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用户思维”的体育课

2020-08-02 11:04黄绢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单脚体感害虫

黄绢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看《加勒比海盗》、玩《王者荣耀》长大的孩子,我们能否站在儿童和家长的视角,以“用户需求”思维,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体育学科,激活学生学练欲望呢?笔者在一节二年级体育课上进行了尝试。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到“池塘边”挑战小青蛙,学习“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你们有信心挑战吗?

学生:有!(場地布置成池塘,包括体感交互一体机也呈现池塘景象,学生通过Kinect看到自己。)

教师:同学们看老师,老师是一只不倒的小青蛙,请同学们利用地面上的“荷叶”试试。

(学生根据一只脚印和两只脚印的“荷叶”进行积极练习。教师在自制的“荷叶”上展示完整动作示范,为学生用AR体感技术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屏幕,大声齐读课题!

学生: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教师:请小组长打开屏幕,根据软件提示,看看自己跳跃时腿的高度和完成动作质量。

(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及时调整AR示范动作方向、Kinect体感监测点提供的直观反馈更能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快速发现自己动作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为之后的AR体感技术检测环节打下基础。)

教师:蹬地有力,落地轻巧!当红色两个小球(检测点)靠近说明你一定做到屈膝了!(学生做练习。)

教师:下面我们来挑战红色两个球和绿色两个球一起紧紧靠近,完成落地平稳的要求,你们边看边做动作,敢吗?

学生:敢!

教师:请各位“小青蛙”利用体感交互软件进行动作监测。提醒大家只有在规范的动作下进行接龙“跳荷叶”的练习,你的成功率才会高,才会获胜。

学生:参加!

(设计体感游戏,将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进行虚拟。通过游戏挑战动作难度,提高动作质量,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认知动作方向、线路和方法。)

教师:小青蛙是捉害虫的专家,你们愿意接受捉害虫的挑战吗?任务是利用手脚快速抓屏幕上的害虫。

学生们跃跃欲试。利用体感交互软件,练习手舞足蹈“抓害虫”,学生从下肢的跳跃动作过渡到全身运动,夸张的肢体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也能帮助他们在运动中放松舒缓情绪,在轻松欢乐的环境中实现有效的学习。

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提示我们,依据“用户思维”的理念,体育教师运用AR技术来尝试打开体育教学“春暖花开”的大门,是适用而高效的体育教学手段之一。我们要想真正地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与时俱进地为学生定制AR私人空间去进行更为有趣、有效的课堂教学,还有很长的研究之路要走。

猜你喜欢
单脚体感害虫
害虫的克星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寓言二则
单脚立
知乎
电动车体感防盗系统
谁跳得远
“单脚捉人”大玩家
症状奇特的“体感异常”
症状奇特的“体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