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脑病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2020-07-30 02:26何琳别自东张政军宋秀萍沙勇
中国循环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脑膜炎脑病病患者

何琳,别自东,张政军,宋秀萍,沙勇

近20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发展非常迅速,越来越多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采取PCI策略治疗[1]。随之而来的是,PCI 术中对比剂用量增加,尤其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和三支病变的对比剂用量较大,对比剂不良反应报道也相应增加[2-3]。早先被大家熟知的对比剂不良反应为对比剂肾病,目前对比剂脑病也越来越受到心血管医生的关注[2,4]。本文总结分析我院近10年来PCI 后对比剂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分组及相关定义:收集2009年5月至2019年5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行PCI的24 042例患者中出现PCI 后对比剂脑病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98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病变分型建议[5],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A型、B 型、C 型病变;排除桥血管病变、支架内狭窄或闭塞病变。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将PCI 后对比剂脑病患者分为精神症状组、皮质盲组、神经毒性脑病组及无菌性脑膜炎组。皮质盲定义为:双眼弱视或黑矇但瞳孔对光反射及眼外肌运动正常[6]。我院参考Kocabay 等[7]的观点,提出的对比剂脑病诊断标准为:使用碘对比剂后出现,经对症处理后临床症状多在短时间内消除;头颅CT 大致正常或皮层显影不清,皮层下增强,排除其他药物或代谢异常等病因。排除合并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及其他血管造影的患者。

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所有对比剂脑病患者的基线一般资料,描述各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评估PCI 后对比剂脑病的影响因素。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法评估对比剂脑病的危险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PCI 后对比剂脑病患者的一般情况:本院2009年5月至2019年5月共24 042例患者行PCI,其中32例(0.13%)发生对比剂脑病,包括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为41~82 岁。按照临床表现分组,精神症状组14例、皮质盲组12例、神经毒性脑病组4例、无菌性脑膜炎组2例。所有患者PCI 术中使用非离子对比剂(碘普罗胺370 或碘克沙醇320)。

各组PCI 后对比剂脑病患者的基线资料(表1):在精神症状组和皮质盲组,对比剂用量≥120 ml(分别为71.43%和66.67%)或冠状动脉B/C 型病变(分别为71.43%和50.00%)比例较高;而在神经毒性脑病组及无菌性脑膜炎组,年龄≥55 岁者比例较高(均为50.00%)。

表1 各组PCI 后对比剂脑病患者的基线资料[例(%)]

各组PCI 后对比剂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所有对比剂脑病发生在PCI 后2~18 h。精神症状组患者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胡言乱语,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皮质盲组患者主要表现为:视力减弱或完全丧失,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神经毒性脑病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无明显阳性病理征;无菌性脑膜炎组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表2)。对比剂脑病患者的颅脑CT 主要表现为:大致正常或皮层显影不清,皮层下增强(图1)。所有对比剂脑病患者接受充分水化、糖皮质激素抗变态反应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未发生不可逆性神经功能损害;精神症状组、神经毒性脑病组、无菌性脑膜炎组患者症状均在术后36 h 内消失,皮质盲组患者症状在术后9 h~14 d 消失(表2)。

表2 各组PCI 后对比剂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图1 一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脑病患者的颅脑CT 图像

PCI 后对比剂脑病的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3):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对比剂剂量、冠状动脉B/C 型病变及PCI 操作时间与对比剂脑病有关(P均<0.05)。

PCI 后对比剂脑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把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所有因素纳入到多因素分析模型中,结果显示,年龄≥55 岁(OR=2.79,95%CI:0.91~4.72,P=0.022)、冠状动脉B/C 型病变(OR=2.92,95%CI:1.01~5.21,P=0.014)是PCI 后对比剂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3 PCI 后对比剂脑病的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对比剂脑病是由流经脑血管的对比剂引起的突发、一过性的神经功能损害。既往研究报道,对比剂脑病的发生率为0.3%~4.0%[8-9];近期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PCI 后对比剂脑病的发生率为0.51%[10]。我院PCI 后对比剂脑病的发生率为0.13%,表明PCI 后对比剂脑病少见,但非罕见。既往关于PCI 后对比剂脑病的临床研究多为临床病例报告[11-12]。我院年PCI 手术量在2 000例以上,每年均有患者出现PCI 后对比剂脑病,若不能早发现和早诊断,极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13]。因此,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10年来PCI 后对比剂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期指导临床实践,避免错误溶栓处理等。

我院对比剂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精神症状、皮质盲、无菌性脑膜炎以及神经毒性脑病,其中以精神症状和皮质盲多见,与既往研究相似[10,14]。

目前尚缺乏针对对比剂脑病的标准治疗方案[15]。我院所有对比剂脑病患者均接受了水化治疗,19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患者接受尼莫地平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最终均得到缓解,未留下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1例出现皮质盲的患者在术后14 d 视力方完全恢复。

通常认为,对比剂脑病的诱发因素与对比剂肾病的高危因素一样[8,16],如高龄、男性、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等。本研究发现,PCI 后对比剂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55 岁、体重≤50 kg、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冠状动脉B/C 型病变、PCI 操作时间>60 min。年龄较大的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导致对比剂排泄功能下降,冠状动脉B/C 型病变及PCI 操作时间长意味着所需的对比剂用量大,因此会增加对比剂脑病的发生风险。本研究发现,对比剂脑病的发生与对比剂的类型关系不大。在本研究收集的32例对比剂脑病患者中,17例使用碘克沙醇,15例使用碘普罗胺,均出现了对比剂脑病,这与既往研究相似[17-18]。另外,本研究发现,对比剂用量大时更易发生对比剂脑病,这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 岁、冠状动脉B/C 型病变是PCI 后对比剂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大的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经常合并多种慢性病,PCI 后发生对比剂脑病的风险势必较高;冠状动脉B/C 型病变,尤其我院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及三支病变患者比例较高,这些病变手术难度大,所需的对比剂用量较大,手术操作时间也长,因而更容易出现对比剂脑病。

总之,本研究显示,对比剂脑病多发生在PCI术后24 h 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年龄较大及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更易出现PCI 后对比剂脑病;经及时对症治疗,对比剂脑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多可逆。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脑膜炎脑病病患者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Vaccination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