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视角下的汉代四川画像砖研究

2020-08-06 14:51黄欣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画像砖广汉四川

黄欣

摘 要:汉画像砖在今山东、河南、陕西、云南、贵州等地都有发掘。四川以成都周边出土的东汉中后期实心画像砖数量较多,艺术造诣较高,是我们了解两千多年前神秘瑰丽的四川汉代社会的活化石,它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画像砖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域艺术特征。

关键词:四川;汉画像砖;地域特点;艺术风格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项目(DFWH2019-039)研究成果之一。

汉代是一个政权相对稳定、民族融合、商业手工业发达、对外贸易及交流频繁的封建王朝。汉武帝以礼乐文教辅助统治,表章六经,设太学、置博士、创秘阁,开“黄门画署”,后又有汉明帝雅好图画,创立画官、画室、鸿都门学,皆以“成教化,助人伦”“恶以戒世,善以示后”,发挥艺术的教育功能,为统治者宣扬儒家道德,强调人身依附关系,达到巩固汉朝的封建统治目的。汉代先民崇尚“谓死如生”“事死如事生”的谶纬学说及宿命论,崇信原始神话传说等学说思想,加上“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以尊老和厚葬显示自己的孝行同时,东汉时期外来佛教的传入使人们对“引魂升天、来世幸福”的追求愈加强烈,汉画像砖艺术始于战国至东汉到达顶峰,延续至宋金时期才逐渐衰落,是这个恢宏时代里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汉画像砖继承和吸收商周青铜纹饰、战国帛画及漆画、秦汉壁画及雕塑技法基础,是雕刻与绘画艺术融合的造型艺术形态,是主要应用于汉代墓室建筑的一种丧葬礼制性砖石艺术。

一、四川汉画像砖文化综述

杜宇氏教民务农,蜀人开明氏在川兴水利,后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工程,大大促进四川的农业发展。《汉书·地理志》载:“巴、蜀、廣汉……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江水沃野……民食稻鱼,亡(无)凶年忧。”汉时成都成为西南政治、文化商业中心,跃居五大商业都市之一。

汉代崇尚“以孝治天下”,东汉王充《论衡》提出的“孝亲才能忠君”思想,加之天人感应论、社会崇信巫术的风气极盛,使统治者和达官贵族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陵墓,有钱人家甚至平民百姓不惜倾家荡产也要追随厚葬的潮流。“察举征辟”的官员选拔考核制度设立更是让汉民攀比竞争心理、奢侈厚葬之风到了“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止”的地步。画像砖艺术就是这股潮流下的直接产物。《蜀都赋》云:“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可见四川采盐、制盐业发达。“秦开五尺道,汉通西南夷”,且“迁六国豪强”的移民措施给西南地区带来技艺高超的工匠和制砖雕刻技艺,加强了四川地区与中原的民族融合、文化经济交流,使四川本土的先秦巴蜀文化、巫鬼文化、女神崇拜文化传统受到中原汉民俗文化的影响。这些社会文化因素都是促使汉代四川地区画像砖艺术兴盛的重要原因。

二、汉代四川画像砖艺术的分区

东汉中后期是汉画像砖、画像石的鼎盛时期,四川出土了大量的汉中期崖墓、砖石墓,集中于成都及其近郊的新繁、彭县、广汉、郫县、新津等地,在今武胜、蓬安、南充、大邑等地发现了汉砖窑及画像砖。总体来看,汉画像砖多出自四川岷江主流及支流地区、嘉陵江主流及支流地区,并流行、传播在四川其他分散的地区。由此可推断出画像砖在四川流行和发展的轨迹多出自以成都为中心、范围不大的南北区域,以及分散的东西区域。四川地区目前出土汉画像砖多达数千块,各地画像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艺术风格,反映出汉代四川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民俗丧葬礼制、大众审美感知、儒家美学价值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根据近年考古发掘及画像砖内容、风格、形制、特征、出土数量分析可将四川画像砖分为四个类型:成都型、广汉型、彭山型、其他型。

三、汉代四川画像砖类型与艺术风格

(一)成都类型

成都类型包括成都市北和成都以西的双流、郫县、温江、崇州、新津、新繁等地。成都是汉代西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出土的画像砖较其他地区也最多,较多反映政治生活、城市繁荣、贵族出行、生产劳动的题材和内容,实为四川成都地区汉代社会各个方面的缩影。其中描绘劳动生产、歌颂赞扬汉代先民勤劳与智慧的画像砖最为精彩,如《播种》《弋射收获》《舂米》《盐井》《酿酒》;反映汉代初期小市场发展的《市肆》《沽酒》《宴乐》《观伎》《笙歌》;反映剥削阶级的享乐生活、森严封建等级制度的《收租图》;《传经讲学》真实反映出汉时文翁兴学,“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养老图》画像砖反映了汉代尊老养老的制度;《栅居图》表现四川房屋“干栏式”的防潮、通风储粮的建筑构造,是四川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交往的实证;首次在四川新都发现的《驼舞》砖为汉代四川与西北边塞地区、东亚国家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中外历史文化交流提供实物资料。

成都类型汉画像砖,出土形制多为高42厘米左右,宽约48厘米左右,色灰,质地细腻的方形实心砖,大多采用翻倒脱模法,锐器刻画细节修饰画面,一砖一模,模印结合,如《六博》砖。雕刻手法多平面浅浮雕,间以减地阴线刻或阳线刻,远看似剪影效果,类似后世版画风格。工匠善于运用富有生命力的长、圆线条,动感的曲线,使画面显得生动流利,而非呆板刻意;善于在长宽不过40厘米的砖面上,可以同时表现五六个人物或事件,运用散点透视方法,将多个内容、场景安排在一个画面上,使画面形象更为突出,整体感更强,而且人物形象写实,姿态生动。如《观伎》构图疏密有致,匀称和谐,富有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情调,显示出汉代工匠高超的造像技艺,侧面可以看出这些民间匠师善于观察生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非凡的艺术感知力。

(二)广汉类型

广汉类型以四川广汉为中心,包括了周边的彭州、新都、什邡、德阳、绵阳等地。广汉型的分布地区大多居于成都型的北边,岷江北段,地形较平坦,多处河谷地带,汉时经济较发达。广汉型画像砖在继承成都型以及吸收三星堆古文化的基础上演变出自己的特征:形制与成都型截然不同,多为长条形,一般长20~30厘米,宽6~10厘米左右,色灰,含沙量大,所以砖体较粗糙;反映政治生活的题材较少,多反映汉民的生产生活,以及汉代庄园经济的发展状况,较成都型更重世俗。如表现经济生产的《播种》《市井》;表现人们娱乐活动的《六博》;历史故事《四皓护太子》;神话故事的《四灵砖》《仙人戏马》《采仙药》《西王母》等;还出现了关于“璧”的题材,如《联璧》《双凤戏璧》《钱币、联璧》。广汉型画像砖与成都型相比,艺术手法近似,又有所区别,由于土壤含沙量大、烧砖技术的不足、优秀工匠的匮乏,广汉型较成都型画像砖形制更小,大多为长条形、线条更为粗犷,人物更加简洁化。它仍以线刻表现为主,但更多地使用高浮雕的技法,物体形象高凸出砖平面,细部有凹有凸,画面富有立体感,更加饱满。

(三)彭山类型

彭山类型以四川彭山为中心,包括周边的峨眉、乐山、宜宾、仁寿等地。彭山型大多位于成都以南、岷江下游地区,地势大多较高,画像砖出土的规模较成都型和广汉型更小,数量也更少。彭山类型画像砖形制较小,仍然是以长条形为主,内容题材多为引魂升天、神仙故事题材,如《西王母》《伏羲女娲》,多纪年方砖、字砖,如峨眉出土的《建武十九年》。彭山型画像砖艺术风格较成都型、广汉型有明显的差异性,表现生活和历史故事的内容减少,引魂升天的题材增多,装饰性和实用性更强,可见彭山区域的汉代人民对升仙思想、来世幸福的追求最为强烈。

(四)其他类型

距离成都较远、较分散的其他四川地区,包括汉时为巴北郡的嘉陵江流域周边的蓬安、南充、武胜,汉巴东郡的广元、旺苍、剑阁,成都以西的渠县、西昌、芦山等地。这些地区汉画像砖出土数量较少,较分散,大多近年还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是组成四川汉画像石不可分割的部分。其他类型地区的汉画像砖多为纪年砖、花砖或字砖杂糅,与条形砖的规模大小相近,题材内容故事情节少,画面多用分格式来构图,带有边框,用文字装饰图案或用小的图案装饰字砖。大多是具有模印装饰意味和象征意义的各种纹样,一般有菱形纹、几何纹、云纹、斜方格纹、规矩纹、柿蒂纹等。可见其他型的汉画像砖是单纯作为墓室的建筑构件存在,较其他三种类型更为简洁朴实,审美型和装饰性降低,实用性和专门性要求变高。

四、汉代四川画像砖的审美文化精神

画像砖除具有建筑性和装饰性功能以外,内容大多可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产生活经历,有墓主“人间再现”的性质,类似于后世的“墓志铭”在汉代最早的体现。画像砖这种古老的汉代“墓志”形式反映了汉民俗文化基因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长河中的流转演变、延续和传承。四川画像砖主题鲜明,写实的造型手法与艺术夸张相结合,充满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较全国其他画像砖类型来说,四川画像砖少了具有矛盾冲突、曲折离奇、史诗般英雄颂歌的题材和内容,更重世俗的平凡生活,乡土气息浓郁、内容表现多是放在刻画下层劳动人民的劳作形象、四时辛勤、简淡宁静的田园生活上,着重凸显四川桑蚕、井盐、蜀锦、酿酒、农事发展的地域特色,以及对下层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勞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歌颂,对剥削阶级隐晦的批判,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勤劳朴实、昂扬向上的“特殊四川汉代精神”。

五、结语

四川汉画像砖审美气象深沉雄大,匠心独具,艺术题材褒贬善恶,艺术精神体现汉代先民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品质。四川是汉代画像砖发现的集中地区之一,独具代表性。对四川画像砖的研究有助于探索汉代四川地域间的文化交流、生产生活、民风民俗、艺术审美。

参考文献:

[1]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2]吴曾德.汉代画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冯汉骥.四川画像砖墓及画像砖[J].文物,1961(11).

[4]蒲永红.四川与河南南阳汉画像砖比较[D].四川师范大学,2011.

[5]袁曙光.四川汉画像砖的分区与分期[J].四川文物,2002(4).

[6]范小平.四川画像砖艺术[M].成都:巴蜀书社,2008.

[7]罗二虎.四川汉代砖石室墓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2001(4).

[8]朱存明.论汉画像石的地域分布及特征[J].地方文化研究,2013(1).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画像砖广汉四川
《河西画像砖艺术》出版
两汉时期画像砖流变考论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敦煌晋墓画像砖研究
发明告密筒的西汉名臣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政绩毁于私欲
河西走廊魏晋墓室壁画砖饰艺术研究
最后一片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