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如意祥瑞”的设计灵感

2020-08-06 08:38
山东陶瓷 2020年3期
关键词:祥瑞茶壶纹样

蒋 峰

图1 如意祥瑞

我国有悠久的制陶史,并且独创出了风靡世界的精美瓷器,紫砂壶的诞生仅仅只有数百年,在它刚刚诞生的时候,手工制陶的技术就已经相当成熟了。丰富的制陶经验,让自身材质特殊的紫砂,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手工成形制作的工艺,正是这种全手工成形后烧制的工艺,让紫砂陶艺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既让古代的文人获得了高雅的茶器,也让现代的紫砂陶艺创作者可以通过紫砂将自身的创意付诸实际。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可以说是长盛不衰的文化主题。在广大民间的生活中,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转化为种种如意吉祥的形体符号,如意就属其中之一,这种符号在清代被发扬光大,形成了十分普遍的艺术装饰。一代又一代的创作者有意无意的将如意装饰进行变化和改进,潜移默化中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现实的文艺塑造中,对于这一传统吉祥符号的艺术挖掘似乎永远不会被满足,图1“如意祥瑞”壶的设计和制作就是来源于此。

“如意祥瑞”壶的造型创作灵感来自于明代《三弯腿六方如意凳》的外形设计,在现代艺术当中,关于“明式家具”的衍生创作几乎成为一种时尚,紫砂壶中就有众多“明式”题材的茶壶作品,这类创作广泛的获得了紫砂创作者的青睐,源于“明式”题材所具有的文人气质。顾景舟大师曾经说过:创作紫砂壶要具有“文人气”,正是文人的参与,才赋予了紫砂壶种种额外的内涵表达,“如意祥瑞”壶的形体和装饰就是秉承这一思路来进行制作的。壶的壶身为浑六方壶体,壶肩一圈挺括饱满,贴饰原型藤叶连续纹样,如意纹饰分布于六个底脚,整体线条曲直适度、流畅。以中国传统吉祥物玉如意演绎为壶钮,置于六方凳面上。整体稳重大气。采用宜兴特有的紫泥墨玉砂制作,烧制工艺采用电窑,3次烧成,取名“如意祥瑞”壶力图以六方如意之意表现吉祥、遂心如意的思想。

从“如意祥瑞”壶的造型和装饰的组合来看,壶身具有十分明显的传统韵味,如意纹样的装饰是传统如意纹的变化,类似于木质家具上的雕花。在这把壶上需要熟练的运用紫砂贴塑法来模拟木雕花所具有的材质感,贴塑的过程中,难点不是如意纹本身的制作,而是如意装饰同壶体之间的镶接处理。木质家具的雕花多采用凿、削等手法,并在此之后进行抛光上油等工序,最终形成木质家具独特的纹理质感,这与脂泥镶贴所产生的质感是完全不同的。如意装饰纹样最繁琐也最困难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细微处镶贴的痕迹处理。

紫砂传统镶接中有俗称的暗接法,可以将两个不同泥片处理连缀得没有丝毫痕迹,但此壶的如意贴塑却不能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如意纹样的装饰要凸显在壶面之外,又要跟壶体仿佛属于同一个整体,壶肩处的如意纹样交错连续,尤其是每一块面之间的如意纹样还要相互交缠,这就增添了镶接的难度,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技艺将其处理的和谐而连贯,更重要的是如意与如意之间要具有独立性。配合镂雕的方法勾勒出如意纹内部的线条。仔细观察如意纹就会发现,表面看似相同,但实质上并不对称。由于六方壶器本身形体分割的特性,相邻两侧的如意纹无法做到完全对称,因它们不在同一个平面,细微的不同不影响整体的观赏性,重要的是不同平面之间连续的如意排列才能彰显出壶形整体的气势。

壶肩的如意花纹与壶底部的如意卷脚纹风格各异,同样的装饰题材在同一把茶壶的造型上表现出了不同的面貌,这两种装饰的对比本身就凸显了茶壶主题的表达,即虽然人人都追求幸福生活,但每个人的目标都不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幸福,而当不同人的目标纠缠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一个共同祈求吉祥如意的集合体。

除此之外,壶钮作为整把茶壶的中心,被塑造成了传统“玉如意”的形态,但这种形态不是整比例的缩小还原,而是一种提炼浓缩,将原本身长的如意缩小成了壶钮大小,形成了一种可爱透亮的袖珍感,这样的壶钮搭配八角云婷的壶盖,如同献宝一般向上喷涌,这时结合整体才会发现,壶底的如意就是代表水的浪花,壶肩的如意则是代表生命和活力的自然生长,壶钮所呈现的则是在水流过后,获得了生命和活力,进而有能力改造自然,追求幸福,这三种不同的如意代表了人生情感中的三个阶段,层层递进,发人深省。

综上所述,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了紫砂艺术不断的突破自我,在种种已有的艺术造型、装饰造型上不断开拓变化,对于如意造型装饰的发掘到此仍不是终点,随着未来创作主题的深入,如意这一题材的作品还将产生更多新的变化,而想要跟得上时代的艺术潮流就要顺应这种变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尝试,使自身的文艺素养能够顺利的转变成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紫砂壶造型。

猜你喜欢
祥瑞茶壶纹样
青山遮不住、江山多娇、天降祥瑞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金猪庆祥瑞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樂以筆墨祈祥瑞——我作鳜鱼画的感悟漫谈
带孔的茶壶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
西夏文《十二缘生祥瑞经》初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