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教学提高有效性的渠道

2020-08-04 09:30花毅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花毅

【关键词】经典诵读;教学策略;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3-0070-02

*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生经典诵读的价值及实施策略研究”(GH2016296)的研究成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培养语言知识建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传承文化经典”。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对经典文学的诵读。广义的经典诵读,是指青少年儿童利用生长的关键期诵读中华传统名篇名著,对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熟读成诵,以此丰富文化底蕴,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狭义的经典诵读,是指在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诵读教科书上选编汇集的经典名篇名著以及其他优秀作品,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以下几种渠道可以提高经典诵读的有效性。

1.提供方法,实现对经典文学的阅读。

作为阅读书籍最直接的方法,阅读摘录法使用的范围最为广泛,学生在阅读时,一字一句摘录,一笔一画誊写,一句一咏,平心静气间作品的创作内涵以及作者蕴含在作品之中的思想情感便析出,与此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多读书,勤动笔的好习惯。

经典文学作品有的需要学生识记,有的需要学生理解。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讲究方法,不同类别的作品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小说戏剧类作品,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采用表演、写剧本等方式;散文类可以用朗诵的方式;诗歌类可以用吟诵歌唱的方式。当然,不管哪种方式都要考虑学生的个体语言差异,在诵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加入一些肢体语言或一些表示语气的词语,增进对作品理解的同时也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外,古诗文的主题十分宽泛,描写自然风光、传达个人理想抱负、抒发朋友情谊等,教师可以按照主题的不同分组,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主题及个人兴趣加入对应小组进行诵读,并进行一定的交流切磋。例如,在专题阅读李白的诗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找出李白诗作中写月亮的诗,让学生分析这些写月亮的诗各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进而作出分类,这种方法增加了学生阅读的广度,加深了学生对经典文学的了解。

2.补充材料,构建与经典文学的对话。

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是学生诵读的直接资源,在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教材中的有效资源,让学生搜集相关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有些经典诗文经过数百年的流传,不同学者及社会人士对经典也存在不同的解读,学生难以把握原文原本的韵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将诵读材料巧妙融合,提供多角度的助读素材,为学生搭建与经典的“跨时空对话”的平台,锻炼他们对作品的鉴赏领悟能力。

例如,“经典咏流传”电视节目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谱曲演唱,让传统的诗歌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样的节目符合当代学生的审美倾向,将节目引入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为例,在节目中这首诗由乡村教师梁俊和他的学生以演唱的形式进行了演绎,这样的演绎给人无尽的想象。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时候就可以播放一段“经典咏流传”节目的视频,再将学生分组,让其模仿电视节目的模式排练并对作品重新加工和编排,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上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名家经典解读等在线课程。

3.搭建平台,深化对经典文学的理解。

初中学生正处于智力、思维发展阶段,虽然通过学习他们会对经典作品有一定理解,但要实际运用却比较难。因此,教师还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学生在运用中深化对经典文学的理解。

例如,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是展示班级风采的好时机,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将解读经典和班级风采展示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按照班级的数目遴选相对应的文化经典,然后班级抽签,抽到哪本作品,就请班级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将此经典文学作品与班级风采展示进行融合。学生兴致高昂,积极参与,涌现了不少佳作:

现在,邁着稳健步伐向我们走来的是高一(6)班的同学们。他们青春昂扬,朝气蓬勃,如雄鹰翱翔万里晴空,似蛟龙腾起万丈碧波,以矫健身姿彰显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离骚》精神。相信他们一定能在赛场上展现英姿,争创佳绩。

满怀激情,充满喜悦,脚踏志气昂扬,走出气宇不凡的正是高一(10)班,他们将为我们带来《平凡的世界》。年少志远,未来可期,生于平凡,勇必不凡。无畏辛苦,无畏汗水,用拼搏谱写运动的旋律;整齐划一,团结齐心。脚踩一条平凡之路,心中满怀非凡之志。高一(10)班的成员们,愿你们以最平凡的姿态,在运动会上书写不平凡的青春,用最激动的汗水,浇出无畏奋斗的韶华。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既展示了自己,也在展示中从不同层面理解了经典作品。

经典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与历史,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文化的传承方法需要一代代人推陈出新,而诵读经典是传承文化行为的一种。诵读经典,让学生深入理解经典精粹,可以升华学生的思想,美化他们的心灵。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