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分析

2020-08-04 09:24杨幸存
科技资讯 2020年17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杨幸存

摘  要: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的课程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播主流的意识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接受主流的价值观念。高职语文教师必须要跳脱出传统的教学模式,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将思政教育和课堂教学融合起来,实现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的同步提升。该文主要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职语文  教学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6(b)-0164-02

随着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学生简单的掌握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将思政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教师要将立德树人放在工作的首位,将课堂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感知文学作品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高尚的人格。

1  课程思政的内涵

我们所说的课程思政指的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應,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可以看成一种教育观念或者是教育思想,这一思想是当前高校教育的引导思想,高校要积极落实课程思政,改进当前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满足教育变革的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的课程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播主流的意识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接受主流的价值观念。

2  在高职语文中渗透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

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学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学生的人格发展对国家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塑造学生的人格,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要问题。高职语文教学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政策,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教师要发挥高职语文的优势,借助教材中的经典文章以及名人名言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可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走上社会的时候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才能实现语文学科的最大价值。

2.2 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热情

思政教育在很多学生看来是十分枯燥的,高职学校的思政教育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开展的过程中局限于单一的理论说教,讲解的内容过于形式化和固定化,思政教育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日程生活毫无关联,这样机械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使得学生的兴趣较低,甚至是极为反感,教学的效果也不太理想。语文学科具有极强的生活气息,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在其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用活泼生动的讲解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在语文学习中接受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

2.3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高职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细选的,这些文学作品是作者智慧的体现,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语文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能够感知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了解我们民族的过去,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历史事件,从而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深深地为中华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

2.4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文学作品包含了作者对人生以及社会现实的思考,其中有很多经典的句子以及文章,这些文章和句子颇为励志,在学习这些作品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情感上的认同,激发学生和作者或者是作品主人公形成共鸣,让学生能够以这些高尚的人作为自己行为举止的楷模,可以受到这些英雄人物的影响,心存高远,艰苦奋斗。

3  在高职语文中渗透思政教学的有效措施

3.1 注重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的结合

思政教育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要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所讲的内容,给学生列举一些实际的事件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需要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给学生传授方法,文学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作者的理想信念以及人生追求和思想品质[2]。教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用优秀的文化作品来激励学生,适当地加入一些新闻热点、生活实例、楷模事迹等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解读、探讨,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中的事件,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3.2 积极开展专题教学

高职语文教学在当前采取的教学模式还是较为传统,教师难以脱离固定化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讲解教材内容,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过于庞杂,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很难完全理解课堂所学内容。专题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提前确立学习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内容,展开专题化的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立足于语文教材之中,将不同的内容按照专题划分成无数个板块,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课堂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内涵深刻、主题鲜明的文章开展专题教学。在专题教学中教师要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分析课文的同时,可以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实现思政教育与语文课堂的有机融合。在专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思政教育有关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其中的深刻内涵,从而有效提升专业素养和思想品质。

3.3 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政素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学习。教师作为一个引导着,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这样才能让专业理论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高职学校可以定期地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或者是请一些相关的专家在学校开展讲座,将先进的思政理论灌输给教师,丰富教师的思政素养,这样教师才能明确思政教育的重点,在课堂上也能知道怎样将思政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此外,教师必须要严格的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思想道德高的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目标,采取思政教育的方式进行授课,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塑造学生的人格,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苏解姣.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研究初探[J].现代语文,2012(12):12-13.

[2] 王聪,姚桃娟,牛浩昌.课程思政引导下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探索[J].才智,2018(13):41-42.

[3] 陈海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实用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71-73.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