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也需要爱

2020-08-03 01:56顾明远
新教师 2020年6期
关键词:成才教育工作者挫折

爱是一个人的情感的体现,它必须建立在一个理性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信任、理解和尊重。没有这三者,任何爱都是不持久、不巩固的。教育的爱也是如此。

我们首先要信任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都能成才。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信念。如果你不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才,你何必白费力气去教育他,当然一个人能不能成才,还有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其次要理解孩子,要理解孩子亦和成人一样有各种需要。例如,孩子有学习的需要、玩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父母关怀的需要、自由的需要(包括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自由支配零用钱等)、保持尊严的需要、隐私的需要等。如果他的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他的心情必然是愉快的,他就会乐于去做你让他做的事。如果你只是让他学习,别的需要都不能满足,他就会感到是学习损害了他的其他需要,他就会讨厌学习,甚至于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真正熱爱孩子就要理解孩子的需要,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理解,还表现在思想的沟通上。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对许多事物有自己的看法。父母和老师要了解他们的看法,不能把我们老一套的看法强加给他们。当然,理解是相互的,父母、老师要理解孩子的想法,也要让孩子理解父母、老师的想法。互相沟通了,互相理解了,我想,教育也就是容易的事了。

第三是要尊重孩子。孩子也是很讲究面子的。特别是十来岁的少年,更有保持人格尊严的需要,他们最讨厌总把他们当作不懂事的小孩。一旦损害了他们的人格尊严,就很难教育。你不尊重孩子,孩子为什么要尊重你?有的人说,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经不起打和骂,遇到让自己不快的小事就离家出走,过去的孩子罚跪挨打不是常事吗?但是,要知道时代不同了,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的人才,怎么还能用封建的教育方法呢?现在的孩子有心理脆弱的一面,但也是教育的问题,溺爱、哄骗、迁就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脆弱。因此,要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有坚强的心理品质。但挫折教育也不能不尊重孩子,更不是通过打或骂教育的,而是要通过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来培养。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的真谛。但要爱得正确,爱得恰当,就需要把爱建立在信任、理解、尊重的基础上。

(摘自《野花集——顾明远教育随笔(二)》,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有改动)

猜你喜欢
成才教育工作者挫折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挫折使我更坚强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