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体育个性化教学探析

2020-08-03 01:56桂元保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模式个性化新课标

摘  要:为了迎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契合“新课标”体育教学理念,为社会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新课标”理念作为学校体育基础教学的标准指标体系,在基础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的体育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捷径。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与演绎法对“新课标”理念在学校具体的体育基础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影响个性化教学的因素,对个性化教学进行探析。结论:个性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健全完美人格,提升学生兴趣爱好,并造就学生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新课标  个性化  体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4(b)-0133-03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conform to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sports teaching, and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in the new era. However,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plays a key role in basic teaching as a standard index system of basic physical educatio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 of "tailor to suit the needs of the situation" is a shortcut to cultivate the core quality of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in the process of school specific physical education basic teaching,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personalized teaching, and probes into personalized teaching. Conclusion: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subject core literacy, the perfection of personality,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interests and hobbies, and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virtuous cycle of learning process.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Individuation; PE teaching mode

众所周知,个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既个体之间的差异,个体与个体之间不管是身体形态、思想情感、生活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同。个性化教学就是充分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融入,已经向体育、德育与智育相融合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教育延伸,个性发展体育成为新的课题[1]。

个性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和培养目标之一,体育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体育运动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这些体育运动来塑造他们的内心, 让他们能够真正跟得上社会进步的速度[2]。因此个性化教学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全面落实表现出尤为重要的作用,从而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塑造学生个性化,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1  教学模式

1.1 师“教”生“学”

有目共睹,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之前,应试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占据主流,体育课也不例外。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主要体现为“老师‘教学生‘学”。伴随着应试教育的光环之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体育运动认可度低,在课堂上体现为老师讲解、示范、练习、最后在纠错的教学过程。在这种方式下,喜欢这项体育运动的学生往往成绩优异,不喜欢这项体育运动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成绩及格都非常困难,就是现行的“有‘教无‘育”,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在体育课是非常普遍的。传统体育教学还体现一种现象。例如,学校篮球课堂中一个学生上了几年的篮球课,到最后都没有掌握基本技术动作。然而在校外的篮球培训班中,这个学生通过一个暑假的学习就能够基本上掌握篮球的技术动作。所谓的达标体育,当这项体育运动没有划分在考核评价范围之内,不管是学生,还是体育老师其对待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不符合当前体育课的根本任务和指导思想。从学生层面上讲,有违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削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1.2 “学”与“不学”

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个性化的集中体现,尊重个性化,并了解分析个性化。个性化教育是引导个体生命独特性发展的教育,它以尊重差异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促进个体生命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为目的[3]。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才能使学生选择“‘学与‘不学”。同时以现实条件为基础,多元化教学方法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整体性、全方位的教学与培养。

个性化教学,通过对分析个体的差异,教师选择性地教学,在课堂中体现为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教师的情景导入、项目教学、纠错改正、产生兴趣爱好的一个良性循环教学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渗入体育运动健康有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不仅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还健全了学生优秀的思想品格。

2  影响因素

2.1 社会层面

社会是由众多的个体所组成,由于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给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障碍。传统教学观念下的应试教育使体育教学受到严重的束缚,“有‘教无‘育”“达标体育”在这种观念下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个性化教学在社会中的文化宣传力度不够,使社会大众不了解个性化教学,不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广泛推广。再而体育政策的制定者与决策者没有在新时代大背景中去切实了解各个地区,泛泛而谈其缺失一定的严谨性、时代性和科学性。

当前,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主要根据国家或省级政府规定的统一标准,参照一些体育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实践。尽管体育教学理论在指导体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个体角度考虑,体育教学的个性化发展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是严重缺失的[4]。

2.2 学校层面

学校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是个性化教学实施的主战场,想要打赢这场“攻坚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如果不重视,从何而谈体育课的个性化教育。在这种环境下,体育课的教学器材得不到保障,教师上课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高。其二,对老师的待遇差异。大多学校对体育老师不重视,间接导致体育老师对学生的不上心,其在学校年度考核评比,学生体育成绩被忽略,不纳入教师评优评奖中,体育老师的积极性被严重束缚。其三,体育老师的“一科多用”现象普遍,特别是农村学校。在校教师戴着体育老师的帽子,被学校安排上其他教学科目,增加其工作量,从而无力组织高质量的体育课。其四,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扮演主攻手的角色。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关乎对体育课教学方式的选择,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体育教师的人数、教学水平、专业技术技能发出挑战。其五,对教学过程安排不够科学。各学校具体环境存在差异,受场地器材、教师人数、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学校将体育课同时放在某一时间段时,导致场地器材压力巨大。如果进行学生选课的方式,会对教师施加巨大的压力,从而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学校在体育教学中的管理都较为落后,体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无法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无法达到国家要求,体育课堂重视程度不足,流于形式[5]。

2.3 个体层面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低年级学生中,其自身处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对个性化教学似乎不太了解,自身对知识的的汲取还停留在被动之下,“老师教、学生学”是体育教学的一个常态。在高年级学生中,其自身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对体育课的开设内容进行选择,不符合自身,并对其丧失好感。

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个方面,其一,个体的体育态度。学生自我体育意识的缺乏,认为体育课对自己没有多大用,学与不学的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别。在平时体育课上没有期末考试,体育课成绩也不会纳入综合评价,所以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存在偏差,对体育运动呈现淡漠的态度。其二,个体的运动基础。个体运动基础是关键,有些学生天生体质差,使其在体育运动项目上的找不到自信心,与同学在同等体育运动项目上差距较大,从而使学生认为体育是自己的弱项,丢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并且导致学生厌烦体育课。其三,个体的体育环境。不管是家庭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会对学生体育观念、兴趣爱好都会产生深厚的影响。观察发现,如果你所处的大环境中大部分人喜爱体育运动,你会主动迎合大环境,与大环境更加融合。通俗地讲就是“物与类聚,人与群分”。

3  教学探析

综上所述,不管是社会层面、学校层面、个体层面都影响个性化教学,究其原因是“应试教育”压力、“达标体育”轻松,所导致的“重文轻武”现状的形成,社会、学校和个人追求的是文化课的高指标,忽略了其自身体质健康的发展,只要体育考试“及格”就万岁。

因此,通过对传统教育和个性化教学的对比并结合时代背景发现,如图1所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转变为多元化、全方位、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在“新课标”的理念的引导下,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成为教学的主流方式,要摒弃传统教育观念,迎合新时代社会发展潮流,推陈出新,整合现有体育教学资源,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然而个性化教学方式契合了“新课标”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注重灵活多样教学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多元化,更加尊重个体在身体形态、思想情感、生活习惯的差异,并结合现实条件,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健全的人格。

4  结语

审视教育发展史,个性化教学在教育发展史中占有的比重也来越大,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学生个性化是当代体育教学的重点。从“素质教育”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蜕变过程中发现,如何上好一门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喜爱是困扰体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格。为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格,并立足于立德树人的体育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体育学科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条件为基准,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性教学,形成教学途径多元化,组织形式自主化,测验评价个体化,并促进个性化在体育教学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吉小红.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203-204.

[2] 杨华.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J].青少年体育,2017(8):116-117.

[3] 冯建军.论个性化教育的理念[J].教育科学,2004(2):11-14.

[4] 陈玉群.体育教学的个性化发展严重缺失[J].中国教育学刊,2015(12):107-108.

[5] 余莹.大数据环境下中学体育学科个性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28):1-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①作者简介:桂元保(1997,6—),男,汉族,四川宣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模式个性化新课标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从体育教学模式谈体育课的教学规范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休闲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同桌宝贝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