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素朴的德性

2020-07-26 10:54曹正善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1期
关键词:常德德性道德经

【摘  要】“德”于《道德经》的重要性不比“道”低,但关于“德”的研究却远不如“道”多。在研究者看来,“德”不过是“道”的施用而已,似乎只要理解了“道”,“德”就不在话下。但这不足以解释《道德经》何以用“上德”来开启德的讨论?《道德经》所论之“德”有什么独特内涵,其“德”论特色何在呢?“德”在古代文化里表“上进、高升、高贵”诸意,故为“上”,这与“道”的“处下不争”相反,但“高贵”可以是“名义”上的高贵而并非实质上的“高贵”,仁义礼如果脱离了朴真这一内在的实质就失去“德”的意义,故“上德”就是性德或德性,这就与被赋于至高无上的“尊”的“道”相合,“大丈夫”应该在“真朴”上用力,增德性之厚,务德性之实。又由于“德”和“道”反向,所以德的关键在于“和”,“和”显现的是“孔德之容,常德之真,容德之厚,玄德之妙”。

【关键词】道德经; 上德 ;名 实 朴 和

引言

相对于《道德经》“道”,对同样甚至更丰富的“德”的研究却相形见绌,“但对文中出现44次的‘德的含义集中进行全面探析的文章却竟告阙如。”[1]这与《道德经》文本表现极不相称,以王弼注本《老子道德经》为例①,“德”论有44章计3518(含标点符号)字,而“道”论只有37章共计2901字,德论比道论多出7章617个字。另一准确的说法是“帛书乙本《老子》的上下两篇,并没有篇名,也没有分章,只是分别在篇尾标记了子篇尾标注的‘德三千四十一和‘道二千四百廿六,两篇字数相差为615个。更为重要的是,帛书甲、乙本以及其后的汉简本都以‘德篇为上篇。” [2]也就是说,不仅从文本的内容还是顺序上,“德”在《道德经》都具有比“道”更重要的地位。这似在挑战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牢固观念,但这更贴近古人由具体到一般的生成或启发性思路及其表达方式,老子也常常用到这种方式,如“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由此看来,“德”比“道”更为具体实在,是揭开道的奥秘的钥匙。而不是相反,即传统上普遍认为的“悟道”为修德之必要前提。当然就更有效的方式而言,既可以由“道”释“德”,也可以以“德”释“道”,而“道”“德”互观。

老子道德经的“德论”既有三十八章以“上德”为主题的专论,也有穿插在其他章的散论,散论是结合具体论题展开的,论及德的具体表现,专论则聚焦德的主旨,就相当于今天的学术论文,既综述既有研究中“德”的一般观念尤其是现实的“德”的实践,也要提出自己要研究的“德”的问题,还要提出独特的因而有一定新意的思想和观点。

1.“德”务其实

老子对“德”专论聚焦于“上德”。“上德”是通过与“下德”的比较中彰显出来,依照研究逻辑,即“上德”是以“下德”为背景、为批判和反思的对象,这意味着历史上或现实中“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集中于“下德”之上,也意味者“上德”是“下德”的超越或突破,如是,则“上德”与“下德”将包含品质、方向、真伪等的质的区别,而不仅仅是量或程度上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明确“上德”的确切意味,我们将进入具体文本的分析。三十八章可以分为三个小段,第一段是“上德无德……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计38字;第二段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计84字;第三段是“是以大丈夫处其厚……故去彼取此”计29字。

1.1“上德”惟实

为了明白“上德”,首先要对“德”加以解释。《说文解字》称,“德,升也”。“德”是形声字,从“彳”,“惪”声,其本意是“登高、攀登”。不论是“登高”还是“升”都有“上进”的意思,而“上进”本身意含“进路”;“德”字在甲骨文中从直、从行,与“循”字近,《庄子·大宗师》也有“以德为循”之说[3],如此,“德”乃“循路上行”,且与“道”的本义无别,只是“道”主要指如水之“就低下行”而已。这里要区分的是两种意义的德,一是“升”,这是“登高”的过程;二是“高”,这是位置或“攀登”的去处。

“上德”是真德、性德或德性。“上德不德”中两个“德”未必是一个意思,后一个德可解为“高”,“上德不德”即“高明的德不是高高在上的”,高高在上则名重朝野,反之,“不德”则籍籍无名、平凡朴实。这就是说,“上德”是脚踏实地,朴实无华的,“朴”就是“本色、本真,本性”,所以上德是本德、真德和性德,是出乎自己的良心、天性,而不是违背自己的本心天性,而迷于德之名、表、量。因其真朴,“是以有德。”“朴”者依顺自然,是其所是,故“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1.2“下德”惟名

“下德”是名德、表德乃至伪德。“下德不失德”,不失即“执”,固守高位大名,尽管名声显贵但未必符其实,名实不符而徒有虚名之德低劣之极,不仅无德甚至失德。“是以无德。”下德就执德之名而失德之实,“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惟名是趋,轻者以名害实,重者虚伪自欺。

若违背自己的本心或天性,就算做了仁义之事,仍属于“下德”。“上仁”、“上义”就是如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仁者爱人,上仁爱而无厌、亲而不疏,尽管普施于人,却独忘于己,因为执著于“爱”也意味着强压内心包括“恨”在内的其他情感,虽然爱别人未必恨自己,但一味压制自己的“恨”等不良情绪就相当于根本没有爱自己,如此一来,虽外在表现出“无僵大爱”,内心却充盈着“满腔怒火”,这样的内外不一怎么能算有德呢?“义”者“正也”,“宜也”。上义正而不邪,宜而不偏,但是“何为正?”其中的关键还是“谁之正?”最后的结论还是“我正而人邪,我宜而人偏。”其结果无非是“以我正人”而已,如果说“仁”主要是将他人的意志强加于自己的话,“义”就是将我的意志强加于他人之上。

1.3“无德”在礼

“下德”虽非真德,毕竟还是有德,谁也不能否认“仁、义”所具有的德行意味。真正没有德性的是“礼”。“礼”不仅无德,简直就是失德。“礼”不过就是对人的天性本心的强制、离弃或彻底否定。“礼”者“律也”、“履也”,惟“规矩”是举,强拉硬拽,全然不顾人的天性,“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礼”不仅无己也无他,更谈不上人的内心或本性了,全然是外部规训而已,而与内心的真实了无关系,表面的平静无法掩盖内心的旷野,内心的躁動和狂放是灾乱的根源,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4“德”本在道

“上德”之说显示了“德”的意义在于其质性而不在于其形名。首先,德在于行有德之实而不务大德之名,切不可因名而误实,更不可以有德之名行无德之实,徒有其名不仅无德甚至害德;其次,德在于内心的真实而不在外表的华丽,德只听从内心的召唤,服从内心的指引,服膺内心的真实,一切违逆内心、偏离本性、压制良心的言语和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最后,德在于素朴无为而不在于行正言当,大德们的行端言正虽可为世范,但毕竟所属于外部条件,只有唤醒人本有的上进心,才算踏入德的门槛。

“德”的发自内心、真实、服从本性的特质说明“德”以“道”为本。“道”就是自然而然,“道”之于人就是依循自己的天性本然,合于天性本心的就是好的,就是有德的;而违逆或压制自己的天性本心就是不好的,就是无德的,“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是德性的所在,只有德性不存之人才惟德名是务,只有德性不全的人才以仁义是尚,只有德名不贞之人才以礼是从。“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德”既以道为本,就该以悟道进德。悟道首先在去形名之弊,仁、义、礼、忠、信无非是“德”之名,只有回到人的本心天性上,才不被其所迷,方得名实相符。“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悟道又在于居道不离,只有持道方能厚其德,实其德,即有内心的宽厚而朴实,这就是大德之所以为大德的根本所在。“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2.“德”本在“道”

《道德经》对“德”的论断也分散于其他“章”上。具体情况如下: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二十一章)

德者同于德。(二十三章)

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二十三章)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二十八章)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二十八章)

上德若谷。(四十一章)

广德若不足。(四十一章)

建德若偷。(四十一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四十九章)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四十九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五十一章)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五十一章)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五十一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五十一章)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五十四章)

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五十四章)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五十四章)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五十四章)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五十四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五十五章)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五十九章)

重积德则无不克。(五十九章)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六十章)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六十三章)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六十五章)

玄德深矣,远矣,(六十五章)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六十八章)

有德司契,无德司澈。(七十九章)

在论“德”的语句中,出现了独字的“德”和词语的“德”两种情况,合体的“德”是德与其他字组合而成词,“德”字后置的情况有孔德、常德、上德、广德、建德、含德、重积德、不争之德、玄德、有德、无德,而“德信”和“德善”则是“德”字前置。就信息量的意义上,合体的词比独体的字对“德”的理解更具启发性。

“上德”的意义虽然是以与“下德”的比较中得到说明,但还是不够充分的。而这里的合体词却正好可以起到相互关照、相互解释的作用。根据频次,可知“上德”首先是“常德”和“玄德”,何谓“常德”?这取决于对“常”的理解,《道德经》第十六章作出了解释,“复命曰常”、“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可见,“常”并非不变不动,而是返回本根,“是指‘道回返本源的特殊运作模式与规则。”[4]“常德”作为“德”本有其高,但“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回归本根才能是其本来面目。何谓“玄德”?这里有直接解释,“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王弼注“稽,同也,而 “同”与“玄”意义趋同,“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一章),“同”者“同出”,可见“玄”就是“所由”之“同”,也可称“同根”,“同根”当然“深矣,远矣”,故“玄德”作为“德”本有其妙,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但“妙出之本”才是其本来面目。“常德”和“玄德”都指向“道”这个根本,前者是要“复其根”,后者“同其根。”简单地说,“常德”和“玄德”无非是“道德”或“本德”,“上德”就是这样的本德。

“上德”及“贵”。“德”本来就具有“高”的意义,正因为其“高”,故可表为“广德”、“建德”、“空德”等。古人常常以高配“天”,所谓“天高地厚”。天广大无极、天行健、天空阔,以天道论德故有如上诸说。德者得之于天道,天道不欺,其德乃真;天道不亏,其德乃馀;天道不孤,其德乃长;天道酬勤,其德乃丰,天道至公,其德乃普。“上德”之贵就在于遵循天道而无违逆,自然而然,“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也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

“上德”即“真”。“德”本写作“惪”,与“真”共“直”。《说文解字》这样解释,“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登天”比“登高”更显其“高”,“真”俨然德之极,可谓“至德”。德之真在于全而不漏,实而不虚,即在于“善”和“信”上,即“德善”与“德信”。鉴于德从直、从心,故“德”之成莫不由心性之“善”和“信”,即良心和诚心,德之畜就在“善”、“信”二字上。

“上德”“重积德”。何谓重积德?“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之重包含“重要、重复”两义,“重要”是区分孰重孰轻、孰先孰后的问题,重者优先尽早,“道”是最重要的,“早服”即将“道”至于首要位置而不可稍有懈怠,王弼注,“早服,常也”。可见“早服”尤恨“归根之晚”,积德当从根本上去积,即本心之善和信上。“重积德”则有其厚,德之厚在于接纳和包容,是为“含德”,“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赤子”为“人之初”,为“早服”之极,赤子“精之至”,能“朴”之极,赤子“和之至”,为“容”之极,不忘本心、保有童心、返回初心就是“重积德”。“重积德”还在“交归”,“交”即“俱、共”,“归”即“汇、合”。“德交归”就是与他者(包括万物)共德、合德,用今天的话说“同心同德”,“德者同于德”,这里强调志同道合的重要性,“同于者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3.进德由道

3.1“德”反于“道”

“德”不同于“道”。《道德经》以“上下”来称“德”,而以“大小”来名道。“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三十二章),“大小”是从体形上来说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二十一章),“恍”(汒)即广大貌,“惚”(沕)即微小貌。“从训诂学意义来看,沕指水之深微貌,汒指水之深广貌,微即微眇、微小,广即广远、广大。”[5]高低是从位置上说,大小与高低未必有必然的对应关系,居高位者未必广大,而低下者未必狭窄,虽然经验中有“站得高看得远”之说,关键在于“若谿、若谷”,即“孔德,含德”。

“德”反于“道”。“德”是“向上”的,而“道”是“就下”的。“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老子以“水”喻“道”,“水”往低处流,“道”不上行,而众人喜进而恶退、尚高而贬下,“人往高处走”,“德”不下移。“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老子用“圣人”说“道”,而用“大丈夫”来说“德”,“大丈夫”胸怀“浩然正气”,老子没有直接用“气”来喻“德”,但对气却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有“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十章)“萬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心使气曰强”(五十五章 )之说,而对藏气的“谷”却倍加推崇。

正因为德与道的不同甚至相反,才有所谓的“失道而后德”之说。

3.2“德”以“和”成

“德”以“高”为义,但“高”者莫过“天”,“天”至高、至贵、至上,故为尊,天之所以能至高在于“得一”,“天得一以清”“天无以清将恐裂”(三十九章),天是因得“道”而“尊”,“天之尊”的根本在于道之尊。“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德”之高从于“道”之尊,“道”之尊从自然之命。“德”之高在于自然而然,绝不是“心使气”的强。

“德”以“和”为贵。“德”虽与“道”反向而异名,但“同”出于天命之自然。自然中最奇妙的东西莫过于“水”和“气”,这两者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能“和”。“水”以至柔之体而能和万物,并以万物之形为其形,而不执于一形。“气”以虚空之体而能“以无有入有间”(四十三章)、“和光同尘”,“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四章,五十五章)“空德、含德、玄德、常德”都在于“和”上。“和”的德性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和”能解纷,“和”要“解其纷”,解决纠纷的基本办法不仅在于“司契”,“有德司契,无德司澈。”也在于“报怨以德”。二是“和”能“同德”。“德者同于德。”“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三是“和”德交归。“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王弼注“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不伤人,神亦不伤人,故曰‘两不相伤也。神圣合道,交归之也。”将“和”视为“德”在《庄子·德充符》里得到充分肯定,“德者,成和之修也。”

“德”以“道”为本,离开了道,德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得到公认的“道体德用说”虽坚定了“道”“德”之间的协调性,但遮蔽了老子批判的立场和视界。或许循“德反于道”的路径,似可发现与传统儒家道德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道德体系,这难道不正是《道德经》的意图所在吗?

注释

①本文以王弼本为蓝本,引文只注其所在章。《老子道德经注》[M].[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8.

参考文献

[1]白晋荣,杨翠英. 《道德经》中“德”之含义[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21-125.

[2]涂江波,戴茂堂. “道-德”抑或“德-道”?——基于语序原则的《老子》文本结构新释[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21-125.理论月刊,2017:36-40.

[3]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89.

[4](台湾)陈丽桂. 由《老子》的“常”“復”到《亙先》的“恆”“復”[J]. 諸子學刊(第十五輯):49-56.

[5] 夏世华. 《老子》“ 恍惚” 考辨及释读[J].哲学研究,2019(5):40-48.

[6] 沈顺福. 论德的来源[J]. 社会科学家,2019(1):22-28.

作者简介:曹正善(1965-)男,湖南宜章人,教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教育哲学。

猜你喜欢
常德德性道德经
不贪为赢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银色的常德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房子就是拿来住的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Talking about the Methods andSkill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