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康社会

2020-07-29 12:33
共产党员·上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产总值小康国民

小康社会实质上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思想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程度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道路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他创造性地将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小康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构想,其后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步步发展完善,使小康社会从一种初步的设想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小康社会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主要标志是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思想和党确定把翻两番作为奋斗目标。

1978 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深刻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左”的错误,认为要想发展中国,必须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经验与教训,稳中求进。1979 年3 月,邓小平在访问了美国和日本之后,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程度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的差距,这使得邓小平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做了新的规划,逐步提出并形成了小康社会思想。1979年12月,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率先提出了“小康”这一概念,并用这一概念来描述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后来,邓小平在会见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时再次指出:经过我们努力,设想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就是人均达到国民生产总值一千美元。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看来达到一千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说八百、九百,就是八百,也算是一个小康生活了。

1979年12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新加坡政府代表团时又重申这一设想。他说:“所谓四个现代化,只能搞个‘小康之家,比如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即使我们的经济指标超过所有国家,人均收入仍不会很大。总之,既要有雄心壮志,也要脚踏实地。”

邓小平的这几次谈话用中国古代的小康来描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要实现的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对小康社会的概念从经济指标上进行了初步的规划和限定。邓小平这里提出的小康概念,用了几种表述方式: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后来,邓小平在提到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时,还使用小康水平、小康生活的表述方式,最重要的是明确提出和使用了小康社会这一新概念。他的设想反映了对我国几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估量,首次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加以定量化、形象化,提出具体设想。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小康。

在邓小平的这一设想下,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正式确定了分两步走、到20世纪末实现全国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小康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十二大报告指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到那个时候,我国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还比较低,但同现在相比,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将大为增强。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情况和发展趋势之后作出的重要决策。这是第一次以党的代表大会的形式提出“小康”,将小康社会的构想作为正式表述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报告。

第二个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小康社会思想走向成熟的阶段,主要标志是小康社会思想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党的十三大把分“三步走”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

党的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又在不同场合对小康社会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新概念,而且还借助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形象而具体地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各方面应当呈现的面貌和状态。

1983年3月2日,他在与中央几位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以苏州为例,谈到了人均接近800美元后,社会是一个什么状况的问题: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力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

随后,邓小平在接见国外政要和华人华侨时,对中国的小康社会进行了更宏伟的设计。1984年3月25日,鄧小平在同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提道:“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可见,小康社会这一新概念,来源于当时邓小平对“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雄心壮志的现实思考。1984年9月20日,在会见美籍华人学者吴健雄、袁家骝时,他更加肯定地说,实现小康目标,是有把握的。1984年4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英国前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时提出:同我们大目标相比,这几年的发展仅仅是开始。达到小康水平以后,我们还要在21世纪的30年到50年内,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1986年6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再次强调:“我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国家总的力量大了,那时办事情就不像现在这样困难了。”邓小平认为,要实现小康社会,需要有政治制度作保障,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也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他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一个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这也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邓小平的这些谈话,将小康社会的一些构想逐渐提出来了,随着他的认识不断深化,整个小康社会的蓝图也清晰地显现出来。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同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会谈时,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概括了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100年间,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 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 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邓小平“三步走”设想,很快就体现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十三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现在,最重要的是走好第二步。实现了第二步任务,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取得新的巨大进展:社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所占位次明显上升。工业主要领域在技术方面大体接近经济发达国家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农业和其他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也将有较大提高。城镇和绝大部分农村普及初中教育,大城市基本普及高中和相当于高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民群众将能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又基础落后的国家,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无疑是一项宏伟壮丽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这样,我们党就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三个阶段:党的十三大以后,是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完善阶段。主要标志是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党和国家的战略政策。

1987年10月13日,邓小平在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第二个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目标是在下个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是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用两代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来实现这个目标。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真正用事实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了”。在这里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述,并将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种体现,表明他对小康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同时他还提出“这是我们的一些构想,现在我们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刻、实际的阐述”。

1987年,我国提前三年实现了第一步翻一番的目标。因此,1990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决定把“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作为整个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至此,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脉络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并且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总结,不断丰富和升华。从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我们能看到,其与邓小平关于我国发展的一系列思想密切相关:

首先,邓小平设想的小康社会,与他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是紧密相连的。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当前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只有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才会增强。目前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是发展的副产品,而是发展得不够,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当前中国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中国“入世”后竞争力问题、就业问题、共同富裕问题等,也只能通过发展才能解决。发展是永恒的真理,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其次,邓小平设想的小康社会,是与他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紧密关联的。1988年,邓小平说:“沿海地區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第三,邓小平设想的小康社会,是与他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紧密关联的。由于我国地域广大,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加上历史原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也一步步地富裕起来,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向前发展。邓小平多次论述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并不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而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波浪式前进的过程。邓小平说:“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实质是在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发生的先富与后富的关系,不是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不是两极分化。

综上所述,邓小平关于小康构想的思想,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站在今天,我们回过头再去重温这些思想和历史,更加充分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小康”构想的深远意义。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小康构想,我们的发展也许还处在对这一问题的摸索之中。

小康概念的提出

1979年12月5日,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12月6日下午,邓小平会见了大平首相一行。会谈中大平问道:“中国根据自己独立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大平提出这样的问题,从自身经历而言并非偶然。他在东京商科大学(现在的一桥大学经济学部)这个日本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摇篮上过大学,毕业后进入大藏省(现在的财务省)工作了15年,42岁当选众议院议员,50岁出任内阁官房长官,协助池田勇人首相使“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年在国会获得通过。该计划目标是10年内将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一倍,结果7年内使计划得以实现。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1966年超过英国,1967年超过西德和法国,经济规模达到世界第二位,人均收入1970年超过1500美元。

邓小平沉思片刻后回答,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的小康目标。从此,中国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小康”。

猜你喜欢
生产总值小康国民
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量4.65本
莲 藕
小康微博互动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贵州28个县(市、区)同步小康创建达标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国民”与民意
豌豆小姐和树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