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疫后“四瘾”苗头

2020-08-04 17:21
新传奇 2020年26期
关键词:苗头政风党风

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在抗疫中或被迫收敛、或暂时匿迹,当下有的人可能“旧病复发”,需要引以为鉴、切实整改。关键之年,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要求干部群体必须作风扎实,敢担当、善作为。

随着各地生活生产逐步恢复正常,多地调研发现,少数干部本着补偿、慰劳心理,开始补酒、补聚,被称之为“局瘾”;一些地方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风气有回潮迹象,被视为“秀瘾”复发;还有少数干部滋生松劲、推卸情绪,一些工作一拖再拖,被称之为“怠瘾”;极个别干部甚至上赌桌、开“毒趴”,可谓犯了“邪瘾”。

今年已过半,既有决战脱贫攻坚的硬任务,又有疫情冲击下保就业稳民生的硬需求,还要为实体经济减负,努力扩内需、促创新、补短板……每项工作都不容有失。这要求干部群体必须作风扎实,敢担当、善作为。

“局瘾”:“解封”之后“补酒”“补聚”露苗头

隨着疫情在国内多数地方得到控制,个别干部肚子里的“酒虫”又开始蠢蠢欲动。

重庆市纪委监委发布的通报显示,今年3月期间,该市查处8起违规公款吃喝案件,6起违规接受公款吃喝和服务对象等宴请。

据湖北省公安县纪委监委通报,5月1日,该县章庄铺镇凤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先兵家属为孙女操办周岁生日宴,宴请宾客13桌,收受非亲属礼金36700元。唐先兵因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有受访专家认为,“解封”之后“补酒”“补聚”露苗头,暴露出个别干部把公款吃喝当作补偿、慰劳的不良心态;有少数干部以为社会关注度仍在疫情,存在不会关注到公职人员聚餐的侥幸心理。对此,必须继续坚持遏制大吃大喝、大操大办等歪风陋习,持续以优良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树新风。

“秀瘾”:部分地区文山会海等有回潮迹象

随着各单位上班秩序逐渐恢复,少数有“秀瘾”的干部又开始旧病复发。

不少基层干部表示,“以会议落实会议”已经成为某些地方、部门或干部推进工作的方法。疫情期间这种工作方法行不通,如今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有的干部似乎终于找回了熟悉的工作方式,大会小会一个接一个,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应付。

有地方纪委党风政风监督部门对文山会海问题“画像”,其中除了各种会,还有多种“秀”。比如,文件照抄照转,本单位或机构成了上级的“传真机”“复印机”;开展学习玩弄“复制粘贴”,理论脱离实际;各事项多部门“你方查罢我又来”,过多过滥的“督检考”,重痕迹轻实绩,不看现场看材料;热衷于“材料美化”“文字经验”“数字游戏”,信奉“材料出政绩”……

不少基层干部认为,个别干部的“秀瘾”本质上是一种形式主义。这种不良风气在抗疫中或被迫收敛、或暂时匿迹,但疫情得到控制后,有的干部可能“旧病复发”,需要提高警惕、引以为鉴。

“怠瘾”:少数干部滋生松劲、推卸风

随着战“疫”取得阶段性成果,有个别地方的干部出现了“松松劲”“歇歇脚”“推推责”的念头,图形式、摆样子、走过场的现象又有所抬头。

西部某市纪委监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该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30起,其中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案例达49件。

综合多地案例,对少数干部的“怠”,可以盘点出如下表现:

——工作事无巨细都向上请示汇报,看似守纪律、讲规矩,实则是不担当、不作为,上推下卸逃避责任;

——把问责名单作为解决问题的“杀手锏”,息事宁人向上级、社会舆论交差,但实际整改往往成为“烂尾工程”;

——充当“不着急先生”,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无动于衷、消极应付;“这个那个,这些那些,不清楚、不了解、不知道、不归我管……”对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扯皮、冷拒软推,甚至“层层甩锅”。

……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疫情使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贫困户生产经营受损,驻村帮扶工作受限,扶贫项目开工和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延迟,为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多位受访纪检干部和专家认为,应多措并举确保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防止和克服松懈松劲,确保疫情防控慎终如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

“邪瘾”:疫情刚好转就上赌桌,甚至开“毒趴”

5月上旬,湖南省祁东县警方查处了一起聚集吸毒致人死亡案件。

警方目前查明,5月2日晚,公职人员施某某及其朋友共10人聚餐,餐后一起在KTV饮酒、吸毒。次日凌晨,施某某因出现抽搐送祁东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悉,此次事件中有多名党员干部甚至民警参与。祁东县纪委监委已对其中涉案公职人员和党员展开党纪政务审查,有的已经给予包括“双开”在内的严厉查处。

近日,中南沿海某市纪委监委暗访组和公安机关在一次行动中抓获12名涉赌嫌疑人,其中包括两名党员干部。参赌的公职人员程某愧疚地说:“我知道错了,我作为一名党员,不应该参加这种聚会,我的意识很淡薄,很自责,确实不应该。”针对少数干部沉渣泛起的“局瘾”“秀瘾”“怠瘾”“邪瘾”,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陈晓运建议,纪检监察机关继续加强作风问题的动态分析研判和责任监督,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作风、改作风,对较为突出的作风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督促党员干部强化慎终如始意识。

广东某县纪委书记认为,应进一步畅通党风政风监督渠道,鼓励各地定期曝光当地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典型案例,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以信息透明加大震慑力度,推动基层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减少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

(《瞭望》2020年第25期)

猜你喜欢
苗头政风党风
后疫情时代辅导员对学生中潜在危机进行苗头性发掘的探析
今年苗市出现好“苗头”
车坛往事2:蒸汽时代初见苗头
警惕肠癌的“苗头”
以家风建设促进党风政风民风建设
谈用党风带动政风民风
电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途径探析
“三级”党风廉政督查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正党风 促行风 打造廉洁高效的检务服务窗口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