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

2020-07-26 03:19侯春苗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自我认知中学生教育

摘 要:当今社会教育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他们的品质与健康也要加倍重视。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与心理也在共同成长。文章从引导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出发,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而更好地去感受社会中所存在的温暖。因此对培养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的探索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心理健康与素质;自我认知

一、挖掘体育活动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学生们对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很反感,总是很懒散地对待,他们认为上体育课很无用,但其实体育课对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发育起着很大的影响。在体育课上,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运动,这些运动使得学生们可以充分地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当然这些对于塑造他们的坚强意志,以及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也大有帮助。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引导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科学地安排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们的身体与心理共同健康发展。例如:开展一些田径比赛运动,让学生们意识到坚持就是胜利,磨砺她们的意志,养成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优秀品质。再者,可以多让他们踢踢足球,这样他们可以充分了解足球的魅力,不再沉迷于网络,经常在室外锻炼身体。了解到足球的规则,他们慢慢地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知道想要取得胜利就必须要多交流。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身体与心理,而且对于学生的知识教育也有很大的帮助,在遇到难题时不会想要放弃,而是自己去尝试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去问同学,与他们多在一起交流,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全面发展自己,使得自己越来越越优秀。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一举一动,最能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自身拥有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十分重要。他们肩负着培养祖国花朵的重任和光荣使命。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提高自身人格魅力,然后去带动学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教师就是言传身教,所以,在教师日常的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谈吐得体大方,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慢慢地去改变,去提高自己的素质,完成思想教育的目的。当然,教师在教学时,要多去留意学生的学习情况,多去鼓励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多和同学去沟通,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的变化。当然如果教师总是产生负面情绪,那给学生带来的也更多的是负能量,让学生与教师关系很紧张,使得学生对教师的意见越来越大,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想要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先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使学生可以在一个很好的环境下认真学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

由于自身身体发育情况的不同,学生们对不同的体育项目,有不同的适应情况,所以想要更好地发展自己,必须要先了解自己拥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从而扬长补短,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不同的运动方案,从而在学生自己的锻炼中清晰地找出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补短,认真努力地去弥补自己先天的不足,增强锻炼效果,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当然,这些只是基础,坚持不懈的态度是我们对待每一件事都应该持有的态度,所以不要想着任何事情都是靠天赋的,后期持之以恒的认真努力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要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步一个脚印。例如,在打篮球的时候,个子高的就比个子矮的很占优势,即使这样也不代表个子矮的就没有战胜高个子的机会,你可以和队友团结合作,做运球的一方,在这一方面,做精,做好,精益求精就是更好的选择,这就需要学生拥有很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去扬长补短,脚踏实地地去做好每一步。因此,在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充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补短,相信勤能补拙,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使得我们自身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拥有自信心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自信,就是对事情不卑不亢,只有这样,他们才更容易成功,成功之后,越来越相信自己,自信值再次提高,由此目标就会定得更高,心理素质就可以慢慢地显著提高。所以,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拥有自信心,先定一个小目标,然后去完成它,从而慢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目标越来越高,越来越有动力,这样效果就会更好,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所以教师的引导很重要。目标越来越大以后,竞争意识明显提高。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竞争看似很残酷,实则对我们帮助很大。这时候教师的存在就是为了给予学生鼓励,如果你竞争成功了,你可以再次提高自信值,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如果你的竞争失败了,你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分析失败原因,当然教师会在旁边帮助你的。如此一来,你对你的生活更有信心与目标,你也拥有了坚强的意志,不认输的精神。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只有这样,你的人格才会更加完善,你才能全方面健康地发展,做一个为祖国奉献的好公民。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让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重视,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信值,增强竞争意识,科学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水儿.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科技信息,2018(5):11-12.

[2]李有伟.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12):29-30.

[3]丰慧.聋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运动,2017(5):62.

作者简介:

侯春苗(1979.2.13—),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哈爾滨,保健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单位:黑龙江省香坊实验农场子弟学校,研究方向:健康教育或卫生保健

猜你喜欢
自我认知中学生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自我认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