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交接闭环管理信息系统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0-07-25 02:21杨韦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闭环医师手术室

杨韦玲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能够凭借手术治愈或好转,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室的负担,尤其是三级乙等医院,手术室负荷更重。众所周知,根据患者疾病的危险程度,通常可安排患者进行限期手术、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一般情况下,手术室限期手术量趋于饱和,必要时增加急诊手术,择期手术则往往安排在数周后,以保证患者安全和手术室高效运转。然而,在这种安排下,因手术患者交接环节紧凑性不够,手术室出现闲置,空台现象频有发生[1-2]。如何通过结合信息化手段、优化手术患者交接流程,提高手术室运转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本研究结合信息技术,设计针对手术患者的安全交接闭环管理信息系统,以减少患者交接过程中的时间浪费,避免手术室闲置现象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传统手术患者交接不足之处

传统手术患者交接流程:(1)手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交接均根据医护人员提供的信息进行口头交接。(2)工人根据手术室提供的通知到相应病区接手术患者。(3)病区护士根据工人提供的信息,将相应患者转交给工人,移送手术室进行手术。(4)患者手术完成后,再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师将患者送回病区。这一传统手术患者交接方式,不仅不符合现代化医院的形象,不满足现代化医院对手术患者的管理要求,也存在诸多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3]。首先,因手术患者交接采取口头交接形式,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来管理相关信息以及数据。交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核对错误等相关问题,无法追责到人,更无法通过系统自动核对手术患者信息,确保患者安全;这种交接过程中的信息不全面、不明晰,直接导致无法形成业务闭环。其次,因各信息系统数据无法同步到一个系统,信息传达存在障碍,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信息没有有效共享。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目前大部分医院已采用医师医嘱系统、手术室麻醉系统、患者复苏系统等各个与手术室、手术患者相关联系统,但因各系统的应用单纯为解决本科室问题,并且系统数据并不是统一采集,导致各种业务数据长久存放在各自系统中。并且相同业务状态的数据,也因系统数据信息不同步导致无法有效应用。

2 实施手术患者安全交接闭环管理系统的优势

为解决以上传统手术患者交接存在的问题,我科引入联通医师医嘱系统、手术室麻醉系统、复苏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手术患者安全交接闭环管理系统,将其应用于患者交接的全过程中。其作用如下:

2.1 提升工作效率 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能对手术患者转运全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并且,特殊的关键时间点还能通过企业微信推送给运送患者相关人员,各有关人员根据相关信息实时跟进转运工作,避免了转运过程中不必要的等待,减少了时间浪费。

2.2 有效保证患者安全 与传统的口头交接不同,手术患者安全交接闭环管理系统能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核对手术患者身份以及患者手术部位等相关信息,并且能进行三方安全核查,对转运过程进行实时追踪管理,能降低因人核对不全面、口误等所造成的差错发生率,最大限度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2.3 加速手术室周转 手术患者安全交接闭环管理系统能针对性分析除手术时间外的各环节存在的时间浪费,紧密各环节的联系。根据该系统的分析,存在时间浪费的环节包括等待手术患者及医师、三方安全核查不正确、手术室消毒。针对以上环节,进行数据分析,予以改善,从而提升了手术室运转效率。

2.4 改善医院形象 手术患者安全交接闭环管理系统的实施,规避了传统手术患者转运带来的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不仅符合现代化医院的格局定位,而且也极大的保证了医疗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 手术患者安全交接闭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手术患者安全交接闭环管理系统涉及诸多环节,具体手术患者转运流程见图1。

图1 手术患者转运流程图

3.1 病区手术患者交接 病区手术患者交接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1)手术患者信息。(2)随患者携带入手术室的病历资料、药品等。(3)手术结束后患者及床位信息。

3.1.1 手术患者信息 使用智能移动终端,扫描手术患者腕带二维码[4]以及接送手术患者工人凭条上的二维码进行信息核对,确保手术患者以及手术信息(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方式以及手术医师等)无误。

3.1.2 术中带药、资料 使用智能移动终端扫描术中带药、病历资料等各项材料,确保无遗漏。

3.1.3 手术结束后,患者床位信息 待工人将手术结束患者送回病房后,责任护士扫描患者腕带二维码和患者床单元床头二维码进行核对,确保患者床位正确无误。

3.2 患者手术室交接

3.2.1 安排接送工人 根据工人排班安排,选择指定工人接送患者[5-6],接送患者前,手术室工作人员扫描手术凭条,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无误,将该信息通过企业微信平台推送给工人。之后工人拿手术凭条到相应病区接送患者。

3.2.2 手术房间核对 送患者入手术间前,扫描患者手腕带和手术间房号,确保信息一致。核对无误后,送患者入手术间,再将患者已到达指定手术间信息推送给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洗手及巡回护士,确保所有人员迅速到岗,以确保手术快速开展,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7-8]。

3.2.3 手术过程管理 通过该系统智能管理患者手术全过程,实时推送各进程时间,如麻醉开始时间、手术开始时间等,并将手术状态同步至家属等候区大屏,确保患者家属了解手术进程。

3.2.4 三方安全核查 三方指的是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均需按照电子化手术安全核查表核对各种信息。只有当三方一致确认该环节无误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三方核查涵盖手术全过程。

3.2.5 复苏过程管理 手术结束后,通常会将患者送苏醒室。复苏过程也涉及诸多环节,如入苏醒室前核对、出苏醒室核对以及送患者回病区过程中的核对[9]。

3.3 交互系统设计 因为手术患者安全交接闭环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来源于电子医嘱系统,为此,需设计交互系统,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所需数据能高效、全面、及时获取,并且相关信息能同步至其他系统,以确保其他人员了解手术进程[10]。其次,因医院各系统均采用独立数据库,且为解决各自问题可设计,易形成信息孤岛。故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同步机制,在保证各系统有效运行的同时实施信息同步、共享是十分必要的。企业数据总线平台的引入更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3.4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分析报表,汇总手术患者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手术室运转情况以及医师接台等待时间,以明确各个环节存在的时间浪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优化流程,减少时间占用;同时,针对手术患者交接过程中的差错,也可以追溯到人。其中,手术患者转运详情主要统计各环节所需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差错追责。手术室使用情况主要是分析患者出入手术室时间以及接台前手术间的空台时间。医师接台等待时间部分主要统计从接到通知开始,医师入手术间时间。经统计报表分析,可明确每一环节正常所需时间以及实际所需时间,通过不断优化流程,从而实现手术室高效运转。

综上所述,手术患者安全交接闭环管理系统的应用,有效促进了手术患者转运的精准、高效和信息化,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符合现代化信息化医院的建设。

猜你喜欢
闭环医师手术室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公平关切下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决策
《中国医师节》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基于安全闭环的“两客一危”动态监管平台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健管师基于多模态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管构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