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铈共掺杂TiO2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

2020-08-04 02:04赵秀琴向乾坤
河南化工 2020年7期
关键词:投加量粉体光催化

赵秀琴 ,向乾坤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 武汉 430415)

TiO2是一种光催化剂,有活性高、无毒害、价格低、化学性能稳定和氧化能力强等特点,比较多地应用在光降解染料废水、净化空气和杀菌消毒这些方面,因而成为了半导体领域内研究较多的光催化剂[1]。但是,由于TiO2的禁带较宽,主要被紫外光所激发(λ<387 nm),无法充分利用可见光,限制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拓展对可见光的感应范围,提高量子效率,成为提升TiO2光催化性能的关键所在[2]。为此,采取氮铈共掺杂改性制备TiO2,并研究其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以提高TiO2对废水的降解效果[3-4]。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实验试剂:钛酸正四丁酯、无水乙醇、冰乙酸、硝酸铈、亚甲基蓝,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仪器:BS124S型电子天平、ZF-6型三用紫外分析仪、722E型可见分光光度计、80-2B型离心机、HJ-3型恒温磁力搅拌器、DHG-9053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SX-4-10型箱式电阻炉控制箱。

1.2 样品的制备

用量筒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无水乙醇和钛酸四正丁酯,倒入100 mL的烧杯中,放入磁子,放在HJ-3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0 min配制成A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一定量硝酸铈固体[其与TiO2的掺杂比(物质的量比)为2%],量取冰乙酸、无水乙醇、蒸馏水倒入50 mL的烧杯中,再加入称好的硝酸铈,用玻璃棒搅拌至硝酸铈完全溶解,形成B溶液;将B溶液倒入滴液漏斗,缓慢地滴加到A溶液中,滴完片刻就可得到透明质的凝胶;将凝胶在室温下静置12 h使其稳定;将凝胶放入设置温度为80 ℃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直到完全烘干;将干燥过的产物放在研钵中碾碎,装入坩埚中放在箱式电阻炉控制箱中,在一定温度下煅烧2.5 h,得到氮、铈掺杂的TiO2粉体。

1.3 光催化降解实验

量取50 mL亚甲基蓝溶液加入有磁子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粉体,用恒温磁力搅拌器、三用紫外线分析仪在254 nm紫外灯照下进行磁力搅拌,每隔一定时间倒出一定量溶液在离心机上进行离心分离,静止10 min后取上层清液于石英比色皿中测定波长665 nm处的吸光度[5]。在分光光度计上测量反应前和反应后的亚甲基蓝溶液的吸光度,计算降解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的影响

设置掺杂氮铈的TiO2粉体的投加量0.400 g,光催化时间1.5 h,催化剂煅烧温度550 ℃,改变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分别为1、3、5、7、9、10 mg/L,测定其降解率,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与降解率的关系

由图1可知,当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为1 mg/L时,降解率最低;由1 mg/L增至3 mg/L过程中,降解率增加迅速;到3 mg/L时降解率最高,达到29.4%;而后又随着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降解率迅速下降。由于光催化反应发生在催化剂表面,当亚甲基蓝分子被吸附在TiO2表面时,光催化氧化降解速率与TiO2表面覆盖的亚甲基蓝染料成正比例。当溶液达到一定质量浓度时,反应的中间产物浓度也会增加,中间产物与亚甲基蓝之间产生竞争性吸附,导致降解率下降[6]。随着溶液质量浓度增大,其所提供的活性位有限,增多的亚甲基蓝不能及时参与反应,反而会影响催化剂对紫外光的吸收,导致催化效率下降。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初始浓度很关键,本实验选择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为3 mg/L进行下面的实验。

2.2 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设置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3 mg/L,光催化时间为1.5 h,催化剂煅烧温度为550 ℃,改变掺杂氮铈的TiO2粉体的投加量,每50 mL的加入质量分别为0、0.1、0.20、0.3、0.4、0.5 g,测定其降解率,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催化剂投加量与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关系

由图2可知,只进行光照不加入催化剂时,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很低;随着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大,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逐渐增大;用量>0.1 g时增加迅速,超过0.2 g时反而下降,最佳用量为0.2 g,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为43.4%;超过0.3 g时,降解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是因为当催化剂用量过少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空穴h+少,自然产生的高活性的·OH、·OOH也少,光催化反应速率就很低;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在光辐照区域内纳米催化剂粒子浓度增大,被吸附的光子和亚甲基蓝分子数目因催化剂粒子数增加而增加,因此,降解速率增大;当催化剂用量过大时,由于过多催化剂固体悬浮在水溶液中,会使光散射作用加剧,导致反应速率降低,因此,合适的催化剂加入量是光催化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实验选择催化剂用量为0.2 g进行下面的实验。

2.3 光催化时间的影响

设置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3 mg/L,掺杂氮铈的TiO2粉体的投加量0.2 g,催化剂煅烧温度550 ℃,改变光催化时间,分别为0、0.5、1.0、1.5、2.0、2.5、3.0、4.0 h,测定其降解率,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单纯的催化剂(只加催化剂,不光照),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很低,仅为7.2%;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光催化反应的降解率逐渐升高,当反应时间为2.5 h时,光催化反应降解达到74.7%,这是因为掺杂型的二氧化钛分子能从紫外光中获得能量,使亚甲基蓝可以得到降解。当光催化时间延长至3 h或4 h,降解率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是因为掺杂型的二氧化钛分子已经从紫外光中获得了足够的能量,继续光照降解率也不会降低。当光催化时间达到最佳时,再往上增加时间,降解率上升非常缓慢,几乎没有变化,故继续增加光照时间无意义,本实验选择光催化时间为2.5 h进行下面的实验。

图3 光催化时间与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关系

2.4 催化剂煅烧温度的影响

设置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3 mg/L,掺杂氮、铈的TiO2粉体的投加量为0.2 g,光催化时间为2.5 h,改变催化剂煅烧温度,分别为450、500、550、600、650 ℃,测定其降解率,结果如图4所示[7]。

图4 催化剂煅烧温度与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关系

由图4可知,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降解率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最佳煅烧温度600 ℃,超过此温度后,光催化性能迅速下降。较低煅烧温度下,光催化剂结晶度不高,可能存在部分活性低于锐钛矿型的不定型晶相,对亚甲基蓝溶液降解率较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结晶度提高,锐钛矿型的比例增加,去除效果得到提升。此外,过高或过低温度煅烧的N、Ce-TiO2,纳米颗粒出现一定程度的团聚现象。提高煅烧温度促进晶体结晶的同时增大了晶体粒径,使得光生电子与空穴到达催化剂表面的时间延长,量子产率下降,参与反应的HO·减少,亚甲基蓝分子氧化过程受限,因此,较高温煅烧导致催化剂去除亚甲基蓝能力下降。温度过低时,TiO2中有机成分分解不完全,活性孔位未能完全暴露,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小。二者的综合效应共同导致亚甲基蓝溶液降解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3 结论

加入催化剂和光照而都利于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控制好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亚甲基蓝起始浓度为3 mg/L,N、Ce/ TiO2用量为0.200 g/(50 mL),紫外光照时间为2.5 h,催化剂煅烧温度为600 ℃时,氮铈共掺杂TiO2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最高,可达75.7%。

猜你喜欢
投加量粉体光催化
磁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煤矿矿井水实验研究
《中国粉体技术》期刊入选WJCI
《中国粉体技术》期刊入选WJCI
Fenton试剂强化活性焦吸附处理反渗透浓水的实验研究
纳米八面体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包裹型SiO2/Al复合粉体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研究
两步机械球磨法制备M/TiO2复合薄膜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超细钼铜复合粉体及细晶钼铜合金的制备
大孔ZIF-67及其超薄衍生物的光催化CO2还原研究
钛酸铋微米球的合成、晶型调控及光催化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