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融入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

2020-07-29 12:26何丽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3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班级管理小学

何丽燕

【摘要】德育理念融入小学班级管理之中,可帮助学生抵制不良文化,有利于教学目标落实,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仍存在多种问题,为此班主任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提升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在德育班级管理中开展多样化的道德实践活动。同时,班主任需要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为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工作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第一,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所开展的德育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预防小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在小学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的当下,借助德育管理工作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第二,帮助学生抵制不良文化。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扩大小学生的学习渠道,同时学生极易受到网络上不良文化的影响,因此需要借助德育班级管理降低不良文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净化。第三,有利于教学目标落实。教育部门对小学生德育管理工作提出相应要求,班主任开展德育班级管理工作,能够落实教学发展目标,强化班主任的教育认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主导作用,在小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做好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一、坚持立德树人,提升班主任自身的综合素养

小学生是初步正式接触校园教育,因此,小学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极大,小学班主任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学习行为习惯进行关怀引导,对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管理,为了上述管理工作内容的有序开展,需要提升班主任的综合素养。

第一,夯实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理论知识。班主任需要学习并掌握德育理论知识,不断学习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教育知识,让班主任形成正确的德育工作理念,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德育理念的主导作用,对班级管理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此外,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个人修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充分体现自身的榜样作用,选取班级干部时不能以学生成绩作为唯一参考条件,要考虑学生的个人道德品质,举行公开民主的选举活动。

第二,班主任需具备充足的耐心。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并不成熟,因此在班級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充足的耐心,在不改变班级管理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班级管理方法,对班级内不同的小学生采取不同的班级管理方法。此外班主任需要给小学生更多的关爱,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观察了解,对小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让小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爱,引领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构建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

二、围绕学生兴趣爱好,开展多样化的道德实践活动

德育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渗透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理念的内化,借助多样化的道德实践活动促进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班主任需要对小学班级德育活动有正确的认识,了解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德育学习,培养小学生的德育意识,让其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为此,班主任需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班级活动,给每个小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将德育理念始终贯穿在集体班级活动之中。班主任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纪念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可组织学生进行礼仪操学习练习,改善部分学生的身体形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教师可在班级内部组织学生观看弘扬优良品德的影视作品,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资源学习,引领学生以道德教育资源为基础开展班级讨论。如可引领全班学生观看《中华美德故事》动画片,借助动画片里讲述古代先贤的高尚事迹,创造德育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优秀道德的品质。

三、推进家校共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生对于不同关系人员的对待态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交流时间并不长,因此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认识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此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是需要与学生家长始终保持合作交流的态度。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期间,可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全面掌握,确保开展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扬长避短,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管理是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因素,为此,班主任需要选择在恰当的时机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性沟通交流。班主任需要重视家长在班级管理之中的地位作用,充分发挥班级管理的主导作用,在与不同性格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时,需要借助沟通交流艺术给予学生家长针对学生道德培养的具体性建议。一旦学生在校园内发生争吵时,教师需要立即告知家长事情发生经过,避免事件朝向恶劣方向发展,有效获得家长对于学校的信任。此外,教师需要学会对学生值得肯定的地方进行赞美,同时也要对品质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管理,先肯定学生的个人优点,再对学生的缺点讲解,提出便于学生听取的有效建议。在小学班级管理之中,只有落实“家校共育”理念,才能有效落实班级管理工作。

总之,小学阶段开展的教育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因此,教育部门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小学班主任需要创新班级管理方法,将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中,让学生能够在道德风尚良好的班集体中快乐生活。

【参考文献】

[1]马国华.回归初心 以德育人——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J].中国农村教育,2020(10):51+50.

[2]刘文琴.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191.

[3]曾召敏.树人之计在于“德”——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J].华夏教师,2020(05):80.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班级管理小学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