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在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0-08-04 07:12徐燕群韦蓉梅吴红慧
哈尔滨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髌骨粒细胞淋巴细胞

徐燕群 韦蓉梅 吴红慧

(广州市正骨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000)

手术方式是治疗髌骨骨折最常用手段,其可将骨折端有效复位,具有良好应用效果,但骨折端多伴有软组织、血管损伤等,术后极易发生感染情况[1]。而术后感染易导致骨折处迁延不愈,加剧患者身心负担,因此尽早明确感染发生情况,并积极予以治疗措施,对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临床常用炎性指标,其可反映机体细菌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但目前两者对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相关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NLR、hs-CRP在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5例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条件:术前均经X线或CT检查证实为髌骨骨折;均经手术治疗;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条件:合并感染性疾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合并中枢系统疾病;处于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根据其术后早期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n=24)与无感染组(n=41)。感染组男 10例,女 14例;年龄12~84岁,平均年龄(48.45±3.4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6~71h,平均时间为(38.49±3.44)h;其中车祸伤15例,坠落伤7例,跌伤2例。无感染组男23例,女 18例,年龄 13~86岁,平均年龄(49.48±3.5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 7~72h,平均时间(39.51±3.64)h;其中车祸伤24例,坠落伤13例,跌伤4例。分析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根据《中国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2]中术后早期感染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统计两组术后第3天NLR、hs-CRP检测结果,检查方法:分别取患者术后第3天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mL,置于2支真空采血管内,贴上标签后,送至实验室检测;于1支血样标本内以无抗凝剂,以3000r/min离心10min后,取上层清液,以荧光免疫层析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另1支血样以EDTA-Na2抗凝剂,测定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NLR。比较两组NLR、hs-CRP水平差异性,分析NLR、hs-CR对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

1.3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AUC值>0.9表示诊断性能较高,0.71~0.90表示有一定的诊断性,0.5~0.7表示诊断性能较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NLR、hs-CRP水平对比:感染组NLR、hs-CRP水平均较无感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NLR、hs-CRP水平对比 (±s)

表1 两组NLR、hs-CRP水平对比 (±s)

组别 n NLR hs-CRP(mg/L)感染组 24 8.45±1.12 16.45±2.46无感染组 41 2.24±1.03 4.84±2.11 t值 - 22.714 20.129 P值 - 0.000 0.000

2.2 NLR、hs-CRP诊断效能 通过绘制ROC曲线得知,NLR、hs-CRP对术后早期感染诊断均具有较高诊断性能,其中NLR最佳截断值为3.330,hs-CR最佳截断值为7.035mg/L,详见图1,表2。

表2 NLR、hs-CRP诊断效能

图1 NLR、hs-CRP诊断ROC曲线

3 讨论

髌骨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疾病,其多因暴力因素所导致,易发于20~50岁男性群体,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多采用手术方式,以恢复骨折处,促进骨折端愈合。感染是髌骨骨折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除影响骨折愈合速度外,还易引发全身炎症综合征,加剧临床治疗难度,因此早期预测感染发生情况,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NLR、hs-CRP水平均较无感染组高,且通过绘制ROC曲线得知,NLR、hs-CRP对术后早期感染诊断均具有较高诊断性能,表明NLR、hs-CRP可有效预测术后早期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在于,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含量处于稳定状态,其两者相互对抗,维持机体平衡,但当NLR失衡时,多提示细菌感染发生,故NLR升高可预测术后早期感染发生情况[3]。hs-CRP属于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其具有清除病原体微生物作用,正常情况下含量较低,但当机体受细菌感染时,肝细胞会大量分泌hs-CRP,以对抗细菌入侵,故其水平可提示术后早期感染发生,同时若该指标水平持续升高,则提示患者病情加重[4]。而临床针对NLR、hs-CRP水平升高者,需及时予以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预防疾病发展,并积极找出导致术后发生早期感染的相关因素,做好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发生率[5]。NLR、hs-CRP单一检测虽具有较高诊断性能,但其诊断特异度相较一般,而临床仍需将两者与其他炎症指标进行联合检查,以提高术后早期感染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而本研究因院内条件有限,故未将其他炎性因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联合探讨。

综上所述,NLR、hs-CRP在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感染中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指导。

猜你喜欢
髌骨粒细胞淋巴细胞
假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寻找最“长寿”的膝盖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