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中部分生物概念的辨析初探

2020-07-23 14:55龙冰莹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1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

龙冰莹

摘  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生命规律的科学,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实践过程,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提到的一部分生物概念进行了趣味和“接地气”的辨析,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生物学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能正确理解生物事实、规律和原理,运用概念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物概念;辨析初探

生物概念处于学科中心,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好生物概念,全面理解其内涵与外延,才能正确理解生物事实、规律和原理,运用概念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就刚接触生物这门学科的七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科学思维不是太好,对这些生物概念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往往不知所云,学起来难免会枯燥以致于缺乏学习兴趣。如何通过教师的趣味辨析和努力,让这些生物概念生动起来,不再是飘在空中“高高在上”,能够“下凡”走入孩子身边,吸引他们去主动学习,去理解,去掌握,进而促使他们爱上生物,能做到《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指出的“……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涉及到的部分生物概念进行了辨析,希望通过通俗易懂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拗口生涩、容易混淆的概念,达成预期目标。

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学生容易混淆这几个名词的概念。从“因素”和“部分”上来解析:因素是一个个要点。比如说,某只兔子生活在森林中,影响其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是可以一个个列举出来的,比较小的具体的概念,如水、空气、蛇、草、其他兔子等因素都会影响这只兔子的生活和分布;而生态系统(以这只兔子生活的森林生态系统举例)是一个有一定空间范围的整体,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所有的生物都属于生物部分,所有的非生物属于非生物部分,“部分”相对于“因素”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通过这样的解释,能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模型,有效区分这几个名词。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直接就从这几个名词的字面组成来提问,引发学生主动答疑:生产者“生产”了什么?消费者又“消费”了什么?分解者可以将什么物质“分解”成什么呢?通过这三个问题,不仅突出了这个知识的重难点,还引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效果很显著。同时,引导学生从字面上去拆解生物概念,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记忆和思考学习。学生在遗忘知识点的时候,也能结合生活常识,并通过知识推理,得出正确概念。“生物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光能”这个概念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但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是来自于生产者,而生产者的能量又是来自于光能,既能培养学生通过证据得出严谨结论能力,又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食物链和捕食链

初中阶段学习的食物链其实是捕食链,属于食物链之一,很多学生在书写食物链时箭头方向易混淆。通过拓展捕食链这个内容,让学生理解生产者被消费者捕食后,生产者的营养物质流动到了消费者的体内,如草被兔子吃了,草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动到了兔子的体内,箭头就从草指向了兔子。通过这样简单的举例,能帮助学生构建捕食食物链的关系。

叶绿体、叶绿素和线粒体

经常看到“叶粒体”、“细粒体”这样的学生自创词,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这些概念是没有吃透的。如果能直接从字面上解读,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呢,因为叶“绿”体中含有比较多的叶绿素,“叶绿素”是物质,存在于“葉绿体”这个结构中,这样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记忆点,同时还突出了难点,植物的绿色部分才有叶绿体;而线粒体是短棒形的粒状结构,所以叫线“粒”体。就这么浅显的解读,反而效果特别好。

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壁”一般会想到墙壁,学生能一下就说出细胞壁的功能是支持和保护;对“膜”的印象是有一定流动性和弹性,而且这个弹性是一定的,容易破裂,这样学生通过思考就能分析得出为什么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能滴清水,而是要滴加生理盐水;而“核”可以组词核心,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只要解读了“壁”、“膜”和“核”这三个字,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记忆并区分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这三个生物专有名词各自的功能了。

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引导学生把“裂”组词“裂开”,“化”组词“变化”,这两个比较复杂的生理过程都无需教师再多言了,学生就能自己说出:“细胞分裂”是细胞裂开了,结果就是细胞数量增加了;“细胞分化”就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增加了细胞的种类,从而可以完成更多的功能,在这个地方再通过举例展示不同细胞的图片,如红细胞、神经细胞和血细胞等,引导学生思考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潜移默化的传导了生命观念中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种皮和果皮

种子有种皮吗?部分学生就这个问题都是难以回答,充分反映了他们对这些名词压根没有概念。但是如果能先从字面上去解读:种皮就是“种子的皮”,是种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种皮的种子才是真正的种子;而果皮就是“果实的皮”,有果皮的才能叫做果实。既然叫种子了,就说明有种皮,能被叫果实的,是因为有果皮。通过趣味的带点调侃性的解读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区分这些枯燥单调的生物专有名词,建构相应概念。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表面”和“外面”这两个词的区别:“表面”是物体的一部分;而“外面”是物体之外的存在。“种皮”位于种子的“表面”,而“果皮”则是在种子的“外面”,学生一下就能构建出生物结构模型。

总之,生物学概念是初中生物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乃至生命现象、原理以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通过生动而趣味的解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应生物概念,免除学生对大量相对孤立的生物概念的学习、记忆和耗时,切实减轻学生的一部分学习分担,使学生能深入理解重要概念,获得扎实的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以为将来他们的生物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海涛.浅谈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文摘版),2016(7):00054-00054.

[2] 陈邵燕.浅谈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生物学教学,2009,34(7):18-19.

[3] 周彩琴.中学生物概念教学初探[J].科技风,2009(12):5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
STS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一体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生物教学实效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