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金融支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案例研究

2020-08-06 14:46宝雪谭玉色
中国市场 2020年21期
关键词:平塘县金融支持民族地区

宝雪 谭玉色

[摘 要]实现乡村振兴是促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建设美好生活的总抓手,而完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保障机制是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文章基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支持黔南州平塘县乡村振兴的具体案例,从健全金融服务组织体系、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强化金融创新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四个方面剖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保障机制,在分析具体措施及成效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政策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一般经验。

[关键词]金融支持;民族地区;平塘县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1.036

1 研究背景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以及《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系列纲领性文件,[1]将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和促进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建设美好生活的总抓手。201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强调:完善农村金融资源回流机制,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从发达国家推动乡村振兴的历史经验,如日本的造村运动采用“农协金融+政策性金融”的金融方式;德国、美国等普遍采用“信用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农业金融机构(或政府农贷机构)”的金融服务农村形式等,[2,3,4]总结出乡村振兴离不开政策支持和金融保障,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对实现乡村振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文章将结合金融支持黔南州平塘县乡村振兴的具体案例,剖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保障机制,从而总结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一般经验。

2 金融支持平塘县乡村振兴的保障机制

黔南州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聚焦全州深度贫困地区,即1个深度贫困县(三都县)、2个极贫乡镇(平塘县大塘镇、长顺县代化镇)和贫困发生率20%以上的349个深度贫困村。而平塘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全县重点贫困村86个,占总数的56%,目前总人口32.29万人,境内居住着布依族、苗族、毛南族等2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59%,农业人口30万,占总人口的9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516人,贫困发生率25%。

2.1 健全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健全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是金融系统在农村开展有效金融服务的重要依托之一。金融支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既有政策性金融需求,也有商业性金融需求,多元化特征明显,需要各类涉农金融机构强化定位、明确分工,形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黔南州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中指出: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中采取各金融机构明确分工,紧密合作的形式,推进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如人民银行黔南州中心支行在深度贫困地区组织开展信用引领精准扶贫示范点创建,发挥信用在金融精准扶贫中的引领作用,同时,组织做好深度贫困地区现金服务工作,并开展农村金融教育“金惠工程”和“蒲公英”金融志愿者行动,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素养,强化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金融机构业务行为,净化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消费环境等。

2.2 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

根据《2018黔南州乡村振兴任务分解表》(简称),州投资促进局、州财政局、州农委、州金融办、州保险协会及其他涉农机构,应加大招商引资、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工作力度,强化乡村振兴资金保障,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完善重点产业链条,同时健全好农业担保体系。2018年平塘县工作着力产业支撑,州外项目投资资金到位达156.03亿元,同比增长30%。一是深入实施农业“185提升工程”和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推进9个州级以上农业园区建设。新增茶园4000亩,投产茶园达16.44万亩;新增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9个。同时,促进了塘边蜂糖李、甲茶百香果、大塘金丝皇菊等优势特色产品“黔货出山”。二是成功引进大瑭本草、文博智能、中汉口腔等一批高新项目,实现工业投资18.37亿元,启动“千企改造”企业22户,兴发煤矿启动技改建设,拉安电站建成并网发电,曹渡河流域水能开发稳步推进,以“石土经济”、能源开发等,并建立五大产业和11个镇(乡、街道)招商集团,高位推进“产业大招商突破年”和“营商环境大整治”行动。三是实施旅游九大工程,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实现景区景点联动共赢,国内过夜游客36万人次,增长30.07%;入境过夜游客2254人次,增长53.75%;建成物流配送中心1个,新增入库“四上企业”34家,培育壮大电商企业40家,网络零售额达4886.41万元。

2.3 强化金融创新方式

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可以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融资需求。金融创新应从创新金融机构内部信贷管理机制、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完善“三农”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推动新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广这四方面着重考虑。在推动新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广方面,贵阳银行都匀分行进一步深化农村区域电子商务和普惠金融的有效结合,积极配合贵州省供销社联合社、“贵农网”“农经网”,建设集农产品销售电商化、农业技术专业化、农资配送物流化、农户生活便利化、金融服务综合化于一体的创新型“农村电商服务站+农村金融服务站”,提升电商“黔货出山”和“工业品下乡”双向通道金融服务水平。

3 金融支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经验总结

民族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深水区、硬骨头,必须给予强大的金融支持,特别是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以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3.1 提高民族地区金融保障支持力度

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多为民族地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区域。因此,提高民族地区金融保障力度是加快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步伐的需要。经过案例分析,笔者认为提高民族地区金融保障力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和完善民族地區,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政、银、企联动扶贫常态机制,制定与产业扶贫金融服务相关机制;二是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促进农牧民通过贷款等方式增加农业生产性投资,缓和农牧民消费压力,以提高生产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三是因地制宜地拓展创新农村保险保障业务,以降低农牧民在农牧业等生产性投资的风险,进而提高民族地区金融保障力度。

3.2 创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

与城镇金融机构相比,民族地区金融机构面向群体及地区存在特殊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必须重视这种特殊性,不能按以往普遍性原则,而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民族地区金融市场是一个多层次体系,若想更好地发挥民族地区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其核心就必须创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产品与服务,使其不仅能够满足各个利益主体的金融需求,而且能够带动民族地区农牧业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应以民族地区金融市场需求为导向。民族地区金融机构通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技术,打破原有金融机构对接局限,线上、线下双向发展,提高获取信息精准度和传递效率,精准分析农户需求,并与相关产品快速“匹配”,精准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以缓解农牧民与民族地区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3.3 构建以农牧民为核心的金融信贷服务体系

农牧民能否融资、融资多少、融资时间的长短等主要是通过农村金融信贷服务体系实现的,而农村金融信贷服务体系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因此,结合民族地区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构建以农牧民为核心的金融信贷服务体系,可以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信贷环境。对构建以农牧民为核心的金融信贷服务体系而言,首先因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各涉农银行应将金融征信的宣传教育与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有机结合,以提高农牧民金融信贷意识和守信意识,促进民族地区人民有效利用金融信贷支持,实现小康目标。其次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促进普惠金融深入民族地区,积极进行人才储备培养,在民族地区逐步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同时,结合民族地区差异性,以农牧民为核心,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动态化、立体化农村金融信贷评价体系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信贷机制,间接支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3.4 健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激励约束机制

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要补齐这个短板,需要发挥金融服务主体和金融从业者等的智慧力量,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笔者认为,需在定向民族地区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上下更大工夫。首先,建议政府、财政、监管部门对支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的正向激励导向考核机制,对贡献度高的银行,在存款资源等分配上适当给予倾斜,放低三农融资的门槛,适度简化各项融资手续,有效撬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其次,建议设立倾情奉献奖,鼓励金融团体运用其专业的经济金融等知识,强化家国情怀担当,为民族地区融智融情,主动从民族区域、农业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准为其想办法谋思路,实现输血式资金支持向造血式金融扶贫转变。

参考文献:

[1]刘西川.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三个重点:创新、普惠和监管[J].国家治理,2018,11(2):9-10.

[2]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货币信貸处.云南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与研究[J].时代金融,2018(11):23-24.

[3]沈费伟,刘祖云.发达国家乡村治理的典型模式与经验借鉴[J].农业经济问题,2016(9):99.

[4]赵周华,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理论阐释、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J].金融发展评论,2018(11).

[5]XIONG F,YOU J. “The impact paths of social capital and the effects of microfinance: evidence from rural households in china?”[J].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19,l(4): 704-718.

猜你喜欢
平塘县金融支持民族地区
平塘县老干部宣讲团到县第二中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活态文化
平塘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平塘县委离退局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动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