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课程活动的主题审议初探

2020-07-27 16:32周娇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园本课程

周娇

摘 要:园本课程主要是幼儿园为达成教育目标,以幼儿园现实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实际需要和经验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体而建构的富有个性化的课程。由于幼儿的发展是全面和谐、整体的,幼儿的认知也是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由朦胧到细化的。因此,当今幼教界非常重视课程的整合。那么如何将比较零散、散点式的课程内容,串联成为有框架、有体系的课程?园本课程活动主题的审议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园本课程; 活动主题; 审议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7-084-002

活动主题指在集体性活动中,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活动与交流。目前很多幼儿园在园本课程设计中都采用了主题的形式。“主题审议”是课程审议的一个具体的内容,通过主题的审议,强化课程目标的意识,树立课程审议理念,学会审议操作方法。笔者将联系本园“幸福”课程的实际,试图从以下三方面对幼儿园园本课程活动主题的审议作一探讨。

一、以“点”入手,审议主题的价值

审议是指通过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及权衡以做出一定选择的活动。审议主题首先需要对主题进行价值的分析与判断,确认是否有开展的必要性;其次,审议主题的价值需要从微观上入手,细致地去分析单个主题的价值,以“点”入手。审议主题价值是我们审议主题的第一步,如何走好第一步,就需要以下几点:

(一)基于生活

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以“点”入手,审议主题的价值需基于生活,则是要围绕幼儿的生活实际去考虑问题,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才能真正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围绕我园的“幸福”课程方案──立足本真的教育,培养幸福的儿童,我们力求在“真生活”的前提下,让幼儿快乐地学。就拿我园小班上学期开展的《秋叶与果蔬》主题为例,此主题的实施正好是在秋季,在这样一个环境大背景下,前期我们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做了调查,发现孩子已经了解到秋天树叶会枯黄凋落、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于是我们预设了两个子主题:秋叶飘以及果蔬总动员。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此生活类主题开展起来十分方便且符合幼儿的兴趣,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幼儿前期经验的积累。不仅如此,社会上的节日庆典、风土人情等主题也被我们纳入园本课程主题的框架中,如我们开展的具有震泽地方特色的元宵节主题就很好地把地方特色活动慈云寺灯展、猜灯谜、做元宵、做花灯、舞龙等利用到课程中,孩子们在直接参与的过程中了解了元宵节的由来、习俗与寓意,在不同领域能力上也有所发展,并萌发了爱家乡的情感。此外,主题还可以围绕幼儿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情,能激起幼儿兴趣的事件所展开。如:“小羊怎么不见了?”“植物长高了”等透露了生活气息的主题。多种实践表明大自然、大社会是孩子们最真实、最丰富、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这样的学习环境能充分调动孩子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最终实现课程经由幼儿生活并回归到幼儿生活。因此,园本课程主题的选取需基于幼儿的生活。

(二)适宜可行

适宜所表达的意思是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度的并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的。而可行则是切合實际,可以实施,从现今的实际看能够达到的目标,能够完成的事情。只有适宜可行的主题才是有价值的主题。我园上学期在园本课程主题审议时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刚开始我们对主题的审议比较浅显,主要探讨这样一个问题:该主题资源是否是幼儿园内或周边的?是否是我们唾手可得的资源?即主题的可行性分析。震泽幼儿园位于震泽古镇最繁华的闹市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背靠宝塔街、依傍小商品市场及农贸市场。为了实现我们的“幸福”课程方案,在主题的选取上我们会首先考虑到幼儿园周边的资源,让幼儿去实地探索。但也因此我们对主题的适宜性分析严重缺乏,这就造成了我们后期主题实施的困难。例如我们对中班的《黑豆腐干》主题是否可以作为单独的主题去实施这一问题产生了疑虑,前期我们只是考虑到黑豆腐干是震泽的特产,能够在宝塔街去参观品尝,是可以作为单独的主题的。但经过后期深入的审议发现,黑豆腐干的制作工序非常的繁杂,只能参观和品尝,幼儿不能亲自去制作,这样幼儿能发展的核心经验就较少。最终我们将《黑豆腐干》纳入《美丽的秋天》,作为子主题去实施。可见,在主题选取时,我们也要做好理性的价值分析,不仅要分析主题的可行性,也要考虑到主题的适宜性。经过不断的摸索,我总结出在主题审议时我们需冷静思考的几个问题:该主题是否适宜可行?是否有供幼儿探究的价值?基于以上两个问题,我们需对该主题进行更深入的审议:1.该主题是否与幼儿当前经验相吻合;是否是多数幼儿感兴趣的内容。2.该主题是否有可利用的社区、幼儿园和家长资源。3.该主题是否与该年龄段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开展的过程是否能让幼儿积累相关经验。围绕以上问题,我园小班组教师对主题《农贸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依据《3-6岁幼儿发展指南》,幼儿通过此主题能获得较多的核心经验,幼儿对农贸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对地处幼儿园附近的农贸市场十分感兴趣,甚至奶奶等买卖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也能请进我们的“课堂”。因此,我们决定将原本是《秋叶与果蔬》里的子主题《农贸市场》拎出作为一个单独的主题去实施。有了以上的分析表,让我们教师更加直观地了解主题的价值,在单个主题的审议上也更有方向性。

二、以“点”串“线”,审议主题的脉络

主题的脉络即主题的布局与条理,主题的脉络是由多个主题组合而成的。基于上述对单个主题的价值分析,接下来主题的审议我们应把握“线”的问题,即从单个主题的分析深入到多个主题的分析,不仅要考虑横向的“线”,也要顾及纵向的“线”,使其纵横交织,形成主题的脉络。

(一)横向的“线”——有机连续

横向的“线”是指在同一时间,小中大不同年龄段实施的主题。正如我们所说,幼儿的发展历程是螺旋上升的,经验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交互性特点,不但能从旧经验去产生新经验,且能从新经验去改革旧经验,其发展和完善源于不断的反思与累计。为了实现幼儿的这种可持续发展,小中大不同年龄层次实施的主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在我园进行园本课程活动主题审议前,我们开展的主题主要是来源于蓝本课程,但是蓝本课程的弊端就在于它并不是结合我园的实际来设计的课程,也不是结合我们幼儿的经验及兴趣而设计的,在相同时间段内,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所开展的主题也是大相径庭的,这于孩子们的经验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在审议我们园本课程的活动主题时,我们会着重考虑主题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横向连续上。如小班开展《我爱我家》主题时,中班开展《家乡好》的主题,大班则开展《我是中国人》的主题,主题依据年龄段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展开,从家→家乡→国家,主题间的横向连续让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经验有了连续性。所以说,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遵循孩子经验发展的规律,让孩子经验的获得呈现不断的螺旋上升状态,这就需要教师们在预设主题时,关注到主题在各个年龄段的横向连续。此外,主题审议关乎到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势必需要教师全主体参与,集思广益,共同审议,全主体参与是实现主题间横向连续的重要“催化剂”。

(二)纵向的“线”——层层递进

纵向的“线”指同一年龄段幼儿在不同时间段所开展的主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孩子的经验和能力水平也是不同的,我们教师要把握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选取的主题应是顺应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层层递进,即按一定的顺序推进,由浅入深展开。例如在预设小班上学期的主题时,我们首先考虑到小班幼儿刚入学时情绪十分不稳定,哭闹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开学的一个月,我们预设了《我上幼儿园》的主题,让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最终喜欢上幼儿园。经过一个月的适应期,幼儿基本能养成良好的常规,但是自理能力较差,很多幼儿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做任何事都有家人包办代替。为了培养孩子做事的主动性,下个月我们预设了《家》的主题,让幼儿知道家人的辛苦,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通过此主题的开展,逐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爱亲人的情感。依据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选取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主题,实现主题间的纵向递进。总之,审议多个主题时,我们要注意各主题间的有机联系,不能将主题作为孤立的个体,以“点”串“线”,审议主题的脉络,不仅要注重主题在各个年龄段的横向连续,还要重视各个主题的纵向递进,实现纵横交织。

三、以“线”织“网”,审议主题的框架

框架是一个架子——指其支撑性。是一个基本概念上的结构,用于去解决或者处理复杂的问题。为了使园本课程的主题框架趋于完善,我们需从两方面来支撑起这张庞大的“织网”:

(一)彰显园本特色

园本是指以本园的实际为基础,符合本园的特点和儿童需要的。特色则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园本主题框架的建构需要立足幼儿园自身的实际条件,结合本土文化以及幼儿的实际需求,最终形成幼儿园独特的园本课程框架。震泽古镇有着长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濒临太湖而得名,震泽靠蚕丝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富裕的水乡古镇。古镇里的三宝:慈云禅寺、禹迹桥、慈云塔构成了古镇绝美的图画。这也成了我们幼儿园特有的景观文化资源。不仅如此,我们古镇还有青熏豆、黑豆腐干、麦芽塌饼等美食文化资源。我们将这些特有的资源充分融入园本课程中,如中班开展的《我爱家乡》主题就是以慈云夕照、师俭堂、震泽公园三个子主题展开。主题《美丽的秋天》里融入了青熏豆、黑豆腐干等震泽美食。此外,震幼还将蚕桑文化纳入课程,举办了蚕花节的活动,旨在让幼儿以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的方式去感受家乡这丰富、优秀的文化底蕴,从而萌发幼儿关心、爱护蚕的意识,以及激发幼儿的自豪感。《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儿童作为个体的人,必须接受地域文化的熏陶,他们需要学习和继承先人创造的文明,才有可能创造属于他们的历史,实现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所以说,园本课程的主题需彰显园本特色。

(二)立足长远发展

发展是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构建园本课程的活动主题框架,我们还应“以幼儿发展为本”作为园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基本理念反映了对幼儿生命的珍视和发展权利的尊重。此外,园本课程的活动主题还应有利于幼儿教师专业的成长,可以成为幼儿园课程理论的重要生长点。在专家的带领下,我园进行了一学年的主题审议,在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发现自己树立了课程审议的理念,钻研精神提高了。在实施主题的过程中,能时刻追随幼儿,观察和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依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也会结合主题目标生成富有个性化的班本课程,可以说主题的实施过程成就是和孩子们共同进步的过程。因此,为了使每个幼儿都获得主动、和谐的发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让课程适应幼儿,而不是让幼儿去适应课程。在主題选取上,我们应把幼儿发展作为落脚点,选取的主题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契机,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有效的发展。此外,园本课程主题还应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追随着幼儿的兴趣及经验不断生发和完善的。

总之,园本课程主题的审议需要教师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相信在我们一线教师的实践与反思下,定能构建出个性化的、适合幼儿的园本课程,塑造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的幼儿园!

参考文献:

[1]马蓉珍.“园本化课程”主题的审议[D]2006(6)

[2]林约.基于“XMIND”思维导图的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审议[D]2018.(1)

[3]虞永平.《园本课程建设之我见》[J]幼儿教育,2004.(9)

猜你喜欢
园本课程
浅谈幼儿园园本课程在游戏中的反映
民间艺术园本课程建设初体验
本土文化成就园本课程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海军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传统民间游戏与园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民间益智游戏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探究
民族文化视阈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