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背景下中小学数学课程综合探索课型研究

2020-08-06 14:28闫秀荣
考试周刊 2020年67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高要求下,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知识分析和探究的时候,不仅需要注重本课程知识的教学工作,而且还需要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来对学生展开课程教学工作,以此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对于学科融合教学工作来说,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在对学科融合形成全面的了解,并立足于此,从而找到具体的课程教学方式,推动学生知识学习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 学科融合;小学数学课程;综合探索;课型研究

作为一名教师来说,教师想要结合好某一教育教学理论给学生展开相应的课程教学工作,就需要对其理论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一来,才能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做到应用自如。而对于学科融合背景来说,它实际上是立足于学科融合这一理论的要求下从而提出来的。学科融合强调的是不同学科之间的课程知识融合,即“语文与数学交叉、英语与数学交叉”。通过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交叉式的教育,以此来推动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和了解。而对于学科融合背景来说便是立足于这一理论本身的概念,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展开研究和分析,以此来形成课堂教学的新形势,从而形成了一种教学研究氛围和潮流。

一、 学科融合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特点

对于教师而言,在正式应用学科融合理论之前,还需要明确学科融合下的课堂教学工作会有什么样的特点。换句话说,便是学科融合理论的教学特点是什么。通过形成这一方面的了解,从而能够为教学策略的构建提供具体思路和方向。

(一)互动、交流频繁

对于教师而言,通过立足于学科融合背景,给学生展开相应的课程教学活动,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和交流的频繁。对于课堂教学工作来说,其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必需的,而且只有通过相关的交流,教师才能够真正明白学生的需求,从而落实对学生的教学工作。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在平时课堂教学工作中他们并不会主动与教师交谈,甚至害怕与教师之间的眼神触碰。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原因,还是因为学生与教师之间有距离。而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学生能够发现教师并没有自己想象的严肃,同时还非常的博学多才,以此来引起学生对于教师的敬佩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课程教学形式多样

立足于学科融合背景下所打造的课堂,其课程教学形式会比较多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学科融合教学中,教师不仅会将本课程的知识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而且还会根据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 进行课程教学工作的糅合,从而呈现出新的教学方式。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在课堂当中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知识水平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丰富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教师通过立足学科融合背景下,给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丰富整体的教学内容。在平时的授课环境中,教师在给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该课程的知识为主。这样一来所打造的教学课堂,虽然能够推动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与发展,但还是会显得有些許单一。而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学生能够在一节课堂上感受到不同的知识内容,实现整体课堂教学资源上的丰富。

二、 立足学科融合背景展开教学活动的作用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想要立足好学科融合背景,对学生展开相应的课程教学设计,实现学生的整体知识学习与发展,就需要明确结合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教学活动,能够给学生和课堂带来什么样的作用。

(一)改善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学习的刻板印象

从整体课程教学工作来看,教师通过立足学科融合这一背景,对学生展开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工作,能够改善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学习的刻板印象。对于学生来说,数学课程应该不是什么陌生的课程。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科融合教学理念还没有产生和成熟,所以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上只能学习这一门课程的知识。这样一来,相对而言,所呈现出来的课堂环境会比较刻板,学生长时间的学习也会比较容易疲惫。而结合学科融合的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到课程知识呈现的多样性和多元性,从而改善学生对于该学科学习的刻板印象,实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推动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通过结合学科融合的方式,来给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构建,能够推动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发展。在以往的课程教学工作中,一般教师都是以本门课程的知识为主,给学生展开相应的知识教学。这样一来,给学生呈现出来的知识也是以本课程知识为主,而学生的知识结构之前,还是缺乏一定的联动性。而通过结合学科融合背景的方式,能够将学生之间不同的学科知识串联起来,从而形成学生整体知识结构上的完善,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三、 学科融合背景下展开课堂教学的步骤

对于教师教学工作来说,教师在结合学科融合背景下,给学生展开具体的课堂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准备工作

对于教师来说,在正式展开教学工作实践的时候,教师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恰如中国古语所讲的“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师只有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在推进准备工作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三方面来看。首先,要对学科融合背景形成全面的了解,明确学科融合教学对于整体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其次,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整合。明确教材中的哪些内容是能够与学科融合结合起来,从而找到设计的对象。最后,考虑到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完成这三方面的准备工作,为教师的教学实践奠定基础。

(二)教学实践环节

在小学数学教师完成了具体的准备工作之后,教师便需要展开具体的实践工作了,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课程导入、新课教学、课程总结三个部分来具体分析和操作。

1. 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作为一节课程教学的开始,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一个好的课程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快速融入课程学习环节之中,实现学生知识水平的发展。而教师在给学生展开课程导入设计的时候,可以立足学科融合背景的相关内容来展开。

具体来说,假设教师今天要给学生教授的是关于“位置”方面的知识内容。在这一内容中,教师要让学生形成明确的位置判断,并通过相关的学习让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与发展。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美术绘画的技巧来进行导入。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给学生制作一个视频,在这个视频中,有一个小朋友正在面对着风景绘画,但是他很苦恼,不知道应该先画什么方位的东西,希望小朋友能够结合“由近到远”的形式,来告诉他绘画的顺序。通过这样的一个视频导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学科融合理念在课堂中的运用。

2. 新课教学

对于课堂教学工作来说,其中新课教学是整节课程的关键。在这一方面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科融合背景展开具体的教学设计,可以采用浸染式融合和整合式融合两种方法来展开。

首先,是浸染式的融合。所谓的浸染式融合,实际上是就通过一小部分的内容的体现,从而来帮助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同时加强学科融合的体现。浸染式融合无论是对于教师来说,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是一种过渡形式的体现,能够在潜移默化的情景中,加强对学生的影响。

具体来说,假设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应用题方面的教学工作的时候,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一天,小松鼠的媽妈在森林里采到了一些松果,回到家后,准备分给三个小松鼠吃,老大分到了6个,老二分到了5个,老三分到了4个。”一般在这样的应用题中,都会问学生“松鼠妈妈采到了多少个松果?”但是在学科融合背景下,教师可以转变提问的方式,先问学生“你们认为松鼠妈妈分果子的方式好不好?”激发学生的文字性思考,然后在过渡到相关的计算题当中去,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这一个应用题的讨论和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

其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整合式的融合方式,来落实学科融合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所谓的整合式融合,实际上是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活动的时候,从整个环节角度入手,让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探究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的发展。

具体来说,教师在带领学生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时候,在这一节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维的发展。针对这一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给学生打造跨学科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结合语文课程中的情感影响入手开展。比如,教师可以说“我们班级背后的黑板,很久都没有利用出来了,现在老师打算给学生弄一个自由绘画墙,但是需要在上面增加一圈装饰品,那么应该买多长才合适?”通过这样的提问对话,让学生因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从而积极地参与分析和思考,以此来推动学生知识的学习,并实现课堂教学的学科融合性。

3. 课程总结

当教师完成了相应的新课教学任务之后,教师的授课任务还没有结束,教师还需要做好课程总结工作,从而完善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思考与分析,实现学生知识基础的巩固。

假设教师在每教授完一节新课之后,教师在进行课程知识的总结工作设计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科融合的角度来入手。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程文章教学中的总分总的形式来入手,让学生将这一节课程学习的总体框架罗列出来,以此来推进学生学习思维上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提升与发展。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够找到学科融合背景下合适的教学方式,便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知识学习的发展,促进知识框架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孟新玲.初中语文与数学的跨学科教学方式探索[J].甘肃教育,2019(3):105.

[2]郭怀青.多学科融合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8(20):69-70.

[3]汲振全.浅谈小学数学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163.

[4]胡雪芹.七到八年级数与代数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7.

作者简介:

闫秀荣,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太白九年制学校。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
艺术生文化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学科融合,将春天带入课堂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由一则程序设计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巧用课前10分钟,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
青少年科技教育途径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