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的生产力将实现人类的无限可能

2020-07-27 15:56汪大伟李杰李叶
设计 2020年12期
关键词:美术学院数码上海

汪大伟 李杰 李叶

汪大伟,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

“如果我们把数字技术看成挑战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武器,—旦我们接受挑战,它将帮助人类认知未来,创造更好的未来。”汪大伟教授表示,上海美术学院的数码艺术学科和专业建设就是对数字技术认知不断更新的过程中一路探索过来的,“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计算机技术是挑战人类智慧”的认知,思考数码艺术学科发展的未来。”艺术的创造力和数字技术的手段相结合是信息化时代的生产力,它将实现人类的无限可能。

《设计》汪大伟

上海美术学院的数码艺术专业教育

《设计》: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数码艺术的研究和探索,这些年发生了哪些改变?

汪大伟:对数字技术的认识决定了其运用的方式和结果。把数字技术看成工具,产生了3DMax、CAD制图、Word文档等工具软件;把数字技术看成媒体,产生了各类新媒体产业;把数字技术看成人机、虚实交互的手段,产生了人工智能,VR、AR技术实现了以往不可能的现实。如果我们把数字技术看成挑战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武器,一旦我们接受挑战,它将帮助人类认知未来,创造更好的未来。上海美术学院的数码艺术学科和专业建设就是对数字技术认知不断更新的过程中一路探索过来的。

1992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计算机美术”专业成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争取到20万美元,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引进了一台SGI工作站,这就是数码艺术工作室最初的萌芽。当时美国和欧盟有个“巴统协议”,SGI工作站禁止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据说当时上海的SGI工作站只有二台,一台在我学院,另一台在国防科工委的单位。可以想见,上海市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寄予多大期望。当时大部分学校用的是286、386的PC电脑,操作系统还是DOS语言,存储卡才1.44MB,而我们已经在用SGI工作站制作设计效果图了,在为上海地铁一号线车站设计壁画时就用到了该工作站。记得当时地铁总经理看到我们设计的效果图以为是日本地铁站的照片。因为当时上海地铁还在开挖,顶、地、墙还没装修,怎么有這种效果呢?我说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他大为吃惊。尽管当时我们对于数码艺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但当时对数字技术的认识多数还是停留在工具的使用上,因为它能实现比手绘真实的视觉效果,不用摄影机就可以做成片子。

1994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与大成多媒体公司合作建立了多媒体工作室。尝试用计算机技术来展示传统中国文化,开发了《中国古代美术》电子教育光盘CD-ROM。1997年,该光盘由上海电子出版社出版,并获得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1997年,多媒体工作室与日本东京多媒体研究所合作,正式命名为“国际多媒体事务所与计算机设计工作室”,开始构建数码艺术设计学科的应用型平台,引进技术,培养了一批多媒体技术骨干,他们成了今后我院数码艺术专业骨干教师。平台不仅广泛地参与公共艺术中数码设计研发以及国内外数码设计交流活动,还成为美院学生教学实验的基地,先后设计制作了《中国动画》《上海研究生教育》《我们的时代》等CD-ROM光盘。首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上海热线(宽带)的网站设计和制作都是工作室完成的。1997年我们从日本引进Retas Pro数字动画制作软件系统,并成功研发中文版,成为世界上第一套中文操作系统的数字动画软件,之后更成为中央电视台等专业机构制作生产数字专业大片的首选软件。当数字动画专业成为各地艺术设计类高校开设的新专业时,我们的动画软件也成为不少高校用于教学与科研的重要专业配置之一。1997年与上海热线以设计换工的方式,获得50MB网络空间,创办了国内首批电子杂志形式的网络专业刊物一一《艺术大地》,还为此成立了电子编辑部,由在校学生毛遂自荐成为网络小记者。可以说,这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自媒体雏形”。后来,我们结合市民大众喜欢创意DIY的特点,在上海南京路专门创办了“点击礼品店网络商店”,实现了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020营销模式。这是我们把计算机技术作为媒体的概念来指导我们的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阶段。

1998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开始招收数码艺术硕士研究生,与上海电子出版社总经理顾国安教授合作培养的研究方向是数字化汉字和版式设计。此后因为对于数字艺术认知的发展变化,研究方向转为数码交互艺术。

进入21世纪,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交互艺术学科和专业建设驶入了快车道。2002年开始招收数码交互艺术专业方向的本科生。2006年开始招收数码交互艺术方向的博士生,在数码交互艺术方向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专业教学和学科发展体系。

2002年上海双年展上的《寻桃花源记》数码艺术作品,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数码系师生运用远程网络技术将安徽黟县宏村、西递村现场和上海美术馆现场的实时影像相互传送,市民和村民对话,为时三个月。开创了国内首次远程网络交互艺术在美术馆实时展出的先河,当时所有的实时视频通信软件(QQ、MSN等)并没有商用,可以说,我们面向公共空间“实时互动、多向传输、影音交流”的大规模应用是个创举。该次创作让我们对数字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一一“交互”才是数码艺术的本质,是根本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标志。

2002年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荷兰、挪威、希腊9国艺术学院的教师来到工作室考察教学情况,并提议举办一次国际数码艺术交流展。2003年,这一提议得到实现,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艺术与科学”国际数码艺术交流展暨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通过数码艺术交流展,将我们对数码艺术的理解和艺术创作水平与国际一流院校进行交流,找出差距,树立信心。很多艺术院校的数字应用专业甚至全系组团观摩,充分体现了工作室在数码艺术这个朝阳学科的巨大号召力。从2000年起,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运用手机通讯、智能视觉、远红外感应等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的粒子系统、分形算法、音频技术等相结合,实现了,人机交互、虚实交互、场景交互三种方式,并获得了—项发明专利、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创作出一批交互作品,参加了全国美展、国际展,承担了上海科技馆、2010上海世博会世博博物馆、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交互展项设计。上海地铁7号线后滩站也有我们设计的声光电交互壁画。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数码专业的发展近28年,是随着我们对计算机技术的认知变化而发展起来的,从认为它是工具、是媒体,到交互是数码艺术的本质,这样的认识过程让我们走到现在,但是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计算机技术是挑战人类智慧”的认知,思考数码艺术学科发展的未来。

《[设计》:上海美术学院的数码艺术工作室有哪些特色?

汪大伟:上海美术学院的数码艺术学科是基于城市发展内需动力,跨界融合的专业队伍,国际合作平台的资源聚集机制形成了求新求变、跨界融合、多元发展的学科特色。

服务社会,发展自我,持续发展的策略。

上海美术学院数码工作室从1992年作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执行单位成立起,虽然几经变化,但面向市场、需求牵引、问题导入的学科建设理念和方法一直没变。在服务社会需求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凝练学科方向和带动队伍成长。在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以及世博会、轨道交通等公共空间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创意牵引,跨界组合,科研队伍的建构

数码艺术工作室分别有三个方向,分别是交互与数字媒体表现、交互与公共空间设计、数据可视化与信息设计,共有31位教师,其中一半是具有应用数学、通信、自动化、经管等理工科背景的教师,另一半是纯艺术和艺术设计类的教师,因此艺术的创意和技术的实现有了,人才的保障。在针对问题攻克难点时建立了艺术与理工对话的语境和共同语言,为工作室的科研、创作和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际合作,平台效应,学科资源的聚集

数码艺术工作室以科研、教学发展的内需动力,构建了国际交流平台,在学科资源聚集方面发挥了平台作用。数码艺术工作室是上海美术学院国际化交流平台之一,依据上海的区域优势,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与国际院校和国际组织展开以科研项目为牵引的国际合作,让师生站在科研前沿发现自我的差距,寻找努力的方向。在教学交流方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格拉斯哥艺术学院、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等国际名校、科研机构互派访问学者,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国际院校的知名教授建立联合导师制招收国际留学生,联合培养硕士、博士和青年教9币。硕士、博士间的相互游学,作品交流展,为师生开拓了国际视野,树立了专业的信心。同时,还采取专业特色课程引进的方式,让学生不出国也能获得想学的专业知识。举办了联合工作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在跨文化语境下,头脑激荡迸发创造的火花,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力。

《设计》:面对未来的就业趋势,学科在培养学生方面注重哪些能力和素养?

汪大伟:随着5G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全面渗透人类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的产业业态被快速迭代,我们处在一个变化是常态的时代,学生要具备应变的适应能力,组织构架能力,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能力。具备这三种能力是建立在充分掌握专业基础的自信之上的,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对应变化多样的社会需求。

《设计》:学科在大量扩招的同时,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的匹配?

汪大伟:各个门类的专业大量扩招一定是该专业有社会需求,而社会专业人才的需求与专业教育资源的不匹配、不对称,因此出现各種教育乱象,教育相对社会需求始终处于被动滞后状态。如何将被动变主动?首先,教育不能跟着社会需求的表象走,要分析社会需求的本质和趋势,根据其本质和趋势分析出社会需要什么样能力的人才,在构架专业课程体系时不光注重知识、技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有了能力和自学方法,就可以应对一切社会需求的变化;其次是专业师资的培养和匹配。一门新专业的开设,先从研究生开始培养,研究生从该领域的问题切入,经过三年的科研训练,知道了专业的需求,问题所在,积累了实践经验并结合这些经验为本科的课程备课。从专业不同的方向,在研究生中挑选合适的人才培养未来的专业教师。专业教育面对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应理性地回答教学体系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人才的师资从哪来这两方面的问题。对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码艺术教育的展望

《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有哪些价值?

汪大伟:当人们进入信息化时代,数字媒体就成了这个时代主要的产业,而数字技术是支撑该产业的关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人类的创造价值在不同历史时期反映出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工业化时代,人的创造价值体现在根据需求造物,解决人生存的物质需求,创造出了物质文明;信息化时代,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大大超出对物质的需求,人类创造价值不光体现在创造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需求和对物质的利用开发上,思想观念的创新、方式方法的创造……信息化时代人类的创造价值表现形式体现在精神性的创造上,以满足人类的精神和探索未来的需求。而这一切变化通过信息的传播得到了广大的认可并形成一种社会需求,以此来带动社会进步和组织社会生产,其产生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多的是精神附加值的提升,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趋势。工业化时代追求的是垄断、权力;信息化时代追求的是共赢、分享,两种文明带给人们的是不同的价值取向。数字媒体技术带给我们一种完全不同于工业化的思维方式。由于工业化技术决定了必须产业分工,它所带给我们的是逻辑化、线性的思维方式;数字媒体技术带给我们的是偏平化、非线性的特独思维方式,因此要认真对待并有意识地运用该思维方式、行为的方式方法去组织社会生产。数字信息技术造就了信息化时代,它带给人们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以及共赢、分享的价值取向和民主文明。到那时,我们迎接的是真正的信息化社会的生活方式。

《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快速迭代,未来的趋势会是什么?

汪大伟:数字媒体是信息化时代发展时期的特定称谓,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迭代,它将会被新的社会需求和技术覆盖,数字媒体将不会独立存在,数字媒体技术也将转换为数字信息技术,其媒体内容将化解成信息数据渗透人们生活、自然和社会空间,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设计》:您怎样看待数码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趋势?

汪大伟:互联网、GPS网、5G通信网三网合一即将改变人类的认知和世界观,开启人类通向未来世界的大门。人们改造世界是从认识世界开始的,客观决定意识,在现实世界中去想象未来世界,为实现目标努力奋斗达到人类文明进步的目的。数码艺术可以凭借数字技术无所不能的手段和艺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创造一个虚构的、未来的现实世界,然后人们又在这样虚拟的现实世界中去发现和想象再未来的世界,以此类推,加速了人类的文明进步。我们如何认识数码艺术,数码艺术一定会以你的认识回报人类。如果把数码艺术看作是对人类智慧的挑战并接受它的挑战,那它会帮助人类认知未来,通向未来。重要的不是数码艺术在生活中如何应用,而是人们是如何认识它。

《设计》:5G技术的来临会给数字媒体行业带来哪些变革?

汪大伟:5G技术是信息传送的手段。过去,把信息传输比喻成信息港,信息高速公路。5G技术的信息传送不再受带宽的限制,信息如同空气一样,弥漫在你的周围,可随意获取,可以做到无时差的无缝衔接。5G技术的出现如同当年PC机的操作系统从DOS转换成Windows-样,是信息技术的一场革命。真正做到信息化,信息在5G技术传送下化于生活,化于天下一切事物。任何事物都像种子在土壤中,根据自身成长需求有机地吸取各种营养成分。5G技术的出现使数据云的功能将凸显,信息数据的获取通过5G直接从数据云中获取,不再受网、线、点的限制。5G带给我们无缝式的时间速度,GPS技术给了我们可控的空间构架,而云计算技术提供给人们选择的无限可能。当人们掌握了无缝衔接的速度时间、可控的空间构架,加上无限可能的选择的手段,人的创造力可随心所欲地发挥,真正的信息化时代将来临。到那时人类还要回归原点,思考人类文明再怎么走。

《设计》:您曾出提“艺術创造力转化为艺术生产力”,艺术与数码技术的结合是不是这样一种生产力的体现?

汪大伟:艺术的本质是创造。创造一个与古今中外不一样的,从没有过的东西是艺术家们朝思暮想的目标。即便创造出这样的作品,也只是个人的创造成就,但不是艺术生产力,只有能创造产值的才是生产力。当艺术在面对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所产生的问题时,艺术的创造力转换成艺术生产力才有可能。其转换的过程是用艺术唤醒民众的审美需求,人们为改变现实状态所激发出的创造力并且以艺术的语言和方式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满足审美需求创造出物质和精神财富,为社会提供了产值,通过这样转换出的动力才是艺术生产力。艺术创造力转换成艺术生产力的过程是利用审美激发人们审美需求,并以艺术的方式满足其需求的过程,这也是艺术生产独有的方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数字信息技术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它为人类实现各种可能带来了方法与路径。但是人类要去向哪儿,怎么才是美好的向往,需要人类的经验判断和丰富想象力,艺术将人们带去美好向往的目的地。艺术的创造力和数字技术的手段相结合是信息化时代的生产力,它将实现人类的无限可能。上海美术学院的数码艺术学科发展的方向、方法、路径

《设计》:上海美术学院参与了很多上海市的公共建设,数码艺术在这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汪大伟:上海是国际化的时尚设计之都,求新求变。追求形式上的创新重于内容的更迭,往往一件事会在瞬间产生多种表现形式,并且在审美方面追求品质的享受,这种现象已成为上海的文化。上海城市公共空间、文化设施和市民的日常生活无不反映出这样的文化现象。上海美术学院地处时尚设计之都,面对海派文化,求新求变就成了数码艺术学科发展的动力。

上海地铁车站目前已建成的415个车站中,有177个车站是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的,其中壁画形式一直在推陈出新,从数码绘画、光电材料构成、媒体介入到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都有尝试,颇受好评。在2010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宝山世界民间艺术博览馆的展览展示项目中也充分体现了数码艺术能新能变能交互的特点,为上海的文化设施增光添彩。为上海市民的生活品质提升,数码艺术学科提供的民间艺术图形图像库给文化创意产业开启了取之不尽的传统文化资源宝库。同时,上海加快迈向世界卓越城市步伐的节奏为数码艺术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遇。

上海美术学院的数码艺术专业培养的目标是胸怀情怀理想,具备数字化思维,掌握未来技术,为美好生活提供数字化产品的艺术家、设计师。培养的方法和路径是坚持与传统的国、油、版、雕专业的结合;与当代艺术、公共艺术、民间艺术的结合;与建筑、环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结合:与材料、通信、机自工科专业的结合的跨界融合之路。在海派文化的滋养下,通过服务上海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

新时代呼唤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形式,数码艺术应运而生,为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而展现它的魅力。.

(本次访谈上海美术学院数码系老师也参与讨论)

猜你喜欢
美术学院数码上海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
欢乐上海迪士尼
数码暗房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选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Leica M9全画幅数码旁轴相机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法国巴黎美术学院
Who am I?5款不可貌相的数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