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庆如意”壶的美学风格与情感内涵

2020-08-06 08:38朱国强
山东陶瓷 2020年3期
关键词:桔子壶盖泥料

朱国强

图1 桔庆如意壶

茶壶在中国是一件十分常见的容器,即使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仍随处可见茶壶身影,其根源在于中国人喜爱饮茶的传统,在茶道活动中,精美绝伦的茶壶屡见不鲜,这也说明了中国人对于高雅文化的追求。中国传统茶壶可分为陶制与瓷制,其中陶制中以紫砂壶知名度最高,代表着中国陶制茶壶的最高艺术水准。紫砂壶于明朝正德年间起流行开来,发展至今,从造型装饰到内涵情感均得到极大丰富,图1“桔庆如意”壶就是一件融汇自然与民俗文化的紫砂壶作品,本文将通过对此壶的具体分析来揭示其对自然、情感的表达。

自然界中的瓜果不仅造型可爱、美观,更因人类情感的介入而具有独特象征意义,成为紫砂壶创作重要的灵感来源。通过仿造自然瓜果,手工艺人或是表现朴素清新的自然美,或是着力凸显艺术加工后的精湛华丽,最终都指向一种对于自然的热爱。“桔庆如意”壶的造型来源于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桔子,手工艺人主要表现其自然美的一面,使作品具有仿生特色与鲜明的自然美学风格,体现出中国古典的朴素自然美学思想。

手工艺人首先运用泥料来表现桔子特征。制作紫砂壶所用的紫砂泥有“五色土”之称,在不同温度的烘烤下会呈现出十分丰富的色彩,用于表现不同的主题或仿造不同事物。此壶便以橙红色为主色调,这与自然的桔子色彩是相近的。泥料颜色均匀,饱和度适中,明度较高,使壶具有明亮柔和的色调,在模仿桔子色彩的同时使壶充满古朴、自然的气质。

其次在于质感,外表光滑如玉,触之如凝脂的紫砂壶常带来精致华丽的美感,“桔庆如意”壶则不同,它的表面布满细致的纹理,乍看之下似乎十分粗糙,这是模仿橘皮的一种策略,使壶的艺术主题更加明确,这种自然真实而又不乏精致的设计,更能体现紫砂壶泥料的丰富变化与艺术表现力。

“桔庆如意”壶上窄下宽,整体圆润,以壶底部最为饱满,象征桔子的成熟。壶体线与面之间的融合十分完美,壶身周身线条圆润流畅,是紫砂壶艺术线条美的展现。壶盖用于表现桔子的上半部分,与壶身具有一体感,两侧线条与壶身线条衔接自然,壶盖与壶口之间接合紧密,是细致工艺的展现。壶盖中央的壶钮是仿造桔子枝干制成,枝干笔直端正,是紫砂壶结构美的要求。手工艺人还特意围绕壶钮一圈设计出叶片花样,使壶的自然色彩更加浓厚,模仿的桔子也就更加真实。

从壶身的泥料色彩及整体造型上看,此壶对桔子造型的模仿十分真实,手工艺人在保留了桔子“原生态”的同时呈现出形体的精致,尤其是将紫砂壶圆器的特点表现的恰到好处,将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灵活现、气味甘甜的紫砂桔子。为了凸显整体造型,此壶选择了十分简约的壶嘴与把手,直嘴与圆环形的把手对称镶嵌于壶身两侧,使紫砂壶的直线美与曲线美均得到展现,又保证了壶整体线条的简洁美观。

选择桔子作为紫砂壶的艺术主题固然有手工艺人喜爱桔子外形的因素,关键还是在于其中内涵。“桔庆如意”与“吉庆如意”谐音,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是一种在中华民族大地上绵延千百年的情感寄托。除了谐音之外,桔子橙红圆润的造型象征红火吉祥、团圆如意,这与吉庆如意的内涵是一致的。此壶模仿桔子造型一方面是出于对于艺术美的尊重,另一方面则可以看出吉祥文化在中国人情感中的重要作用,“桔庆如意”既有对自然美的展现,又具有情感深度,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期待。

“桔庆如意”是一件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紫砂壶作品。手工艺人从泥料的表现到造型的塑造都以真实、简约为理念,还原出一个鲜活而具有艺术美的桔子,其饱满的造型与其吉祥如意的内涵保持一致,使壶在造型、内涵与情感间产生紧密联系,每一位观赏者都能从中感受到自然趣味与幸福的感觉。

自然为紫砂壶艺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手工艺人立足现实,善于发现美,以深厚的文化传统为根基,紫砂壶艺术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如这件“桔庆如意”一样为我们带来茶香、桔香与幸福的香气。

猜你喜欢
桔子壶盖泥料
伪造的情书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云南建水紫陶泥料配比与工艺性质对比研究
LDM法3D打印紫砂泥料的制备及参数控制
快乐吃桔子
桔子味
桔子熟了
基于ANSYS变温场的真空练泥机泥料挤出质量的研究
剥桔子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