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盘壶”看紫砂壶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2020-08-06 08:38邵志峰
山东陶瓷 2020年3期
关键词:壶盖手工艺紫砂壶

邵志峰

图1 周盘壶

紫砂壶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中具有重要地位,代表着中国陶瓷制品的极高工艺水准与茶道文化的蓬勃发展。紫砂壶外形美观精致,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典艺术韵味,在内涵上,紫砂壶除了传递中国深厚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外,常包含深刻哲理、人生理想与道德追求等,体现出紫砂壶艺术深刻而高雅的艺术境界。正是在这种“内外兼修”的条件下,紫砂壶艺术才得以在五百年间长盛不衰,甚至是茶道活动中的“主角”,一些紫砂壶还因自身特殊性具有重要收藏价值与文献价值,这些都说明了紫砂壶的艺术水准与文化意义。

在深厚丰富的文化艺术积淀下,经过五百余年的发展,紫砂壶种类款式繁多,后人在继承前人创造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使得紫砂壶艺术有深厚根基又包含时代精神,图1“周盘壶”就是这样一种。

“周盘壶”为“曼生十八式”之一,是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这一壶型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罗盘,由陈曼生最早开创,其中包含曼生多年来为人为官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感悟。曼生喜好夜读,每至夜深倦怠之时,闭目而思便觉人生艰辛与在官场之中的许多“不得已”,偶然见一罗盘,随意用手拨动见罗盘柄始终指向同一方向,遂从中获得人生启发,便设计出“周盘壶”,象征做人应坚定心中准则,又圆润谦和,有宽广胸怀,能屈能伸。此后这一壶型便传承下来,手工艺人根据个人审美取向的不同在周盘壶造型基础之上做出改变,使壶在具有深厚的哲学思想的同时包含个性特征。

此壶特点首先展现在壶身部分。略扁的圆柱形壶身是周盘壶的特点,此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此壶壶身宽阔,端正大方,圆形的大平底使壶身稳重非常,壶身边缘棱线清晰流畅,整个壶身将圆润端正融合起来表现,象征为人心胸宽广,曲直合一的态度。此壶特点在于壶面的处理。可以明显看出此壶壶面并不是平缓一致的,而是有明显的起伏变化,在壶面之上如同海浪,使原本较为沉静的壶体更加生动,这种“波浪”效果使壶呈现出六方器的韵味,增加了欣赏趣味,同时也象征人在大风大浪之中要坚定不移,不改初心,才能不改变自己最初的形状,与此壶整体稳定但包含变化的特征是相一致的。

与壶身造型相配合的是六方特征明显的壶盖。壶盖棱角分明清晰,造型标志,与壶口相接形成对称的结构。壶盖内部稍稍凹陷,以此衬托宽阔立体的边缘部分,中央部分则与壶盖边缘保持一致,这样使壶盖形成一种规律变化的整齐美感,与壶表面的起伏是相应和的。壶盖中央是小圆柱形的壶钮,虽然小巧但其表面与壶身一样具有起伏,使壶保持整体艺术结构的一致。

从壶身整体造型上看,此壶将传统周盘壶的气质“具体化”了,手工艺人在打好身筒后,运用工具制造出壶面的起伏,这种起伏要保证圆润自然,将周盘壶所传递的为人处事的道理表现的恰到好处,通过这种艺术设计,使此件周盘壶艺术特征鲜明,也更易使人从中受到启发,除此之外,还会给人以独特手感体验,从触觉方面感受紫砂壶结构的灵活多变。

壶身两侧是十分纤细简约的壶嘴与把手,二者线条硬朗利落,俊逸明朗,象征人生的另一种境界,也就是坚持个人准则的一面。与波浪起伏的壶面相配合,正是将“周盘壶”那种丰富的内涵具体化了。壶整体呈古朴低调的棕色,又不失温柔谦和的气度,泥料的纹理十分清晰,有古朴自然之美,与壶的造型结构所传达出的气质相一致。

“周盘壶”是手工艺人结合个人审美趣味与对周盘壶内涵的理解设计而成的。从工艺上看,此壶结构清晰稳重,各部分都是细腻精致,没有一丝瑕疵,符合紫砂壶艺术的基本要求;从艺术个性与内涵文化上看,手工艺人有意将周盘壶的内涵外在化,使人们能够更具体地感受到周盘壶的美与紫砂壶的魅力气质,从壶中获得深刻启发。

“周盘壶”造型独特,内涵文化表现明显。对于紫砂壶艺术来说,朦胧的意境美是一种选择,但如此壶这样具有智性特征的作品则指向中华文明深刻理性的一面。通过对“周盘壶”的分析,在了解这一经典款式的同时,也了解到手工艺人的不断探索与紫砂壶艺术发展的广阔空间。

猜你喜欢
壶盖手工艺紫砂壶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伪造的情书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嘎玛:扎曲河畔的手工艺之乡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