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20-07-30 07:2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3期
关键词:规培规范化实验组

唐 嘉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庆 400000)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在护理工作中,且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在各个领域中。而社会时代的不断变迁,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中存在的竞争力也空前庞大。护士规范化培训主要是指护士在完成学校基础教育后,在认定的培训医院接受系统化、专业化以及规范化的护理培训。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成为当前教学的重点之一。因此,本文将主要研究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本此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至今到我院神经内科规培的护士,随机选择40名规培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1的方法将规培护士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别20例。本次实验研究的规培护士中男性护士为5例,女性规培护士为35例。实验组的年龄范围在20~23岁,平均年龄范围为(23.34±1.61)岁。对照组的年龄范围在20~23岁,平均年龄范围为(22.31±0.31)岁。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以及掌握的知识进行研究,发现两组数据并无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给予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教学方法:护理带教老师对其讲解护理知识,学生临床实践动手操作,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

1.2.2 实验组方法

实验组人员的带教老师需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模式进行备课,准备线上的学习资料,并制作教学相关视频。教师组建科室微信学习平台,并让规培护士加入到平台中,在平台布置学习任务以及课后作业,并将学习资料发布在平台上,供学生进行学习。除此之外,医院内的带教老师可以将云课堂作为学生的学习平台,并通过线上与教学课堂相结合、线下与自主学习结合的模式,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并实现临床护理带教“互联网+”模式创新,最终升级带教老师护理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将资料上传到云课堂中,并通过微信群通知学生,让学生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在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云课堂协助学生学习,而课后则可以通过云课堂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并且,带教老师的教师需要将智慧职教云以及信息教学普及到实际的教学中,并在带教老师的各项专业教学课程中,将上述技术普及到日常教学课堂中,让更多的教师使用该技术展开教学,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带教老师中的教师还需对其他教师提出相关的建设意见,并对自身的教学课堂进行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一同进行商讨,制定合理带教策略并开展高质量的临床带教工作。带教老师的教师通过提出教学建议,还能为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提供部分改革的依据,而带教老师根据教师提出的意见进行改革,可以提高学校的信息教学质量。并且,带教老师的护理专业教师选将现代职业教学的理念结合到实际教学中,也就是将“五个对接”的教学理念充分融合到临床护理教学的中。带教老师的护理专业教师通过融合现代职业教学的理念,可以开展高效、符合当代教学的需求,并将带教老师护理专业教师与建设成与国家教学资源相通的全系教学系统。此外,带教老师护理教师通过建立带教老师护理专业资源库,可以将更多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规范接受临床教学护理人员的能力。与此同时,临床带教老师教师需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并根据院内举办的护理技能比赛作为教学的依靠,在护理专业技能比赛中,教师可以使用信息化技术相关的教学技术,将以往传统枯燥的护理教学内容,转变为一个具有较大吸引力、生动形象、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使部分年轻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掌握护理知识技能,并快速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护理技能,帮助教师通过比赛获得奖励,学生通过比赛丰富实际经验。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两组规培护士在规范化培训结束之后,需进行统一的理论考试以及实践操作考试,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规培护士均进行闭卷考试的方法,而实践操作则由带教老师以及护士长共同监考,并使用统一的护理考核标准进行评分。

规培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评分,则使用医院统一的教学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评分表等级则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类别,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除以小组总人数。

1.4 统计和分析

数据用SPSS 17.0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型指标以例(n/%)表示,x2检验,计量型指标以均数±标准差(꾞 ±s)描述、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知识掌握度

对比两组规培护士的笔试考试成绩以及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发现两组规培护士存在显著的差异,且实验组规培护士的各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的规培护士,P<0.05。详细情况请见表一知识掌握程度对比(±s)。

表1 知识掌握程度对比(±s)

表1 知识掌握程度对比(±s)

组别 n 护理理论知识 护理实践操作实验组 20 95.62±15.32 90.36±2.36对照组 20 89.13±10.23 86.15±2.56 t 值 2.2281 2.2342 P值 0.0287 0.0283

2.2 教学满意度

实验组对教学非常满意的人数为12例、满意的人数为8例、不满意的人数为0,总体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对教学非常满意的人数为8例、满意的人数为9例、不满意的人数为3例,总护理满意度为85%。对两组实验的规培护士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x2=5.3333,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现阶段,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过程中,规培护士的工作压力比较大,需要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规范化的培训。而互联网+模式下的护士培训,可以在线上对规培护士进行培训,让规培护士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自学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现阶段,临床医学中的护理学员普遍存在缺乏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心理素质较差以及临床操作综合能力还需提高等因素,通过结合“互联网+”创新临床带教方法革新规培护士带教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科室内规培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技能水准,其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此次通过对神经内科规范化培训的护士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观察发现两组规培护士存在显著的差异,且实验组的规培护士的各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互联网+可以更好的应用于护理规范化培训,并且能够提高护士的整体能力。

综上所述,互联网+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培训的束缚,让规范化培训的护士能够掌握更多的临床护理知识以及临床护理实践技能,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规培规范化实验组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就业指导课提高麻醉规培医师就业质量的实践
岗位胜任力结合情景教学模式在急诊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如何做好建筑工地规范化安全管理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规培医生为主讲的小讲课在规培教育中的应用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