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化论万有引力和万有排斥力

2020-07-23 10:12严继贵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1期

严继贵

摘  要:根据中国古文化的观点,地球是一个阴性乾坤,那么它的周围同时存在两种属性不同的电场,即核心阴性电场和核外阳性电场,于是地球核外的任何一个独立成型的物体都会受到这两种电场力,也就是核心吸引力与核外排斥力,所以根据中国古文化的观点,地球上万有引力与万有排斥力同时存在。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本文讲了飞机起飞与火箭升空的原理,也证明了万有排斥力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关键词:阴性电场;阳性电场;万有引力;万有排斥力;飞行原理

弘扬中国古文化建立中国式的科学理论体系,本人发了两篇文章:第一篇《中国古文化是上一轮或上几轮文明的结晶》发表在《探索科学》2019年第七期。在这篇文章中,用具体的事实证明了人类文明是呈循环发展的,中国古文化是人类对宇宙自然经过了几万年、几十万年或更长时间探索的结晶,它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永远超过了现代西方文明。

第二篇是《开启中国古文化大门的钥匙》《百科论坛》理论版2019 第16期。由于中国古文化的表达方式与现代西方文化的表达方式截然不同,就必须有一套开启中国古文化的方式方法,根据中国古文化的提示,这篇文章重点解释了“乾坤”的基本含义,建立了 “乾坤模型”,提出了“乾坤模型”就是开启中国古文化大门的钥匙。乾坤模型有两大特征,第一是结构简单,只分为两个部分,即核内部分与核外部分。第二是这两个部分存在三个方面的远离平衡;第一个远离平衡是空间上的远离平衡。核外部分占了整个系统绝大部分的空间,核心部分所占的空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第二个远离平衡是质量上的远离平衡,核心部分的质量占了整个系统绝大部分,核外部分的质量相对整个系统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第三个远离平衡是所带电量的远离平衡,乾坤模型的核心部分所带的电量是核外电量的无数倍。这也说明了,乾坤模型就是一个带电体。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一切带电体都可以产生电场,带电体的电场可以向着无限遥远的空间传播或终止于异性带电体。这也就是说中国古文化从乾坤入手,就是“场”的文化。

1地球核外物体受力分析

按照我们对乾坤模型的理解,地球是一个阴性乾坤(可到上面两篇文章中找依据),我们可以用下列示意图表示:

地球作为一个阴性乾坤,它的核心属阴性,先民们称之为太阴;核外物质属阳性,先民们称之为少阳。那么,地球周围就同时存在两种属性不同的电场,即地球核心阴性电场——太阴电场,地球核外物质的阳性电场——少阳电场。同性互相排斥,异性互相吸引,这是不需要证明的真理。我们都知道,场中肯定是有质点运动的,所以,根据这个模型,地球核外的任何一个独立的物体就要受到两种电场力的作用,即万有引力和万有排斥力。我们以进入到地球空间的陨石为例来说明一下。如图二所示

如上图所示,我们设质点q所带电量为q,质量为m。地球核心带了天文数字的阴性电量,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能够形成一个阴性的匀强电场——太阴电场,电场强度设为E核。地球的核外物质是阳性的,所带电量和地核相比是很微弱的,但是它有约六千四百千米左右的厚度,形成阳性的电场——少阳电场,也是不可小觑的,也可以在地表以上一定的区域内形成阳性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设为E阳。质点q作为一个阳性的物体,也可以形成自己的阳性的场。于是质点q就受到了地球核心太阴电场的吸引力,同时也受到了整个地球核外少阳场的排斥力。我们首先来弄清楚引力的实质。

2 引力的实质

本人在《论开启中国古文化大门的钥匙》(《百科论坛》理论研究2019年第16期)中说:由于乾坤模型是一个阴阳一体,所有乾坤模型由于结构相同,阴阳之间的互相作用相似,因此不同的乾坤模型之间存在着相似性,那么不同的乾坤模型之间的点、线、面、体就存在比例关系。按照氢原子核扩大到一毫米,核外的电子就有三百五十米的比例计算:地球的半径大约是6400000米,我们设地球核心的半径为x,那么就有

1/1000:x =350:6400000

按照上式的计算,地球核心的半径大约是十八米左右。与半径大约是六千四百千米的地球相比是很小的。根据这个模型我们首先来建立这个地球模型相关的逻辑关系:

1)由于核心部分与核外部分所带电的属性相反,那么核外的任何物质都要受到核心部分的吸引。核外物质都是带阳性电量的,那么彼此之间互相排斥。这也就是说万有引力和万有排斥力同时存在于这个乾坤模型之中。

2)由于核心占了整个系统绝大部分的质量,电量也是核外物质所带电量的无数倍,所以核外物质之间虽然存在互相排斥的力,但还是要被强大的核心吸引力吸引在核心的周围。

3)由于核心部分半径只有十八米左右,与整个地球系统的半径六千四百千米相比實在太小了,所以地球任何地方的吸引力的方向几乎垂直向下。如果精确计算,那么吸引力的方向应该有很微小的取值范围。

4)由于核心和核外都是带电的,所以,地球周围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场,即核外少阳电场和核心太阴电场。那么引力的实质就是核心太阴电场的吸引力克服核外少阳电场排斥力的一种合力效应。

5)从上面的一些关系中,我们可以说,地球的引力不是由于地球的质量,而是由于地球核心的电量极其高强,又与核外物质所带电量的属性不同产生的。从这个方面说,引力的实质就是电场力。这么说来,电场就是一切场的基础,有了电场就可能产生磁场,继而产生电磁场。那么现在所说的引力场、重力场就不存在了,一切都是由同性互相排斥,异性互相吸引产生的结果。

6)引力的大小问题。由于地球的核心不是人工雕琢的一个规则的球形,它是自然条件下的一个极不规则的形状。那么在不同的方向上,核心物质的分布就有可能不同,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由于核心物质是高密度的极性物质,一点点的不同,可能会造成一些很明显的影响。所以物体的重量在不同的地方可能出现一些误差。

当然还有很多逻辑关系,在这里就不一一表述。

3排斥力的实质

中国古文化的观点,任何物质都是带电的,地球核外的物体也是带电的,那么任何一个具体的物体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场,这个场浸泡在少阳场中,形成自己的个性空间。然而地球核外少阳场是很强大的,无边无际的。作为一个单独的物体形成的场在少阳场中,好比一个物体浸泡在海水中,周围都要受到海水的压力。相同的道理,一个物体在空中形成自己的场,周围就要受到少阳场的压力——排斥力。从这个方面说静止时的物体,每一个方面受到的排斥力比较均衡的。物体一旦运动起来,不同的方向所受到的排斥力就不同了,朝哪个方向运动,那个方向上所受到的排斥力就格外明显了。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物体所受排斥力的大小,不但与物体的受力面积有关,还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由于地球核外物质受到了属性相反的两种电场力的作用,那么地球上一切事物运动发展演变的规律,都是在这样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地球上的事物有阴阳好坏之分,无论怎样的位置,都是这两种场中的质点,阴性的质点会朝着阳性方面发展变化,阳性的质点会朝着阴性的方向发展变化,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哲学观点。

地球核外的物体除了受到少阳场的排斥力外,物体与物体之间也存在互相排斥的力。比方说一个国家必须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才能成一个国家,但是每一个国家有自己的个性空间,国家之间彼此排斥,尽一切能力维护自己的个性空间,也因此矛盾重重,问题不断(排斥力)。一个国家虽然有强大的凝聚力,可是不同的区域都有各自的空间,也因此矛盾重重,彼此排斥,一不经意就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甚至军阀混战。直到每一个具体的人,为了自己的个性空间和周围的一切互相排斥,一生争斗,至死不休,但他必须要显示出自己的凝聚力,否则孤家寡人是不能够在社会上生存的。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此外,地球的少阳空间还存在三种形式的阴性的粒子,一是结构成地球核外物质的原子,它的核外电子是阴性的;二是原子分子之间存在大量的游离的阴性的电子;三是地表以上的空间有大量的负离子。这些阴性的粒子与地球核心产生排斥力。

根据中国古文化的观点:由于地球周围存在这样属性不同的两种场,让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建立逻辑关系,在这些逻辑关系的导引下,可以建立事物之间的一些代数关系。

我们可以把地球核心看成是一个点电荷,由于这个点电荷带了天文数字的电量,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这个点电荷就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一个匀强电场。中国古文化认为,这个匀强电场的电势电压是从内到外逐渐升高的。(以后讲解易经时再作专题论述)

匀场强度的计算:E=U/d,式中E是一个常量,d是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U是两点之间电势差。这个电势差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指导下应该是可以测量出来的。

地球的核外物质都是带电的,这些物质分层结构,有六千多千米的跨度,有虚有实,有厚有薄,密度有大有小极其复杂,很难计算。我们的先民们为解决这样的难题,就把地球核外的少阳场,分为了六层,可以把每一层都看成是一个匀强电场的区域,称为六爻。“潜龙”是指的地表浅层,这一层的强度最低,定义为“潜龙勿用”;第六层“亢龙”,电场强度最强,定义为“亢龙有悔”。

设某一带电体的电量为q,质量为m,那么这一点从现在的情况看,就受到了三种力的作用,一种是核心的电场力,即F引=E核×q;二种是地球核外少阳场的排斥力,即F斥 =E阳×q;第三种力是现代科学研究的让物体产生重力加速度的力——两种电场力互相作用后的结果,也就是重力。根据大量的实验,人们得出了计算公式,

即:F重=m×g.

即,F电=F重?E×q=m×g。

然而,电场力是两种电场力的合力。即核心电场吸引力减去核外电场的排斥力。也就是,F电 =E核×q﹣E阳×q=m×g。

这个等式有什么意义呢?第一,说明了地球空间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场。地球的吸引力实际上是对带正电的物质的吸引。第二,重力实际上是两种电场对质点q作用的一种合成效应。第三,主要是式子中的几个量都可以测定。式中E是电场强度,两种电场强度,我们只要用一些设备测出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和两点垂直距离之间的电势差,就可以得到E的数据。而且两种电场强度都是比较稳定的,是一个常量。式中的g也是常量,约等于9.8。至于某一点的质量和电量也是可以测定的。质量m与电量q之比:m:q=(E核﹣E阳):g也应该是一个常数。

当然现代科学家发现了g这个常量随着离地面的高度不同而有所改变,产生这个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把地球核心的场当成匀强电场来研究是一种巧妙的方法,和现代的匀速直线运动一样,是一种理想的运动,严格说来,真正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存在的。同理,真正的匀强电场也是不存在的。二是,核心的勻强电场相对比较稳定,核外的阳性电场相对来说就显得不那么稳定了。我们的先民们把地球核外物质产生的场分为六个层次,也就是六个不同的匀强电场的区域。根据上面的代数式,经过不同的区域,电场强度不同,那么g的值就会改变。

综上所述,万有引力与万有排斥力同时存在于乾坤系统之中,物体的重力是核心引力克服核外排斥力的结果。

4   F电 =E阴 ×q﹣E阳×q=m×g的推理

1)E核×q和E阳×q

E核 ×q和E阳×q这是两种电场对同一质点q的电场力,但它们却存在本质的差别。地球核心的电场力方向很明确,就是直指地球的核心,对质点q的吸引,就是对质点的重心的吸引,是点对点的作用,与质点的运动速度和受力面积无关。然而地球核外物质的电场力的方向就不是很明确了,由于质点q本身有自己的场,与整个地球核外物无边无际的少阳场属性相同,在静止的时候,与周围的阳性场都有互相排斥的作用,好比一个物体浸泡在水下,那么这个物体周围都将受到水的压力。如果这个质点哪个方向失去了平衡,这个物体就会运动起来。物体运动的那个方向,就在那个方向上很明显的受到了地球核外少阳场的排斥力。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质点受力的大小,不但与其本身所带的电量有关,而且,还与运动的速度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由于地球核外物质形成的场的方向是向上的,给地球物体就有一种向上的排斥力,而且这种排斥力是比较稳定的,我们把物体在单位面积内所受向上的排斥力称为斥力强度,用p表示。由于地球核外物质形成的电场比较稳定,p就是一个常数。我们把质点的受力面积用s表示,那么质点q静止时所受的地球核外少阳场的排斥力F=E阳×q×p×s。其中E阳×q×p表示单位面积内所受到的向上的排斥力。

当质点q以v的速度运动时,我们可以这样描述,质点q在水平方向上用s的投影面积以v的速度切割地球核外场的斥力线。因为Fv表示一种功率,那么质点q就会在垂直方向上获得一种上升的功率,用N表示,于是就有:

N=E阳×q×p×s×v。

由于v表示物体水平方向上的即使速度,那么上式也表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获得的向上的核外排斥力——升力。

2)重力加速度——g的变化

乾坤模型周围存在万有引力与万有排斥力,最后的结果也就是重力。由于乾坤核心与核外物质是比较稳定的,那么g的数值也就比较稳定,是个常数。问题是这个常数还存在一些传奇性的故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让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铁球同时着地。这个活动让亚里士多德维持了两千多年的“真理”一夜成为了谬论。

重力加速度——g约等于9.8,在陨石造访地球的时候,科学家用这个常数去计算陨石的速度,在我们能够感觉到的中观世界,任何的自由落体运动,科学家也用这个常数去计算,在微观粒子世界科学家也是用这个常数来计算的。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朱棣文教授领导的一个小组,通过“坠落”原子而精确测算出了单个原子所受的重力加速度,并发现这一重力加速度与由数十亿原子组成的宏观尺度物体所受重力加速度相同。这一结果被物理学界视为 “比萨斜塔实验”的现代翻版。

这两种实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物质的密度相同,物质所占空间的大小,和物质所含多少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缩放。质量用m表示,密度用ρ表示,体积用v表示,公式就是ρ =m/v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根据中国古文化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伽利略的实验能够说明什么呢?两个铁球一个重一磅,另一个重十磅,从比萨斜塔上同时下落,同时落地,这是事实。我们这么想象:他敢当众从斜塔上扔下,也就没有在意空气的阻力,更没有考虑地球核外少阳场的排斥力。只是自然状态下的两个密度相同,形狀相似物体。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条件:一种情况,不改变两个铁球的质量,只改变铁球的体积,要么把一磅重的铁球体积变成和十磅重的铁球一样大,为了比较明显的分辨,可以把原来一磅重铁球的体积扩大一百倍,这两个铁球还会同时落地吗?二种情况,两个铁球一样重,把其中一个的体积扩大一百倍,还会同时落地吗?有人会大声说,那是空气的浮力在作怪。至少来说,伽利略当时就没有计较这个问题。

第二,为什么取名为“重力加速度”,产生重力的原因是什么,直至现在人们都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万有引力”把人们的意志都弄得消沉了,人们无法弄清楚引力的真相的前提下,“万有引力”只能维持了学术界稳定的现状。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说伽利略的那次举动是完美无瑕的吗?

第三,重力加速度只能说是约等于9.8。在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数值,我们知道地球是赤道略鼓而两极略扁的球体。如果按照引力质量理论应该是两极重量轻,赤道重量重呀。可事实为什么是两极重,赤道轻。有人说是离心力,但同一纬度的高山上轻而山下重呢?又有人说是大气压力,但为什么重力加速度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变大,可见应该是离地心越近重量越大。这些年来人们也不知做了多少实验,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第四,重力加速度g只是一个实验数据,通过无数次实验获得的,根本就没有一个代数式可以计算出来;也很难说出一些逻辑关系。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于对真理的追求,我们有必要从中国古文化的角度重新认识一下这个“重力加速度”。

在中国古文化来说,地球核外少阳电场的客观存在,那么E阳×q×p×s×v由于情况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受力面积可以人为的改变,就有可能影响重力加速度g的改变,比如降落伞的突然张开,那么在人为的前提下,g的取值范围就非常宽广了。

5飞机的起飞原理

飞机怎样起飞的?现代西方科学理论说主要是靠机翼获得空气的升力来飞行的。这个说法无论用怎样华丽的辞藻都是存在疑问的。现在我们用中国古文化说一说飞机起飞的原理。

现有一架飞机静止时质量为m,所带电量为q,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为s,静止时同样受到了两种电场力的作用,即地球核心的异性吸引力与地球核外少阳场的排斥力,两种电场力的合成效应就是重力mg。当飞行器在水平方向以速度v运动时,飞行器就会以s的面积切割地球核外少阳场的斥力线让飞行器获得一个上升的功率即:E阳×q×p×s×v。

做功与时间有联系,我们设飞行器经过t秒后上升了h的高度(垂直高度)

从上图分析s=vt     h=s×sinA

在F电 =E核 ×q﹣E阳×q=m×g这个代数式中,E阳×q表示的是地球核外阳性的场对质点q产生的排斥力。这个力由于与质点运动的速度和受力的面积有关,那么上式就可以写成:

F电 =E核 ×q﹣E阳×q×p×s×v=m×g

对于E阳×q×p×s×v中的E阳、q和p是固定不变的,可是s和v是可以改变的。好比一块铁放在水中是要下沉的,如果我们把铁制成了船,这铁也就会浮在水面上了。上式中由于E核、q、E阳都是不变的,那么当受力面积与运动的速度改变时,g——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会跟着改变。于是有下列三种情况:

当 F电 =E核 ×q﹣E阳×q×p×s×v=m×g≥0  g≥0,质点q向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当  F电 =E核 ×q﹣E阳×q×p×s×v=m×g=0     g=0,质点q有可能停在空中。

当  F电 =E核 ×q﹣E阳×q×p×s×v=m×g≤0  g≤0,质点q向上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mg中的g就不是一个常数了,我们把g用a代替。a就是飞行器向上运动时,在垂直方向上运动的加速度,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关系式:

E阳×q×p×s×v﹣E核 ×q=m×a,我们把v作为飞行器离开地面的初速度,离开地面t秒后,飞行器的飞行高度h=1/2at2。飞行器到达h高度后做了多少功呢?根据W=FScosA 得:

(E阳×q×p×s×v﹣E核 ×q)×v× t×cosA=mg1/2at2

式中E阳×q×p×s×v是一种功率,实际上是运用速度获得核外较大排斥力的一种方法,也就是一种即时排斥力。

从上面的式子中,我们可以知道,飞机获得向上做功的能力W与地球核外物质形成的场的电场强度E有关。在中国古文化中,这个“E”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所以飞机低空飞行,得不到很大的升力,飞行起来不是很安全。离地面较低的一层,古代称为“潜龙层”爻辞“潜龙勿用”,到了高空,地球核外少阳电场的电场强度大了起来,飞机的升力反而大了起来,飞行可以得到基本保障。

飞机获得向上做功的能力还与q有关。我们知道,一切物体都是带电的,而且物体的质量与电量是成正比的,飞机上的物体和人员越多,质量就越大,那么飞机的整体电量也就越大。这个q是一切物体所带电量的总和。可以写成:

q=q1+q2+q3+……+qn

只要飞机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积足够大,能够获得足够大的速度,就可以获得足够大的起飞的功率,用N表示。所以有代数式:

N=E×(q1+q2+q3+……+qn)×p×S×V,

我们经常坐客车,有时车上没有什么人,车就颠簸的很厉害,感觉很难受,如果坐了一车人,反而觉得很平稳。根据中国古文化推理,大型的运输机如果没有载人和载物,空机飞行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装载了适当重量的货物,飞行起来反而平稳。

根据算式:N=E×(q1+q2+q3+……+qn)×p×S×V,如果大型的运输机上,在小于安全载重的情况下,多运载一个人,这个人是带电的,所带电荷多少,直接和人的质量有关,在大型运输机的投影面积和速度的帮助下,多运载一个人,就可以得到一个大于把这个人上升到空中的功率。设这个人所带电量为Q就可以得到:QE阳spv的上升的功率。

由于飞行器受到地球核外少阳场的排斥力是四面八方的,如果我们能够在运动中改变飞行器的受力方向,物体也就会改变运动的方向。再说地球核外少阳场是比较稳定的,要得到什么方向的力,要得到多大的力,也是有规律的,于是飞行员,操纵飞机就有章可循了。如果飞机的飞行靠空气,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密度的变化很大,在几万米的高空还有没有空气只有用仪器检测了,这样飞行员操纵飞机就毫无规律可言了。

飞行器在空中要获得水平方向的牵引力,只需要螺旋桨给少阳性场一个作用力,那么地球核外少阳场就会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因此飞行器就可以前行的动力。

小轿车、摩托车如果速度太快,有飘离地面的现象,这都是以它们各自的投影面积和自身所带电量切割地球核外少阳场的斥力线的结果。

6 直升飞机

直升飞机起飞同样需要借助地球核少阳场的排斥力。首先我们来考虑螺旋桨是怎样获得上升的升力的。

从N=F×V=E×Q×p×S×V我们可以这样想象,飞机之所以能够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因为飞机这个带电体以其本体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的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扫过地球核外少阳场的面积。

在直升飞机来说,每一片螺旋桨都是有面积的,几片螺旋桨有一个总的面积。设每一片螺旋桨的面积为S,有x片,那么总面积就是Sx;设每一片螺旋桨带的电量为Q,旋转速度是n圈/秒。设E是地球核外少阳场的电场强度。那么螺旋桨获得向上升的功率是:

N=E×Q×p×S×x×n

需要说明的是,直升飞机在垂直上升的过程中,机身在水平方向上投影的面积和机身与机身所载物体的电量,没有切割少阳场的斥力线,不能够获得向上的升力。只有当直升飞机水平飞行时,机身和机身所载物体的电量,与机身在水平方向上投影的面积才能获得一定的升力。所以直升飞机在垂直上升的过程中是最艰难的。

由于,N=E×Q×p×S×x×n

直升飞机在上升的过程中,机身和机身中的物体不能帮助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完全依靠螺旋桨,那么每一片螺旋桨必须要有足够大的面积,所以螺旋桨绝对不能小;还有上升要考虑螺旋桨上有足够的电量和地球核外物质的场互相作用,产生较强的排斥力,物体的电量和质量是成正比例关系的,所以螺旋桨的质量也不可小。只有这样,螺旋桨才能够获得足够大的升力。

7 火箭运动

火箭是靠向后喷气来推动火箭前进的。为什么火箭向后喷气就能获得向前运动的动力呢?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F=-F‘。火箭喷出的气体,喷在什么物体上了呢?喷在空气上了吗?那么在离地面几百千米,几千千米以外还有空气吗?火箭喷气是和什么在互相作用?

现代科学解释这是一种反冲的力量,让火箭获得前进的速度。这个话可以这样理解,火箭喷出的气体对空间是一种冲击,是什么给了火箭一个反冲力呢?

现代科学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总结出了计算的公式,没有说明是什么造成的反冲现象。相同的道理,火箭喷出来的气体是正物质,和地球核外少阳场是互相排斥的。

怎么计算火箭获得前进的功率呢?首先火箭每秒喷出来的气体的质量可以折合成电量Q,喷出的速度为V,气体喷出来达到最大速度时截面的面积为S,地球核外少阳场的电场强度为E。那么,获得的上升的功率为W:

N=E×Q×p×V×S

从上面的式子来看火箭上升的力量明显的多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地球核外物质的电场强度,二个是火箭喷出的气体达到最大速度的截面积。如果单靠:

0=M1×V1-M2 ×V

火箭是飞不上天的。同样的道理E在离地面后数值越来越大,火箭获得的功率越大,火箭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当火箭超过一定高度的时候,E的值就会变小。

其實,地球的核外物质有六千多千米的厚度,都是带正电的,形成的正电场是强大的、无边无际的,只要是正物质在这个场里运动,都会受到作用和限制。如果掌握了场的特征就会获得很多方便,否则会有很多约束。

相比之下地球核外的少阳场,就好比大海,海水的浮力是向上的,空中的物体,受到的核外少阳场的排斥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在海水中,如果要向着某个方向运动起来,必须朝相反的方向使劲。就可以获得运动的动力。向前方开枪,就会得到一个后坐力,喷气式飞机向西方喷气,飞机就会向东方前进,向下方喷气,飞机就会向上方运动。这都是正物质在正的电场里的一种互相排斥的效应。

总之,地球的万有引力和万有排斥力同时存在于地球这个乾坤模型之中,是地球上一切规律形成的根本原因,我们利用地球的引力与排斥力可以解释我们许多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如果有机会我们再一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