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区域材料的选择、开发和利用研究

2020-07-23 15:29黄田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1期
关键词:选择区域活动开发

黄田宇

摘  要: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教育目标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兴趣需求创设具有操作性、探索性的活动环境,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以个别化或小组的方式进行自我探索,在动手学习和实践中与材料互动,并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获得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作为一种幼儿园教育的区域活动,受到了儿童的普遍欢迎。而区域活动中材料的选择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选择是否得当,开发利用是否合理,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区域活动;材料;选择;开发;利用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教育目标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兴趣需求创设具有操作性、探索性的活动环境,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以个别化或小组的方式进行自我探索,在动手学习和实践中与材料互动,并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获得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作为一种幼儿园教育的区域活动,受到了儿童的普遍欢迎。作为幼教工作者,如何选取、开发、利用和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当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它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是区域活动效果的重要保障。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选择、开发和利用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活动材料利用率不高。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想方设法为幼儿开辟活动场所,如利用桌子、书架、玩具架等,把室内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划分、布局成多个区域。但有时候对活动区域是否适合幼儿的意愿、兴趣考虑得不够充分,导致幼儿参与热情不高,活动利用率不高。

2.活动材料操作性不强。区域活动的材料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投放的活动材料只是好看而不实用,那么这些材料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另外,活动材料还应定期流动、更换,这样的材料才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

3.活动材料探究性不够。在材料的探索性上不少教师往往存在误区,将探索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手操作,幼儿在区域活动变成了单机械的重复训练,这样的材料不利于幼儿主动性、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挥,对引发与支持幼儿与材料之间互动,激发幼儿探究方面还远远不够。

二、应对措施及主要做法

针对以上的一些不足,幼儿教师应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合理地选择,适当地开发和利用材料,使区域活动有效进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具体区域材料应如何更好地选择、开发和利用呢?

1.注重与主题内容相结合。围绕主题目标开设区域活动 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生活、数概念、音乐、美术、语言、运动、游戏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网络化的结构。而区域游戏正是实现主题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投放游戏材料。如:三月份进行的“亲亲一家人”主题,小班幼儿可进行简单的“过家家”游戏,并认识春天的衣服,以及和冬天衣服的不同,也可在操作区让幼儿进行系扣子练习。在“可爱的小兔”这一主题下的表演区“小兔乖乖”内,本人用泡沫和卡纸为孩子们制作形象的大树,用皱纸剪出小草贴在墙边,使表演区的背景突现出来,再配上各种色彩鲜艳的头饰和一些道具,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这个游戏。

(二)材料的投放应具有可操作性,并不断更新和更换 材料对活动区开展有着至关的重要性,“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适宜的材料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能力和自主性,发展幼儿的积极情感。为此,活动材料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操作材料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使幼儿在半个小时的区域活动中不感到乏味。“操作区”的“拼汽车”就是很好的一例。幼儿在拼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挫折,然后经过观察、思考、反复拼贴,直到成功为止。在这过程中幼儿的判断智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汽车完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有的小朋友一次能拼成很多辆汽车,那种成功后的喜悦更是不言而喻了。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材料,会使幼儿失去兴趣,在每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先投放一部分材料,在观察到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减弱时,再投入一些新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推动主题的不断深入和开展。如在“春夏秋冬”的主题小活动“秋”这个小主题活动中,我投放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材料,有树叶、画有秋天植物的轮廓图、水粉颜料、毛笔等。刚开始,幼儿对印树叶很感兴趣,涂上颜料拓印在纸上,再贴上各种画好的水果,后来他们的兴趣逐渐减弱,该区的幼儿也越来越少。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我们投放了新的活动材料:小材料筐、皱纹纸、扭扭棒、报纸、毛线等,幼儿对新材料产生了兴趣,有的用蜡笔描画树叶,有的用皱纹纸粘贴,有的把毛线剪碎粘贴成秋天的花。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幼兒充分发挥想象,用树叶粘贴、添画出了富有童趣的动物、人物、房子等各种画面。

(三)投放的材料应具有探究性和引导性 活动材料还应具有探究性。探究是一个既动脑又动手的过程;是一个使幼儿思维活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激发幼儿灵感,发挥幼儿思维活跃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深入的、非断裂的、非孤立的过程;是一个更加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更加重视幼儿自主性的过程;是一个重在帮助幼儿理解而非让幼儿机械练习,记忆的过程,是一个结果开放尊重多样性,尊重个性的过程。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探究是儿童在动脑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操作,是儿童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不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的动手操作活动,不能被看作探究活动。例如:给幼儿几架飞机模型,让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找一找有几扇窗几个轮子,有些什么不同,这并不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探究活动。如果交给幼儿各种材料,如飞机模型中的门、窗、轮子等让幼儿自己拼装出飞机。这就是充分具有探索性的活动,但往往被一些教师所忽略。因此,我们在材料的提供上,还应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所谓材料的引导性是指教师提供的材料应能引导幼儿做出“成品”。引导性是体现活动区教学的教育性和科学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只强调活动区的材料的探究性,而忽视材料的引导性,那么教师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提供各种材料,而不必管幼儿用这些材料能做出什么,这些材料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所以只有具有引导性的材料才能真正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引导性和探究性紧密相连,探究性实际上规定了操作空间和创造空间,也就是说具有探究性的材料要给幼儿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留余地,而引导性规定了材料的操作范围和创造边界,也就是向幼儿指明如何将“半成品制成成品”,材料的探究性和引导性密不可分,探究性能保证幼儿与材料之间充分的相互作用,而引导性能保证幼儿在探究中获得符合教育目标的发展。? 因此,活动区内的材料应该具备这两个基本特征。教师也必须处理好两者关系,以赋予材料探究性为基本前提同时通过考虑教育目标以及儿童的个别差异等来体现引导性,使探究性和引导性有机结合,促使幼儿获得主动的有价值的发展。

(四)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投放材料 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原有经验和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因此,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例如;同样是建构区,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为他们提供体积大,便于取放,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

(一)材料投放时要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在材料的选择中首先要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对于人工制造的物品,必须要选择无毒,无味,无伤害隐患的材料,并且要仔细清洁和消毒后才能进行投放。对于大自然中收集的材料,也要保证幼儿的安全,比如:玉米芯等颗粒状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幼儿无意的吸附导致的健康隐患。

(二)材料的投放要具有层次性、丰富性、很强的操作性并保持随时更新。教师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将所以的材料都进行投放,要有计划的分批投放,并且保持及时的更新,从而不断的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幼儿是活动区的主人,因此应围绕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特点和兴趣出发投放材料。还要结合主题活动、班级特点及当前的热点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让材料充分发挥作用,与幼儿真正互动。

(四)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各种游戏材料。提高幼儿游戏区域的质量,这样既节省了资金又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五)家长工作是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我们开展区域活动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家长的配合。旨在通过家长的参与,让他们知道废旧物品有再使用价值,并能积极帮助幼儿园收集材料,教育孩子做个有心人,关心集体,环境保护。同时还增强了家园的密切联系。

(一)提高了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

幼儿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此项课题的实践研究,幼儿对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更浓厚了,参与活动的时间更持久了,幼儿天生好奇,好动,喜欢注意新奇事物的特点,为幼儿提供适宜的,丰富多彩的材料不仅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材料满足了他们的操作欲望,使他们感受了成功的喜悦,因此,不再出现那种幼儿中途更换区角的现象。比如:在“表演区”,由于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适宜的表演的服饰,道具有许多是幼儿自己制作的,因此,在这一区角的孩子总能玩出一些新的花样来,他们会时装走台,会演话剧,会开演唱会等等,他们再也不会因为枯燥乏味而中途离开,从幼儿参与其他区角活动记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幼儿对区角活动的兴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参与活动的时间不断延长。

(二)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有意识的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操作材料,创设启发性的操作途径,引导幼儿观察一些相同材料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现象和变化,这也就大大满足了幼儿的操作兴趣和探索欲望。例如:在科学区,为了让幼儿在操作摆弄的过程中了解磁铁的特征。我们所提供的材料是层层递进的,首先是让幼儿吸一吸,分一分,接著让幼儿运用磁铁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在材料的提供上就体现出难易层次,即遵循适度,新型的原则,以旧经验为基础,出现新的材料,调动了幼儿的求知欲,从而更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那些能满足幼儿兴趣,爱好,需要的材料就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面对那些他们即熟悉又有挑战性的材料,他们更能按自己的习惯,能力来尝试活动,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增强了幼儿参与活动的规则意识

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区角中丰富多样的材料如果没有规则的暗示,往往会出现材料杂乱、无序的状况。因此在每一个区角,我们都设置了相应的材料投放和使用规则。例如:(1)固定物品的取放处,让幼儿知道,参与每人活动该到什么地方取材料,便于幼儿独立自主的安排自己的活动。(2)在一定的区角内活动,即可不影响其他小朋友,又可在自己的活动内更宽松的玩各种事情。(3)根据每个区角活动的特殊性,制定一些相应的规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各种规则的不断完善,幼儿们也逐渐养成了有条不紊的积极投入活动区活动的习惯,在活动中他们习惯了有序的提取材料,选择每次区角活动结束后,老师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手忙脚乱的收拾,整理材料,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真正体现了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各项能力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选择区域活动开发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品三口而知味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