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泥而名

2020-08-02 10:45瞿华娣
江苏陶瓷 2020年3期
关键词:陶土气孔宜兴

瞿华娣

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云:“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不但杜工部云‘倾金注玉惊人眼,高流务以免俗也。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抑足感矣。因考陶工陶土而为之系。”这段古文的意思是:宜兴陶壶可取之处在哪里呢?虽然关键在于制作工艺,但最根本的还是用宜兴黄龙山(即本山)特有的紫砂泥制成的茶壶,能泡出茶叶的原有色香味,人们品茗时能够体会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倾金注玉惊人眼”的别样感觉,而这种品茗玩壶早已成为许多文人雅士的一种风雅脱俗的时尚。至于当时名家所制茶壶,一把壶重不到几两,但价值却能达到十几两黄金,确实能使泥土与黄金争价,这在社会日益繁华的今天,也的确令人感慨万千。古人尚且有如此认识,那今人更应对宜兴这块神奇的陶土原料作一番认真探究。

宜兴紫砂矿乃上苍所赐的宝物,自明以降,人们取之用之,当初一把小小紫砂茶壶到当今百千品种,一个小小作坊发展成今天庞大的产业集群,有人说是陶都成就了宜兴这座城市,也有人说是紫砂成就了中国陶都。

的确,放眼世界尚无任何一个制陶产区是以一种原料材质来命名一个行业的,唯宜兴紫砂独此一家。宜兴紫砂因材质而得名,因材质而独特,因材质而神奇,因材质而让人仰慕。所以,古往今来,赞美宜兴紫砂材质的文人雅士数不胜数。明万历年进士俞仲茅在其《赠冯本卿都护陶宝肖像歌》中写道:“何人霾向陶家侧,千年化作土赭色。捄来捣治水火齐去声,义兴好手夸埏埴。”明末文人林古度在其《陶宝肖像歌》中写道:“荆溪陶正司陶复,泥砂贵重如珩璜。世间茶具称为首,玩赏揩摩在人手。”清初文人汪文柏在其《陶器行赠陈鸣远》中感叹到:“吁嗟乎,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而今人对这捧“富贵土”的感情亦不亚于古人,为了让这一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当地政府专门立法给予保护,其目的是有序开采利用,让紫砂艺术健康传承发展下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块神奇泥土的奇妙之处。

(1)紫砂泥料健康环保的化学组成。经实验分析,紫砂矿料的化学组成以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为主,其中也含少量钙、镁、钾、钠等元素,紫砂原料是用来制作人们日常实用器具,特别是制作冲泡茶具的天然环保材质。

(2)紫砂泥料的矿物构成。经综合分析,宜兴紫砂矿属含铁粘土质粉砂岩,成矿年代距今约3亿~2.5亿年。其矿物成分为水云母、高岭石、莫来石、石英、云母屑和铁质等。这种特别的矿物结构使得宜兴紫砂泥既有普通陶土的属性,也有一些瓷土的特性,所以有人将宜兴紫砂器归为“Stoneware”,即“炻器”。“炻器”的定义为“用以瓷土和陶土一定配比配制而成的材料制作成的、兼具陶器和瓷器特性的陶瓷产品。”宜兴紫砂材质并非人工合成的原料,其物理特性似陶器中的硬陶,所以宜兴紫砂是陶器,不是瓷器,也不是所谓的“炻器”。

(3)行业少有的单矿成器。宜兴紫砂矿虽然有紫泥、红泥、绿泥和团泥几种天然矿源,但在泥料加工和器物成型过程中,每种矿源通常不需添加其它外来材质就可完成其整个生产过程。当然,为得到更多的泥色品种,古今也有调配原料的情况,但大多是几种原矿之间的搭配,这可以说是宜兴紫砂制作工艺的一个独到之处。纵观中国各大陶瓷产区,景德镇瓷器原料采用二元配方(瓷石、高岭土),龙泉青瓷有三元配方(瓷石、瓷土、紫金土),广西钦州坭兴陶和云南建水陶器则采用几种当地陶土配制而成。就宜兴产区而言,像彩陶、精陶以及青瓷产品,其原料也需多种材质调制而成。由此可见,宜兴紫砂的单矿成器是非常特殊的。

(4)表现优秀的物化性能。一是体现在紫砂泥的可塑性方面,其液限达33%左右、塑限达16%左右、指数达17.5左右,其属性综合评价为“高可塑性”。具体则表现在良好的延展性(泥片可加工成纸一样薄)和触变性(基本没有还原现象),这些特性为陶瓷匠人在不借助其他模具的情况下得以随意捏制各种造型提供可能;二是体现在紫砂泥的结合性方面,其抗折强度可达13 kg/cm3左右,其优良的结合能力为宜兴紫砂特殊的围片拍打成型、泥片镶接成型工艺创造先天条件;三是体现在紫砂泥的砂粒性方面,其颗粒组成可达30%,与宜兴紫砂之外的另两种陶土比对(嫩泥只有10%左右,白泥则只有2%左右)可证,紫砂泥的颗粒组成是很高的。宜兴紫砂泥的颗粒特性是与生俱来的,且实践证明不管将紫砂原料如何加工,这种颗粒依然存在。这种颗粒度给紫砂器带来的是较高的吸水率和气孔率;四是体现在透气性方面,其气孔率在干燥阶段可达20%左右,烧成后略有变化。经实验室试验分析,宜兴紫砂成品不光气孔率较高,而且呈特殊的“双重气孔结构”。现在许多使用紫砂壶泡茶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用宜兴紫砂壶泡茶散热均匀、透而不漏、利茶保鲜……这些优点其实都与“双重气孔结构”有密切关联。而这种特殊结构的形成就要从紫砂泥在烧成时泥坯内部结构发生的变化来分析:紫砂泥在经过1 100 ℃~1 200 ℃左右高温烧制后,泥料中的团粒依然存在,但增加了内部形成的石英、云母残骸以及莫来石晶体等粒子,通过显微分析可知,这些团粒之间及其部分团粒内部存在大大小小的微型气孔,这就是所谓的紫砂物相中的“双重气孔结构”。通过光学显微仪器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发现:这种气孔分为一种是内部团粒之间的链状气孔,另一种是团粒本身内部的细微气孔。用扫描电镜还可观察到链状气孔和细微气孔的形状,链状气孔一般包围着原始团粒,气孔宽度20 μ以下,狭处<10 μ,延伸长度不等,有的相互贯通,有的断断续续。细微氣孔是团粒内部各矿物之间在烧制过程中,因收缩不一而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微细气孔,有开口和闭口两种,尺寸一般在1~3 μ之间。通常人们将链状气孔和细微气孔这两种共存的气孔组合,称作“双重气孔结构”;五是体现在鳞状性方面,其烧结后的器皿中结晶相较多、玻璃相较少,并且器物表现晶相呈鳞片状排列。这也是为什么一件宜兴紫砂器在日常生活中愈用愈光、常用常新的原因。

综上所述,矿料是宜兴紫砂工艺的根本前提和保证。紫砂泥具有独特的矿物构成、化学成分,优良、特殊的物化性能与内部结构,这些与身俱来的先天优势既成就了宜兴紫砂独特的制作工艺,同时也成就了紫砂茶壶在世间茶具中的地位。除此之外,宜兴紫砂矿料其品种呈多样化、颜色也呈多样化,它们不仅给紫砂艺人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表现空间,同时也给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选择范围。

猜你喜欢
陶土气孔宜兴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轿子山六种杜鹃花属植物中气孔群的发现
第二届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陶瓷艺术展开幕
爱健身的陶土
KD490: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工艺
邹蕴芳
让孩子自己来
寄 语
用小制作和小实验感知气孔开闭
感悟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