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STEM概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

2020-08-03 01:59彭莉娟
山西教育·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案教学法情境

彭莉娟

STEM是一个全新的词汇,它强调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该概念的引入使教育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意味着,教师不能孤立地进行语文学科教学,而是要适当进行“整合性”教育,还要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STEM概念,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趣味盎然。

一、STEM概念内涵

STEM是科學(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英文首字母缩写的结合体,它是一种教学新尝试,不再仅仅关注单个学科教学的意义,而是更加关注各个学科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统一的重要性。STEM,从字面上看,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学科的融合统一、协同促进实现对学科课程的学习。现今,它的内涵已经超越了这四个学科,上升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STEM蕴含着学生主体性教育思想,同时基于STEM概念打造的课堂具有广泛参与性、实践探究性、自主学习性、智慧评价性等几个基本特征。当然,这些与新时期小学新课改理念是相一致、相统一的。

二、STEM概念下玩转小学语文课堂的可行性策略

1.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广泛参与

在STEM概念下,教师需要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语文课堂的学习。多种学习情境包括生活化学习情境、多媒体教学情境、趣味游戏情境、精彩故事情境等等。任何活动情境的创设目的都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趣味活泼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能有意识地、自主自觉地、广泛深刻地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广泛的参与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更深入地交流与沟通,这样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以教学《快乐的节日》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渲染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课堂伊始,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快乐的节日》音视频。优美的音乐、趣味的视频很快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时,教师问学生:“同学们,这首歌曲好听吗?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呢?”同学们回答:“熟悉。”教师接着说:“这既是一首歌曲,也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这首诗写的太美了,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呢?”这样,教师很自然导入新课。可见,以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参与积极性也更高。除了多媒体情境创设,教师还可以运用趣味游戏创设,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知道的节日,说不出的要为大家讲故事,教师可随意提问。

2.巧用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实践探究能力

STEM概念对小学语文教学法提出了新要求。以往的传统语文教学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教师在机械地传输,学生在被动地接受,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厌弃语文课堂。鉴于此,教师应巧妙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在自我实践中提升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高效性。小组合作探究是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行多种方式的探究,或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最终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例如,在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课时,教师就可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与STEM概念所倡导的“实践探究性”特征相吻合,教师可巧妙运用。如,教师可让学生品读文章第二小节,然后,让学生思考以下探究性任务:“小男孩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小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有了教师的任务,学生开始了探究性阅读,通过反复阅读他们得出了“当他去上学的时候,小男孩是想让蝈蝈为婆婆唱歌,帮助婆婆缓解无聊”这一结论。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学生很快得出了小男孩“善良、懂事、有爱心”的优秀品质。总之,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协作、探究等方式打破了自我学习的局限性,拓展了思维,提升了能力。

3.重视“导学案”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STEM概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重视,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语文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继而不断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达到爱学、乐学的目的。STEM理念还强调,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认知、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为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设置的学习方案,它的重点在于“导”。它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以及达到何种学习目的。

例如,在《大作家的小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编写导学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导学案要有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设计、达标练习、反馈作业等几个部分。在整个导学案设计中,要始终围绕知识、能力与情感展开。《大作家的小老师》的导学案学习目标可以是:“掌握10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认识生字组成的词语……”有了这些目标做自学指引,学生的自学不再盲目,不再毫无方向性,自学效果也十分显著。运用导学案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导学案教学法需要教师留给学生足够自由的学习空间用于学生的自学。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能够时刻为学生作自学指导,提高其自学能力。导学案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做准备。

4.完善语文教学评价,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在STEM教育理念下,教师要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这一“评价主体”更好地发挥作用。具体来说,要能够实现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内容的多元化。小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强,他们独特的心理特征使其更在意来自学生、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科学化、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能点燃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促进其快乐自信地学习,反之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完善并巧用教学评价。

例如,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可先指名让学生朗读第一段,然后可以创设以下问题:“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在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后,教师让其中一位学生回答,学生由于胆怯、缺乏自信心将问题回答得不太全面,班级的学生发出了哄堂大笑。这时,教师要机智评价:“这位同学的回答很机智呢,他有勇气站起来回答便值得我们每位同学学习,请大家为他的勇气鼓掌吧!”然后,教师紧接着说:“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或者,有谁可以把他想说而没有说的说出来呢?”这样的评价让学生迅速化解了尴尬。除了教师的评价,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回答,或者让其他学生对自己的回答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综上所述,在STEM概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课堂主体性作用的发挥。STEM从表面上看是指几个学科的协同发展,但是其延伸出的思想呈现的是动态性、自由性与实践性。教师通过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导学案教学以及语文课堂评价教学等方式将STEM概念真正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这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猜你喜欢
学案教学法情境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