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规模化育苗生产技术

2020-07-31 08:53张飞明
中国水产 2020年1期
关键词:鱼卵催产受精率

文/张飞明

笔者结合团头鲂育苗现主要采用的人工授精和自然受精两种方法,摸索出一套产卵池人工催情、自然产卵受精、泥浆水脱粘、孵化缸流水孵化的团头鲂规模化育苗生产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高的优点。文章详细介绍了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团头鲂俗称武昌鱼,肉嫩味美、营养丰富、生长迅速,上世纪50年代被发现后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2018年全国养殖总量约为83万吨。我国团头鲂品种选育关键技术国际领先,良种覆盖率位居我国水产养殖品种前列,预计今后其养殖规模将稳中有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其规模化育苗生产技术。

团头鲂人工育苗技术现主要采用人工授精和自然受精两种方法。人工授精法是将亲本催情后人工采卵授精,然后将受精卵脱粘后进行流水孵化的一种方法,此法孵化率较高,但育苗时必须准确判断人工授精的最佳时机,若提前进行则影响亲本正常发情,降低催产率和受精率,而滞后进行则部分卵过熟,受精孔关闭而无法正常受精,降低受精率和孵化率,甚至全军覆灭。其次需逐条亲本进行挤卵授精和受精卵脱粘,工作量大、操作要求高。此外团头鲂比较娇嫩,操作过程中亲本充血、挤伤、鳞片脱落等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亲本产后成活率。自然受精法是将亲本催情配组后放入产卵池或池塘中冲水,让其自然产卵受精,因团头鲂鱼卵为粘性卵,可附着在预先设置的鱼巢上,然后将鱼巢取出或原池进行受精卵静水孵化的一种方法,此法操作简便,但卵易发水霉,孵化率较低,且集苗难度较大。也有部分业者在此基础上利用团头鲂鱼卵粘性不强的特点,将粘附鱼卵的鱼巢在孵化缸中用力甩动,使鱼卵脱落进行流水孵化,但劳动强度大,且鱼卵不易洗净。因此,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缺陷,不利于实施规模化育苗生产。

笔者根据近30年的生产实践,结合上述两种方法,摸索出一套产卵池人工催情、自然产卵受精、泥浆水脱粘、孵化缸流水孵化的团头鲂规模化育苗生产技术,供业者参考。

一、育苗时机的选择

团头鲂生殖季节迟于鲤、鲫鱼,早于鲢、鳙、草、青四大家鱼,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5月上、中旬。当连续晴天3d以上,水温连续24h达到20℃以上时即可进行育苗生产。如亲本检查已成熟,担心拖延会导致大规模流产或其他原因,被迫在不理想天气进行人工催产,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避开降温天气,因为降温会明显迟滞亲本催情后的性腺发育,同等亲本情况下水温18℃升到20℃的天气催产效果好于水温21℃降到19℃的天气;二是避开亲本发情时突降阵雨,因为环境变化和降温会使亲本发情不充分,进而导致亲本催产率、产卵量和受精率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在育苗期间须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避开降温天气,或调整催情时间,避免亲本发情时突降阵雨,将天气影响降至最低。

二、亲本的选择

亲本应源自有资质的县级以上原良种场,年龄以3龄~5龄为宜,体重在1.25kg以上。为确保育苗成功,减少亲本难产的损失,须对亲本的成熟度予以选择,故在人工催情前应撒网抽样检查亲本,如发现雄鱼胸鳍前数根鳍条背面、尾柄背面、腹鳍都有密集的“珠星”分布,手摸这些部位和鳞片有粗糙感,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腹部膨大、柔软、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泄殖孔稍红润,最好在3d内进行育苗生产,否则有大规模流产的可能。

条件允许的话,建议采用透明液检查法更为准确,方法如下:用挖卵器插入雌鱼生殖孔取卵,放入透明液(95%酒精5份+冰醋酸1份)2min~3min可见卵核偏位,卵粒大小均匀饱满、散开,呈淡黄色,表明卵已成熟;若卵粒大小不均,呈青灰色,核不偏位,卵尚未成熟;卵呈黄色或橘黄色,卵粒不饱满,卵已过熟。

三、产卵池的选择

传统家鱼产卵池一般为面积60m3~100m3、水深1m~1.2m的椭圆形或瓜子形和圆形水泥池,出水口的对面建有一个进水口,池底朝集卵孔有比降约为2%的倾斜。由于团头鲂良种覆盖率高,亲本大都通过系统选育或家系选育技术定向选育获得,亲本间兄妹几率较原种高,为降低育苗时近交系数,宜选用有效水体150m3以上的产卵池,以便容纳200组以上繁育群体同池产卵,这是因为有效繁育群体(Ne,指同时参加繁殖的亲鱼尾数)在400尾以上时,近交系数可控制在1.3‰,远低于1%的可接受范围。同时考虑到团头鲂卵为粘性卵,泥浆水脱粘后小部分卵粘连在池壁和池底,为便于鱼卵顺利流入集卵箱,还需注意以下四点:一是选用收卵快、集卵效果好的圆形产卵池;二是产卵池直径11m~12m、水深1.5m左右为宜,过大过深不利于池水流动,鱼卵易沉于池底,造成集卵困难;三是最好等间距建有四个与池壁呈切角的进水口,利于全池水体流动,便于集卵;四是将池底向中间集卵孔倾斜比降增至3%,以利于快速集卵。

四、亲本的人工催情

团头鲂常用催情剂种类与四大家鱼基本相同,有脑垂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素等,采用混合激素催情效果更好。剂量比家鱼偏高一些,重复使用的亲本每年每千克递增10%左右,雄鱼减半。团头鲂应激反应大,易充血,尽量采用一次注射,如亲鱼性腺发育较差时延后催情或二次注射。团头鲂相对个体小,肌肉薄细而密实,宜采用5号针头胸腔注射,注射液量1mL为佳。水温24℃~25℃时效应时间8h左右,水温每增减1℃效应时间则减增1h左右,为确保亲本在上半夜发情、下半夜产卵,催情时间根据水温采用倒推法可安排在下午或傍晚,这样安排一则在亲本发情、产卵时减少人为干扰,增加亲本的产卵率和受精率;二则亲本翌日上午大都产卵完毕,中午前拉出产卵池进行产后培育,避免下午升温后再放养,降低亲本产后死亡率;三则中午产卵池清洗后,下午就可进行下一批亲本的催产工作,确保了每天一个轮次亲本育苗生产的有序进行。

五、亲本的产卵受精

尽管团头鲂鱼卵为粘性卵,但其粘性不强,我们可采用产卵池自然产卵受精,池内适量泼洒黄泥浆水脱粘,集卵箱收卵,孵化缸流水孵化的育苗方法。此方法较人工授精法操作简便,受精率高,较自然受精法孵化率高,集苗方便。亲鱼人工催情后,雌雄1:1~1:1.2配组放入产卵池,每池200组左右,打开进水阀,全程流水刺激,进水量以2min~3min池水转一圈为参考,以池水溶氧控制在5mg/L~8mg/L为标准。进水量过大,流速过快,影响受精率,过小,池水溶氧不足,影响催产率和受精率。在亲本充分发情开始产卵后,以池壁为重点,全池泼洒经20目筛网过滤的泥浆水一次,用量每吨池水2.5kg~3kg经暴晒粉碎的干黄泥,使卵脱粘后散开,随水流冲至集卵箱。部分卵可能还会粘附在池壁和池底,因池水流动故不会缺氧,但为防卵囤积过多,造成积压性缺氧,可在产卵4h~5h后收卵一次。全池再次泼洒泥浆水,然后打开出水底阀,适量加大进水,产卵池水位降至1m后,用柔软的扫把从池壁顺着产卵池水流方向将池底的鱼卵推向集卵口,以便使卵随水流冲至集卵箱。产卵8h~9h后,亲本追逐、交尾现象明显减少,大部分亲本已产空,为避免亲本长期顶水逆流,体力消耗过大,影响亲本产后成活率,应及时出池,先收尽鱼卵,后拉出亲鱼。为防止少量未产空亲本在产后培育池继续产卵受精,可同池亩套养翘嘴鲌或加州鲈夏花200尾左右,摄食团头鲂鱼苗,避免其影响团头鲂亲本产后培育。

六、受精卵的孵化

收卵时先不断晃动集卵箱,尽可能漂去箱内泥浆水,再将鱼卵计量估数后过筛2mm~3mm目的筛子,因团头鲂鱼卵吸水后卵径一般为1.3mm左右,过筛可去除鱼鳞、粪便等杂物,而鱼卵可筛入孵化缸流水孵化,孵化密度200万粒/m3~250万粒/m3。孵化中注意四点,由于团头鲂鱼苗较四大家鱼苗细小,刚孵出的仔鱼长3.5mm~4.0mm,为防止逃苗,孵化缸缸罩筛绢规格以70目为宜(家鱼苗缸罩筛绢规格50目左右)。孵化前期加大水流,防止鱼卵重新粘块,同时使剩余的泥浆水溢出,4h后可适当减缓水流。水温23℃时,44h左右孵出,26℃时,38h左右孵出,团头鲂卵膜较难溶解,且大都囤积缸底,为防止孵化水体缺氧、氨氮超标,出膜后每小时可加大进水5min后调缓。出膜前每天2次、出膜后每天4次检测水质,通过增氧或加大进水等措施保持孵化水质良好。

七、出苗

出膜3d左右,80%左右的鱼苗点腰平游后就可以准备出苗了,出苗前先关闭孵化缸进水阀,等缸内污物及尚未点腰的鱼苗下沉缸底后打开出水阀放出,出水由混转清后及时关闭出水阀,打开进水阀,这样一可清洁缸内水质,避免出苗水体缺氧或氨氮和亚硝酸盐偏高,出现中毒情况,二可淘汰畸形、体弱和发育迟缓的鱼苗,确保缸内鱼苗规格整齐,这是提高鱼苗质量的重要环节,俗称“割缸”。另外,鱼苗须检疫合格后方可出苗。

鱼苗出膜4d左右可主动摄食,如需长途运输,“割缸”后就可出苗打包;如本地需苗,可在次日上午出苗放养。由于团头鲂鱼苗比较嫩弱,出苗要格外小心,在撇苗计数时,不能离水操作,须带水撇舀。

通过上述方法,如具备相应的产卵池和孵化缸等生产设施,每天可生产团头鲂鱼苗1亿尾以上,实现团头鲂规模化育苗生产。

猜你喜欢
鱼卵催产受精率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天津近海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研究
春季舟山渔场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人工催产药物使用进展
小金鱼孵化记
鱼妈妈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鱼类催产激素对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影响
浅谈提高鸡的人工受精率的措施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