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探究

2020-07-23 15:25谢家利
锦绣·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

谢家利

摘 要: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关键词:道德问题;道德感情;道德行为

一、做孩子道德成长的同路人

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孩子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孩子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二、做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主体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同时,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事情。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以至整个人类社会,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所以,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示范者

以身示范,情感育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的校风和学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学生的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一个好受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也许就是总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

四、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过程。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心理负担,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教师要置身于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成为与学生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总之,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感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作为小学德育教师,应努力实现角色的`转变,顺应德育课改的要求,以真情为叶,智慧为花,生活为根,调动学生的學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教育无痕的目的,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五、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

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来汲水。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

总结

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教师要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高尚的师德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这就要求教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参考文献

[1]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

[2]陈伯良.构建小学德育实效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12(01)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遵循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遵循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
对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实效的几点思考
学术道德实践过程中“知行合一”的相关路径讨论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
音乐功能研究:从社会规范和道德社会化的视角考察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典型道德危机事件对大学生认知与行为的影响
远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