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5G遇到边缘云才是改变世界的根本

2020-07-29 12:11索明
计算机与网络 2020年10期
关键词:时延边缘运营商

索明

2019年6月6日,一个六六大顺的日子,工信部向四大运营商发放了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对于5G的美好畅想,您都在关注哪些方面?10倍于4G的上网速度,秒下一部大电影?带着VR眼镜和启蒙老师们有浸入感地来一场互动?

作为想象力匮乏的用户,实在想不出其他闪光点。

“4G改变生活,5G改变世界”。喊出的这句口号,2G、3G、4G时代都不曾有过,有点儿空前绝后的意味儿。不过这种改变世界的气势,单靠10倍的网速就能实现么?

5G的大讨论

如果5G仅仅体现在网速的提升上,那就不免又回到了潘石屹和丁磊的“大讨论”上了。

之前,工程师兼养猪万元户出身的网易CEO丁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5G本质上只是传输速度的提升,所以暂时不要对5G抱有太多期待,不要期待5G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太大的改变。其实现在4G的速度已经够快,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需求。

而靠盖房子赚钱的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则来了个跨维打击,“我也看到丁磊的言论了,看完这个言论以后我就想,生活在2G世界的人理解不了3G,生活在3G世界的人理解不了4G,生活在4G的世界就习惯了,理解不了5G的世界。当速度量级呈几十倍增长时,带来的可能性你是想象不了的。”

是的,如果5G的优势仅体现在网速上,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1 s钟下一部大片,和10 s钟下一部大片,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如果对于大部分人都没有区别的话,5G何谈改变世界?

5G冰山未显现的部分

既然谈到未来,就要谈到应用场景。而5G,恰巧又是第一个根据应用场景来定义的移动通信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为 5G定义了三大应用场景,即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 Mobile Broadband)、mMTC(海量机器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uRLLC(超可靠低时延,Ultra Reliable &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

简单来说,eMBB用于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高速通信; mMTC用于5G海量的物联网通信;uRLLC用于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随着5G商用化进程的推进,eMBB,uRLLC等相關标准和实验性网络部署,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前些日子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其实就是针对5G物联网应用的,NB-IoT,4G,5G相关技术,共同组建了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

所以,5G也并不是一个技术包打天下,而是由很多针对不同场景的技术构成的综合体。因此,就算运营商已经开始大把大把撒钱建网了,就算5G智能手机出了一款又一款了,这都代表不了5G的全部。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工业控制、物联网等,以及我们匮乏的想象力不能触及的应用,才是最具想象空间的应用,才是5G的重头戏。

没有MEC,5G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变,这个华丽的转身,才是5G改变世界的根本。

而现有的5G网络架构,如果仅仅是为了eMBB的高速上网,其实根本就支撑不了产业互联网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

其中木桶最短的一块就是时延。

虽然在众多的宣传材料中,号称5G的理论时延达到了1 ms,妥妥地能够满足自动驾驶、工业4.0等应用对时延的苛刻需求。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1 ms的时延,只是空口的时延。也就是说,终端到接入侧的时延是1 ms。然而,接入侧到位于遥远网络的处理中心呢?

合并到网络传输计算的时延,被瞬间拉回到了“原始时代”。好比涡轮增压6缸发动机,配上了4个马车的轮子。

总体时延还是不容小觑,到达5G网络汇聚侧,时延要达到10 ms;到达地级市的数据中心,时延要达到20 ms;如果是全国性的云数据中心通信,等数据包处理完返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要实现以往想都不敢想的eMBB,uRLLC应用场景,特别是对时延和可靠性要求高的uRLLC,就必须改变5G的网络架构。此时,必须要请MEC登场了。

MEC的前世今生

MEC,最初名字是移动边缘计算(MobileEdgeComputing),由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制定的标准,对移动通信的七大业务场景作了规范和详细描述。

包括智能移动视频加速、监控视频流分析、AR、密集计算辅助、企业专网、车联网、IoT网关等。

随着边缘计算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不断演进,估计觉得MEC配不上高大上的5G,MEC不断扩展外延内涵,将移动接入网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变成了MEC,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不管是移动边缘计算,还是多接入边缘计算,本质上都是将计算能力下沉到移动边缘节点,降低时延,改善用户体验,节省带宽资源,而且提供第三方应用集成,为移动边缘入口的服务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在运营商的MEC网络部署中,以中国联通最为典型,中国联通的MEC边缘云的具体实现中,MEC增值服务(VAS,Value Added Service)被分为CT增值服务(CT-VAS)和IT增值服务(IT-VAS)。MEC的投资额有多大?

5G网络+MEC,将带来巨大的网络建设机会,网络层面的重构,商业层面的重构,应用需求的重构……都将给产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刨除5GMEC带来的间接拉动效应,单单从基础设施建设角度,这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投资,投资规模会超乎想象。

MEC数据中心部署位置可以根据网络情况多样化,可以部署于地市核心层机房、汇聚侧基站、小基站,甚至客户的机房中……

虽然大大小小的边缘云中心,单体建设投资规模会相差很大,从万到亿都有可能,但耐不住数量庞大啊……千万量级的小基站数量,500万量级的宏基站数量,5万量级的汇聚节点数量,数量庞大的客户机房……所以,万亿级的投资规模,应该不算夸张。

这块大蛋糕谁能吞得下

虽然5G未来应用场景想象空间巨大,但需要匹配的投资如此巨额,估计财大气粗的运营商,也得斟酌三分。

运营商其实一直以沦落成管道工为耻,所以业界一般俗称的“云管边端”,放在运营商的ppt里,一般都会避讳地写成“云网边端”。

毕竟,就算是超级玛丽管道工,也只是一个蓝领身份。能否借着5G掰回一局,也许MEC是机会。当然,盯着这块蛋糕的,不仅仅是四大运营商。还有OTT和公有云巨头,在过去凭借过顶传球,把运营商变成了通道,依赖通道提供的高速路,赚得盆满钵满,未来,OTT们依旧想延续这个套路。

OTT依托已有的全网中心云,不断下沉,将云的触角向边缘延伸,依托中心云服务基础和各自生态,将已有服务逐渐向MEC边缘云行业拓展。

当然,MEC带来的新网络架构,也给很多垂直行业带来巨大机会,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等应用对大带宽、低时延、安全私密性需求的细分领域,也都会产生相应的行业应用服务提供商。

不过是需要自建MEC基础设施,还是租赁第三方MEC能力,或者通过合作方式共建共享MEC空间,这都是一个未来值得各方探索的商业模式。

MEC期待后浪

当下,尽管各方都在技术、商业模式、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MEC的摸索,但不得不说,5G目前仅仅是偶遇了边缘云,至于未来发展态势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越不确定,越给后浪们提供了机会。

中国联通的MEC开放了边缘应用开发者平台,提供平台API、SDK和開发者工具集合,面向开发者提供孵化、使能、承载、分发全方位对接,非常有利于各方参与共同建设MEC开放生态。

也许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就像iOS苹果商店一样,这个平台上会涌现出大量的针对各个垂直领域的5G行业应用。

而日渐沦为管道的运营商们,也可以赋予更多的期望,产业互联网平台,毕竟是一个相对高大上很多的称谓。

除了向手机用户收套餐,又多了一个行业应用套餐,难道不香么?

一切都交给了这个时代的创业者们去思考。

猜你喜欢
时延边缘运营商
计算机网络总时延公式的探讨
计算机网络总时延公式的探讨
基于物联网的IT运维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舍不得星星》特辑:摘颗星星给你呀
微评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运营商们的4G时代—急需向消费者证明自己
在边缘寻找自我
走在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