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研究

2020-08-04 01:42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8期
关键词:山体泥石流岩体

任 霞

(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近年来,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地质灾害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相对较多,且不同的地质灾害存在诱因的区别,在灾害防治方面,需结合灾害的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灾害预防与控制策略,维持正常的工程建设、资源开发。

1 岩土工程以及地质灾害概述

1.1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是地质工程相关工作的重点,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比,岩土工程属于基础性的工作。通过岩土工程,能够有效反映区域内的基本地质情况,而根据对这些基本情况的掌握,岩土开挖与加固能够更具合理性,采用合理的岩土工程处理方式,从根本上进行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控制。因此,岩土工程中,需结合区域的实际特征,建立完善、有效的灾害预防与控制体系,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降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减小灾害影响范围。岩土工程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岩土工程主要内容

1.2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诱因往往很多,很多的地质灾害往往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比如,人类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导致泥石流、滑坡威胁增大。

如果出现地质灾害,人类原先开辟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缩小,一些地质灾害还会诱发次生灾害,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很多的地质灾害都具有突发性,其发生并不存在一定的规律,因此,这就要求人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逐步建立起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在获得地质灾害发生的相关可能信息以后,要立即开展相应的预防与控制。

2 岩土工程的常见地质灾害

2.1 滑坡

滑坡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其具体表现为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工程现场的某一山体朝着特定的方向出现大体积的整体滑动与移动过程。山体移动的过程中,同样会毁坏周边的植被、房屋建筑,其影响范围大、危害不可小觑。

通常情况下,滑坡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山体岩石受到了扰动,比如,地震、外力作用,会使得山体岩石无法保持原有的稳定性,内部应力呈现一定的变化,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呈现出向某一斜面的相对运动过程。山体坡脚处的大范围施工、山体的破坏等,会导致山体局部区域的水土流失,如果遇到强降雨天气,雨水的冲刷,再加上过度的人类活动,滑坡发生的概率将会进一步增大。

2.2 崩塌

崩塌常常表现为岩体、山体的塌方现象,这种地质灾害也较为常见,主要是山体某一局部区域的掉落与滑落现象,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常常是由于重力作用对山体的扰动所造成的,当受到剧烈的重力影响以后,山体中的某一部分会发生掉落。

通常情况下,崩塌一般发生在施工活动相对频繁、施工震动与扰动较大的区域内,比如,在矿井区域内,由于常常需进行钻孔等作业,而这些操作过程会使得周边岩石受到施工活动的影响,进而出现岩体崩塌等情况。

3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3.1 生物防治技术

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技术虽然是一种相对有效的防治技术,但是,这种防治技术的实施周期相对较长。在生物防治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有关人员需充分结合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环境来进行,主要是通过植物种植、退耕还林等方式来实现。相比较而言,生物防治技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不仅能够保持区域内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还能够进行投资建设资金、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持区域内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各种植物的种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区域内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而这些生态植被、树木等能够起到水土保持等作用,降低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威胁与危害。

3.2 工程防治技术

在地质灾害的防治方面,工程防治技术是一种防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手段,在预防地质灾害发生、降低地质灾害损失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以滑坡地质灾害为例,工程防治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结合土质、滑坡等情况来进行,只有掌握了区域内基本的土质条件、滑坡威胁,才能够保障工程防治技术使用条件、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如果是中型或者是大型的滑坡,在工程防治技术的应用中,需结合地质勘察结果、区域具体条件来进行。相比较而言,工程防治技术的见效最快,在短期内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地质灾害防治效果,比如,在泥石流的防治方面,可以应用工程拦截方式。

3.3 规避技术

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规避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区域的气候特征来进行。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因此,在岩土工程施工时,可以采用季节性的主动避让,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由于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很大、波及范围较广,在岩土工程中,通过区域内主动的搬迁避让,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的不利影响。

4 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4.1 滑坡防治措施

抗滑挡土墙是滑坡治理方面最为常用的手段,其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①挡土墙的布置相对具有灵活性;②施工要求相对较少;③施工占地面积小;④施工效率高。在我国传统的交通工程建设中,抗滑桩在最初的使用过程中是为了实现滑坡的防治,但是,由于当前的技术条件有限,应用抗滑桩防治滑坡的效果并不明显。而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抗滑桩在滑坡治理方面逐步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其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技术优化与调整,不仅能够实现滑坡防治,还能够减小滑坡灾害损失,且抗滑桩还能够与其他的技术加以结合应用,实现滑坡的综合治理。

4.2 崩塌防治措施

在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方面,要保障防治措施、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相关人员需首先进行区域内危岩体、岩体结构的具体调查,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区域内存在潜在的岩体滑落、脱落现象,要及时对这些岩体加以加固处理,用加固处理的方式将岩体的活动范围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综合来看,从崩塌的发生原因、具体表现来看,这类地质灾害的治理难度相对较小。

在实际的地质灾害治理中,万不可忽略这类灾害的治理,结合区域岩体结构的具体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如果是陡峭边坡的崩塌治理,由于岩体相对活跃,存在复杂的结构面组合与节理裂隙,且卸荷裂隙的扩张严重,将进一步加剧崩塌发生的威胁。因此,在治理过程中,需首先对一些危岩体加以清理,通过锚固技术来进行岩体的加固。

4.3 泥石流防治措施

在泥石流的防治方面,需遵循以下的防治顺序与策略:①对上坡加以治理;②堆积层的治理;③沟谷区的治理。如果在一些区域内存在严重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威胁,为了从源头上进行泥石流的防治,一般会采用植树造林的生态防治技术。比如,在上游地区,种植涵养水源能力较好的树种,在侵蚀相对严重的沟道内进行植物种植,实现对裸露地面的修复处理,达到坡面保护、生态恢复等多重作用。

5 结语

近年来,在各种生产活动中,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阻碍了正常的生产作业,再加上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很大,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各类的地质灾害,都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技术与措施,不仅要从源头上降低灾害概率,还需要减小地质灾害损失。

猜你喜欢
山体泥石流岩体
皂市水利枢纽工程坝基岩体利用研究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与防治措施研究
泥石流
对山体滑坡的成因分析与治理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岩体结构稳定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
山体滑坡灾害简易监测预警装置
机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