间的关系,产生放弃读题和放弃做题的念头。还有小学生因为缺少耐心,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定题目条件。在读到“甲在A地植数,丙在B地植树”时,很多学生都会下意识了将其理解为“甲在A地植数,乙在B地植树”。从而导致整个题目信息的错乱,影响最终的解题结果。在引导学生耐心读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小学生传递一些小技巧,比如,拿起笔来指着题目中的字去读,保证一字一句都看得清晰,每一个数字都与其代表的信息相对应。特别在读到易错点时,可以将关键信息或易错信息标注出来。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指导,帮助小学生改变浮躁的读题心态,学会耐心读题,才能切实解决读题问题。

二、引导学生反复解读,提升综合素养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是由数学语言的符号性决定的。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数学信息的呈现与数学符号有密切关系。在读题过程中,学生只有有效提炼这些抽象的信息,才能让题目的逻辑性得以彰显。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的小学生只关注题目中的数学符号,像关键的词语和数字。便利用教师所教授的答题公式或答题模式,在没有读懂题目的前提下完成题目解答。还有一些题目自身较为复杂,小学生没有认真阅读,完全不能获取信息。不知道哪些信息可用,哪些信息不可用,导致片面读题,使题目解答错误。引导学生反复读题,便是让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点,反复思考。将读不懂的地方加以揣摩,能够发现题目中有效的信息,合理提炼。将题目中的内在数学关系分析出来,以此为前提才能保证题目解答正确。

在小学阶段,很少有小学生能够快速找到题眼。有时看错一个字,便影响了数学题的条件或问题,还有可能导致解题思路的混乱。像在面对这样一道题时,“有一根绳子长5米,另一根绳子比它长5倍,请问另一根绳子有多长?”有一些小学生会将它看成现“有一根绳子长5米,另外一根绳子比它长5米,请问另一根绳子有多长?”学生只是把5倍的“倍”字,看成了5米的“米”字,直接影响了题目的走向。无论解题思路多么正确,其所获得的答案也是错误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题。通过教学环节的设置,让反复读题成为小学生的一种习惯。同样在面对这道题时,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日常做题习惯先读题。再引导学生拿起笔,将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画出来。再读第三遍,将重要信息涉及到的数学单位圈出来。用这样的方式,让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得以明确,单位得以清晰化。有助于小学生在反复读题之后,提高个人审题的正确性。

三、创新数学读题方法,提升综合素养

在利用读题教学培养当代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读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与创新性。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做读题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保障教学活动实际成效的方式。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形象化程度较高。利用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读题时创设情境。将题目中的信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数学问题分析场景。有助于学生找到并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词,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在情境之中,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更强。他们能夠更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数学符号与基本语言。情境的创设,会让学生乐于观察题目,乐于反复读题,分析题目中的含义,找到陷阱并有效规避。

像在读“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16平方厘米,把它锯成体积相等的8个小正方体,求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这一题目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大正方体切成体积相等小正方体的动画,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这一数学现象。将教学用品引进课堂,让学生手持8个小正方体,将它们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感受大小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分析题目中的数字分别代表表面积和正方体个数,所要求的为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在情境中,读题变成看动画与实际操作,更加形象有趣。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关注题目的解读,能够让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发挥个人真正水平。养成谨慎答题的好习惯,加强读题方面的引导,促进创新教学理念的实施。让学生精准读题,精准解题,才能产生数学成就感,从而快乐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郝秀菊.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读图能力的几点探究[J].魅力中国,2019,(46):225.

[2] 舒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J].南北桥,2019,(12):46.

[3] 侯俊.浅析提高小学生数学读图能力的方法探究[J].魅力中国,2018,(47):198.

[4] 孙闯.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0):138.

猜你喜欢
读题耐心习惯
习惯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的读题能力和读题习惯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和读题习惯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
紧箍咒,我爱你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