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历代品种的本草考证

2020-08-04 12:31李丽敏曹帅李李家豪胡青季
中成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牛黄本草黄牛

李 超 李丽敏曹 帅李 莉 李家豪胡 青季 申*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上海 201203; 2.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203; 3.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上海 201203)

2015 年版《中国药典》[1]规定,天然牛黄来源于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Gmelin 的干燥胆结石,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等功效,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牛黄具有镇静、解热、抗炎、抗惊厥、利胆保肝、降压、镇咳等药理作用,主要成分是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脂肪酸、卵磷脂、氨基酸、微量元素等[2-4],西北、华北、东北等地产量较大[5]。

在牛体内多个部位形成的结石均可充当牛黄入药,导致来源复杂,目前国内使用的除少量为自产和进口外,大部分是体内培植、体外培育、人工合成[5]。牛黄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在许多常用中成药(如牛黄清心丸、小儿羚羊散、牛黄解毒片) 和名贵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散、片仔癀等) 中都作为主要原料[6-7]。2012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含牛黄等药材中成药品种监督管理的通知》,规定对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及其他剂型或规格,可将处方中的牛黄固定以培植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等量替代投料使用,但不得使用人工牛黄替代[7],可见药效最受认可的还是天然牛黄,但其需求量巨大,仍要依靠进口。

近年来,国内外对牛黄及其相关中成药化学成分和药理的报道越来越多,但鲜有其品种、品质、来源等生药学研究。因此,本文梳理古籍中医家使用牛黄的脉络,并结合现代文献分析,从名称、种类、基原、形成部位及原因、道地产区等方面来概述历代品种变化,为其正确使用、方剂配伍、质量控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名称与分类考证

1.1 古代 牛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8](秦汉时期),列为上品,但尚志钧认为其应为中品[9],云“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痓,除邪逐鬼”,它是牛的胆结石,“黄”为结石色泽,后也逐渐演变为结石的代名词。《本草纲目》[10](1590 年) 云“牛之黄,牛之病也,其病在心及肝胆之间,凝结成黄”,同时丑宝是其最常见的别名,又云“属丑故隐其名”,同时还记载药物“鲊答”,为“乃走兽腹中所产,狗、牛、马者最妙,盖牛黄、狗宝之类也”,《集验方》[11](499-583 年) 和《外台秘要》[12](752 年) 称牛黄为“土精”,《中国药学大辞典》[13](1935 年) 引《和汉药考》 (1925) 指出牛黄古别名亦有“丑玄”。

1.1.1 按采集部位划分 《雷公炮炙论》[14](南北朝) 最早对牛黄进行分类,根据采集部位分为生神黄(吐出)、角黄(角中)、心黄(心中)、肝黄(肝中)。苏颂《本草图经》[15](1061 年) 命名为生黄、角中黄、心黄、肝黄,虽然名称有所变化,但用药部位一致。《本草乘雅半偈》[16](1647 年) 称肝胆中取者名为 “肝黄”或 “胆黄 (胆中) ”,《本草备要》[17](1694 年)、《本草从新》[18](1757年)、《本草求真》[19](1769 年) 称肝胆中者名“肝胆黄”,《新修本草》[20](659 年) 根据形态和来源将牛黄分为“散黄”“慢黄”“圆黄”,《本草述》[21](1664 年) 云“其心黄一名散黄,其肝黄一名慢黄,一名圆黄”,后世即认为散黄指心黄,而慢黄、圆黄指肝黄。

生黄历来倍受医家推崇,名称较多,如《药性要略大全》[22](1545 年) 称生黄“此真老黄也”,《本草约言》[23](1550 年) 认为“惟神牛吐出取者,名子黄”,《药性切用》[24](1741 年) 云“牛黄吐出者,为活黄”,近代《著园医药合刊》[25](1923 年) 称为“乌金黄”,《冉氏本草》[26](1941 年) 将解剖而得牛黄命名为“死黄”,名称与质量最受公认的“生黄”相对应,后世也多根据采集部位分牛黄品种等级。具体见图1A。

1.1.2 按基原划分 《增订伪药条辨》[27](1927 年) 附羌海杂志认为,牛黄品种有野生牛来源的“野黄”和家畜牛来源的“家黄”,宋代《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28](1108年) 记载了“黄牛黄”和“犛牛黄”来源的牛黄。《本草蒙筌》[29](1628 年) 中有“犁(疑为犛的误传) 牛黄”。

另外,“犀黄(可能是西黄的误传) ”或“西黄”大多是处方用命,常见于方书中。高秉钧《疡科心得集·方汇》[30](1805 年) 卷八将丹、珠黄散等组方称牛黄为“西黄”,《外科证治全生集》[31](1740 年) 和《重楼玉钥》[32](1838 年) 称犀黄丸中牛黄为“犀牛黄”或“犀黄”,《本草分经》[33](1840 年) 称牛黄为“犀黄”。

由于历代牛黄伪品较多,故医家还在处方中强调用“真”或“正”,秦昌遇《症因脉治》[34](1706 年) 卷三载牛黄清心丸,并强调必用“真牛黄”,《种福堂公选良方》[35](1766 年) 卷三称八宝丹中牛黄为“真犀黄”,《冉氏本草》[26]和《增订伪药条辨》[27]也称为“真犀黄”,都认为是质量最佳的牛黄。具体见图1B。

1.1.3 按产地划分 《本草求原》[36](1848 年) 较早对进口牛黄和国产牛黄进行划分,记载前者为“洋牛黄”,《药物出产辨》[37](1930 年) 称国产牛黄为“土牛黄”,《本经便读》[38](1869 年) 和《本经逢原》[39](1695 年)则指出国产牛黄有 “广黄西黄两种”,《增订伪药条辨》[27](1927 年) 新载东北等地的牛黄为“东黄”。具体见图1C。

图1 古代牛黄名称与分类

1.2 现代 牛黄在牛体内的生长部位不同,其现代名称也有所差异,在胆囊中为“胆黄(又名乌金黄、蛋黄、果黄) ”,在胆管中为 “管黄 (又名碎片黄、片黄、空心黄) ”,在肝管中为“肝黄(又名管黄) ”[5,40-43]。它按照产地划分,有“西(牛) 黄”或“三元黄”“东牛黄”或“东北黄”“京牛黄”之名,而进口牛黄有“金山牛黄”“印度牛黄”“澳洲牛黄”之名[5,40-41](图2B)。《常用中药名与别名手册》 还记载了牛黄地方用名,如 “牛结草”“黄沙牛”“竹节黄”“个黄”“血黄”等[43]。

由于天然牛黄价格昂贵,故开发其代用品很重要。自从1972 年以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口陆续批准3种代用品,分别为体外培育牛黄、培植牛黄 (人工天然牛黄)、人工牛黄 (人工合成牛黄、合成牛黄)[2-5](图2A)。

图2 现代牛黄名称与分类

2 基原及形成部位考证

2.1 古代 唐代以前,大多数本草并未提及有“黄”之牛的品种,如《名医别录》 (魏晋时期)[44]等均记载“生于牛”。唐代《新修本草》 记载[20]牛黄“多生于秦(牛秦)特牛(北牛曰牛秦,秦特牛即黄色牡牛[10]),其吴(牛吴)牛未闻有黄也(南牛曰,吴牛即水牛[10]) ”,而《本草拾遗》[45]云“牛有数种,《本经》 不言黄牛、乌牛、水牛,但言牛尔。南人以水牛为牛,北人以黄牛、乌牛为牛。牛种既殊,入用当别”。唐代后《本草纲目》[10]在第五十卷兽部一牛项中引《犹史记》 称“北牛曰牛秦,南牛曰牛吴”,又认为“牛有牛秦牛、水牛二种。牛秦牛小而水牛大。牛秦牛有黄、黑、赤、白、驳杂数色。水牛色青苍,大腹锐头,其状类猪,角若担矛,能与虎斗,亦有白色者,郁林人谓之周留牛”。由此认为,《新修本草》 中的秦特牛即为黄牛。

宋代《本草图经》[15]在牛黄项下还涉及水牛、黄牛、黄犍牛、乌牯牛等,并附有黄牛吐黄图及郢州水牛图(图3A),并且《绍兴本草》[46](1155 年) 有同样附图 (图3B),可知该朝代的正品牛黄应源于黄牛。另外,宋代《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28]也记载“黄牛黄,轻松自然,微香。又有犛牛黄,坚而不香”,指出“黄牛”和“犛牛(即牦牛) ”可产牛黄,以前者更佳。

明代《本草蒙筌》[29]指出“各处俱资耕耘,黄色牯者为美……犁牛黄,坚而不香(驳曰犁[10],可能指杂色牛,也可能犛的误写) ”,从该朝代官修本草和宫廷写本,如《本草品汇精要》[47](1505 年) (图3C)、《食物本草-宫廷写本》[48](1550 年) (图3D)、《雷公炮制药性解》[49](1591 年) (图3E) 中也可看出,采“黄”之牛为黄牛,而《本草原始》[50](1612 年) 附图中涉及水牛、黄牛和犊牛(图3F)。另外,清代《本草备要》[17]附图中也为家牛,用盆承载采集而来的牛黄(图3G)。

图3 历代本草中牛黄附图

清代大多数本草,如《本草崇原》[51](1663 年) 也记载牛黄生于“特牛胆中”,《晶珠本草》[52](1840 年) 记载“别是黄牛、犏牛(牦牛与黄牛杂交的一代种,公)、犏乳牛(母) 所生的犊等”有“黄”,《本草分经》[33]云“牛黄即犀牛之黄,称犀黄……如非犀牛功力远逊”,《增订伪药条辨》[27]附羌海杂志云“牛黄有家黄野黄之分,家畜犛牛犏牛皆能生黄”,认为其种类有野生牛来源的“野黄”和家畜牛来源的“家黄”,并将黄牛、牦牛及两者杂交牛犏牛所产的“黄”作为牛黄使用,与藏药典籍《晶珠本草》 记载相似,同时还认为真犀黄乃“犀牛吐黄”,近代《冉氏本草》[26]记载“出自犀牛者,则上之上矣”。

《常用中药名辨》[41]认为“目前犀牛已为稀少动物,犀牛黄也几绝迹,只是延用此名而已”,但《古今药方纵横》[53]指出“以西牛黄之质为优,遂混称为西黄。其后又讹为犀黄,且误为犀牛之黄”。具体见图1A。

犀(牛) 黄是指西(牛) 黄还是犀牛之黄,医家观点不一。本文认为,明代以前并无“犀牛黄”记载,而犀牛自商代以来随着人口变迁不断南移,早在中国绝迹,故“犀牛黄”之名可能是道地产区“西牛黄”讹传。古籍中,牛黄来源描述和附图变化不大,均以黄牛产为正品。

2.2 现代 我国牛科牛属动物有牛(又名家牛、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Gmelin、牦牛Bos grunniensLinnaeus,水牛属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Linnaeus.[54]。《中药志》[5]、《全国中草药汇编》[42]、《中药材手册》[55]、《新编中药志》[56]、《中华本草》[57]及历代 《中国药典》、地方标准[1,58]也规定,天然牛黄为牛科动物牛的干燥胆结石,其中《甘肃省中药材标准》[58]收载牦牛黄,《中国药典》 自2005 年版开始收载人工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表1)。《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59]、《中药大辞典》[60]、《全国中药炮制规范》[61]、《中华药海》[62]中的牛黄除了来源于黄牛、水牛外,牦牛、野牛产者亦可入药,可见黄牛牛黄一直被认为是正品来源,我国优良品种有蒙古黄牛、秦川牛等[54,63]。具体见表1。

由于天然牛黄短缺情况日益严重,故在20 世纪50 年代我国科研人员曾模拟其主要成分,利用胆红素、胆酸、胆固醇、无机盐、猪去氧胆酸、68% 凝粉混合制成人工牛黄粉入药。到了70 年代,开始模拟天然牛黄的体内形成过程,即剖腹切开胆囊,通过植入尼龙丝网来缝扎在其黏膜上,注入细菌,2~3 年后再剖腹取出,从网上刮下带黄色的物质及黏液,干燥成粉末,得到体内培植牛黄[5,40,64]。蔡红娇等[64-65]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模拟牛体内胆结石形成的生化过程,成功在体外培育牛黄。具体见表1。

表1 牛黄现代标准收录情况

3 形成部位及其原因考证

3.1 形成部位 《吴普本草》 (魏晋) 云[66]“走角中,牛死入胆中”,《本草经集注》[67](南北朝) 指出“旧云神牛出入鸣吼者有之,伺其出角上。今人多皆就胆中得之尔”,《雷公炮炙论》[14]记载“第一是生神黄,赚得者;次有角黄,是取之者;又有心黄,是病死后识者剥之;次有肝黄”,提出“黄”来源于牛吐出、角中、心、肝,后世均认为以吐出者为上品,《新修本草》[20]也有类似记载。

后世本草医书也均认为吐出的生黄最佳,次者为杀剖而得,大多数医家也认为杀剖所取大多存与肝胆中。南宋《绍兴本草》[46]云“特牛胆中得之”,《药性要略大全》[22](1545 年) 记载“今市中多是杀,出在肝胆中”,《本草崇原》[51]认为牛黄为“胆之精也”,清末《本经便读》[38]云“然考此物大抵皆因牛病而成黄,每每结于肝胆之间。因杀病牛而得之胆中者亦多。无论诸兽病黄者。内皆有黄。人亦如是。故所治之病”。唐宋之前本草除记载生黄为吐出外,还有角中、心中、肝胆中所得,而后世本草逐渐有明确认识,多认为取之于胆中。

3.2 原因考证 古代对牛黄形成的认识分为(1) “疾病论”,《本草纲目》[10]认为“牛之黄,牛之病也。故有黄之牛,多病而易死。诸兽皆有黄,人之病黄者亦然。其病在心及肝胆之间,凝结成黄,故还能治心及肝胆之病。按《宋史》 云:宗泽知莱州,使者取牛黄。泽云:‘方春疫疠,牛饮其毒则结为黄;今和气流行,牛无黄矣。’ 观此,则黄为牛病,尤可徵矣,”可见牛黄为牛病的看法起源于宋朝;(2) “内丹论”,《神农本草经疏》[68](1624 年) 认为“牛食百草,其精华凝结成黄,犹人之有内丹。故能散火、消痰、解毒,为世神物。或云牛病乃生黄者,非也”。

后世本草大多认可“疾病论”。《本草汇》[69](1655年) 认为“大抵牛病在心肝胆,则生牛黄”,《本草洞诠》[70](1661 年)、近代《本草用法研究》[71](1941 年)也认为牛黄“正如人之淋石,复能治淋也”,同时《本草用法研究》 和《本草经述义》[72]均指出牛黄是牛“食灵(仙) 草而生”的观点武断。

另外,也有从医学角度解释牛黄形成的部位及其原因。《本草问答》[73](1893 年) 尝试从中医角度解释牛黄形成的机理,谓“牛黄,系牛之病多生肝胆中,或生心膈间,或生角中,能自行吐出。盖火发于肝胆而走于膜膈,以达周身,故牛黄生无定处,皆是其膜膈中之火所生也。因火生痰结而为黄,是盖牛之痰积也,以牛之痰积治人之痰积,为同气相求以敌诱敌之妙剂。其黄由火而生,故成为火味而苦。火之所生者,土也,痰亦脾土所化,故结为黄,且气香,以其成于土,故色黄气香土成则火退,故用以退泻人身中之火气。香善走,故透达经络脏腑而无所不到。其祛痰者,火降则痰顺也”,《国药体用笺》[74](1930 年) 云“牛因误食疫病所著之毒草致雍郁肠胃,胆炎汁溢凝结成黄,胃中甜肉汁自外层结,受热蒸燥则颗块凝生,渐结渐大矣,故黄多生于肝叶胆旁。或另生皮囊裹之,间有生于角中者,角窍亦肝之所属故也”。

现代研究表明,天然牛黄生于病牛体内,系由病牛胆道发炎或胆汁排除障碍,使胆汁中的胆固醇、钙盐、胆色素沉淀凝结而形成粒状物或块状物,是在胆囊胆汁成分改变的情况下形成的。细菌感染学说被广大学者认同,细菌β-葡萄糖醛苷酸酶将结合胆红素分解为游离胆红素,后者与钙离子结合,在黏多糖的作用下形成小颗粒结石,部位大多为胆囊、胆管、胆管结石,以胆囊结石较多[75-78]。但牛角理论上并无形成结石的可能;“除如浓黄酱汁,入清水后成黄”的心黄,迄今也未发现;对于牛吐出的神黄,众多医家持有“牛食百草而生,故吐出者为上”的观点,故它也极有可能为牛胃结石吐出而形成的,其化学成分也可能与胆结石不同,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4 产地变迁 整体情况见图4。

图4 历代牛黄产地变迁

4.1 唐代以前 《神农本草经》[8]粗略记载了牛的生境为“生平泽”,《名医别录》[44]谓牛黄“生晋地(山西等周边地区) 平泽”,《太平预览》 (983 年) 云“生陇西(甘肃固原地区) ”,《本草经集注》[67]指出“多出梁(陕西、川北等地)、益(四川等地) ”。

4.2 唐宋时期 《新修本草》[20]除引用“多出梁、益”的观点外,还记载了多个产地,如“今出莱州(山东掖县)、密州(山东诸城)、淄州(山东淄川)、青州(山东益都)、巂州(四川西昌)、戎州(四川兴文) ”,《本草图经》[15]和《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28]认为牛黄“出晋地平泽,今出登(山东蓬莱市)、莱州,它处或有,不甚佳”。

同时,古籍中还有 “牦牛黄”,但认为其品质不及“黄牛黄”,《本草纲目》[10]指出“牦牛出甘肃临洮,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养之。状如水牛,体长多力,能载重,迅行如飞……”,可见两者产区有交叉。《本草衍义》[79](1116 年) 记载了牛黄及其伪品骆驼黄,称两者“皆西戎(西北甘肃、青海等地区) 所出也”,《绍兴本草》[46]则首次记载了进口牛黄,称“山东与新罗皆有,但山东者佳”,《宝庆本草折衷》[80](1248 年) 综合了上述产地,谓“出晋地平泽,今出梁、益、登、莱、密、淄、青、巂、戎,他处有,不甚佳”。

4.3 明清时期 唐宋时期,以山东、四川、甘肃等地为牛黄道地产区,在明朝早期也无显著变化,而到了清朝变为陕西、广东等地,并以西北地区为上等。《本草纲目》[10]和《本草品汇精要》[47]仍记载牛黄“出晋地平泽,今出梁、益、登、莱、密、淄、青、巂、戎”,同时前者指出牦牛“出甘肃临洮,及西南徼外”,《药性要略大全》[22]云“多产晋地”,《本草乘雅半偈》[16]记载“出陇西及晋地,今莱、密、淄、青、巂、戎诸州皆有”,《本草崇原》[51]云“牛黄生陇西及晋地之特牛胆中。出两广者,不甚佳。出川蜀者,为上”,《本经逢原》[39]提到“产西戎者为西黄,产广东者为广黄。”《本草从新》[18]曰“产陕西者最胜,广中者力薄”。

4.4 民国时期 《实验药物学》[81](1924 年) 记载“产西戎者为西黄,产广东者为广黄”,清末 《伪药条辨》(1901 年) 云:“出川蜀者为正地道。”曹炳章在《增订伪药条辨》[27]中分西黄、东黄,指出“昔以陇西、山西出者著名,故曰西黄,即牛黄也。产奉天省地屠牛厂及兴京、桓仁、宽旬、东丰、吉林、黑龙江省等均产,皆名东黄,亦佳,《药物出产辨》[37]和《中国药学大辞典》[13]均曰“以中国产者为上等。名为土牛黄,惜乎少出。普通以印度产者为上,由架喇吉打聚处运来”,《本草用法研究》[71]也提到“牛黄有广黄、西黄两种,以所出地命名”。由此可见,近代牛黄仍然以西牛黄为上等,进而出现了东黄、广黄,前者质量尚佳,而后者较次。

4.5 建国后 《本草经》[82]中的牛黄产地只有进口牛黄,指出“今牛黄,多从南海外输来,称为西牛黄,药中最珍贵者之一也”,可见建国后我国天然牛黄大量依靠进口。国产牛黄以西北、东北、华北地区产量较大,产于河南、西北地区(陕西、甘肃) 者称为“西牛黄”,产于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 者称为“东(北) 黄”,产于华北地区(北京、天津、内蒙古) 者称为“京牛黄”;进口牛黄产于澳大利亚者称为“澳州牛黄”,产于加拿大、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智利、玻利维亚者称为“金山牛黄”,产于印度者称为“印度牛黄”[5,40-41],但其色泽、气味均不及国产牛黄[55]。另外,人工培植牛黄主要产于河北省[57]。

5 结语

牛黄作为名贵药材,其古代品种丰富,主要与牛的基原、采集部位、产地变迁有关。古籍记载,牛黄主要来源于黄牛,偶用牦牛及其与黄牛交配的杂交牛,较少甚至不用水牛,而且自从《雷公炮制论》 根据牛体内采集部位不同将牛黄分为4 种类型后,其品种就丰富了起来。

古代公认,质量最佳的牛黄为牛所吐出的“生黄”,而从死牛角、心、肝、胆中得到者列为次等。但现代牛黄大多发现于牛的胆囊、胆管、肝管中,即“胆黄”,故推测其成分与古代所用的生黄、角黄、心黄不同,尚需继续研究。

产地变迁也是影响牛黄品种的重要原因之一,自从《神农本草经》 以来,其道地产区随着朝代变迁而时有变化,历史上主要有甘肃、陇西、陕西、山西、山东、广东、四川、东北等地,而产于甘肃、陇西、陕西等我国西北地区者的质量一直较受认可,以“西牛黄”之名流传至今。

由于天然牛黄稀少而珍贵,而现在又有体内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人工牛黄等人为替代品,导致忽略了对其基原、产地、采集部位的考证。因此,本研究建议对牛黄品种及其质量进行深入考察,明确其基原、采集部位、药效成分,再推广进口牛黄及天然牛黄替代品的应用。

猜你喜欢
牛黄本草黄牛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制作泥巴黄牛
自娱自乐
牛黄解毒片中雄黄含量的测定
扁鹊与牛黄
只是喝酒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