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文的黄金时代

2020-08-06 14:59第代着冬
福建文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安世文说推销员

第代着冬

偷猪是养猪后的事。养猪前,安世文年纪轻轻离开马王坪,到省城打工。他干过泥水匠、网吧收银员、保安、拉面馆的跑堂。他干得最久的,是坝坝茶馆的伙计。坝坝茶馆流行花式掺茶,安世文手感甚为出色,很快从伙计中脱颖而出,成为茶馆老板的摇钱树。

马王坪的人认为,那是安世文的黄金时代。他父母也认定,安世文从此不说飞黄腾达,至少生活无忧。春节后,他们主动给安世文定了一门親事,对象是打鱼人的女儿。打鱼人住在诸佛江边,一江两岸无人不知,打鱼人有一条漂亮的渔船,也有一个漂亮的女儿。

那年5月,安世文回到马王坪,带着两斤红糖、两瓶酒、一条香烟、一肚子花花肠子,走过五个村庄,翻过三道山梁,蹚过两条小河,来到诸佛江边打鱼人的家。打鱼人住在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下。树下有一坡石梯;石梯下有个小码头;石梯上有道栅栏;栅栏里有幢虚楼。虚楼的门敞开着,门槛下趴着条睡觉的狗。安世文怕狗咬他,不敢贸然进屋,站在栅栏外轻声喊,家里有人吗?尽管他喊声温柔,还是把门槛下的狗喊醒了。狗站起身,对着他乱叫,把打鱼人的女儿喊了出来。打鱼人的女儿长得像向日葵,健康、阳光、漂亮。她认出了安世文,红着脸,侧着身,假装看着远处说,你要赶路就赶路,不要惹我家狗咬你。安世文说,我不赶路,我想进屋讨口水喝。打鱼人的女儿喝住狗,跺跺脚把狗撵开,在屋角一闪身子,不见了。

那天夜里,安世文喝多了。打鱼人酒量不错,见解也很独到,自称是天老爷的追随者。打鱼人说,小伙子,你想娶我女儿,我没意见,但愿老天爷能选中你,把你打造成一个称职的女婿。安世文回头看了看,发现打鱼人的女儿正在灶前偷偷看他。他们的目光在空中碰了一下,又像飞鸟一样错开了。安世文心慌意乱,不知该怎么回答打鱼人的话,只好不停地喝酒,很快喝多了。微醉之后,安世文胆子大起来,他利用打鱼人出门拴狗的空隙,借着酒劲把通信地址揉成一团,偷偷塞给了打鱼人的女儿。

回到省城茶馆,安世文才想明白,要想让天老爷选中自己,手上还得有足够的本钱。这个念头激发了他的信心,他干得更欢了。他像一只发情期的青蛙,不分昼夜地在茶馆前的地坝上乱蹦,以期把掺茶手艺练成绝活,要挟老板,提高报酬。他扬言要去别的茶馆应试,老板迫于无奈,答应一个月给他涨两百元钱工资。

这期间,安世文收到了打鱼人女儿的第一封来信。在信上,那个羞涩的漂亮姑娘告诉安世文,他离开不久,诸佛江发了桃花水,把她家的渔船冲走了。现在,她父亲已弃河上岸,成为庄稼人。当天晚上,安世文醮着打工者的鼾声奋笔疾书,他在信上说,妹妹,你放心吧,我有办法。

安世文的办法跟一个来坝坝茶馆吃茶的茶客有关。茶客是外省人,说一口普通话,像正派人。安世文知道,那是个推销捕鱼器的推销员。本来,安世文对捕鱼器没啥好感,自从收到打鱼人女儿的来信,他觉得,捕鱼器或许能代替渔船。他利用掺水的机会,来到推销员身边说,老师,我看你常来喝茶,是不是生意不景气啊?推销员说,不,主要是货源紧俏,供不应求。安世文更有兴趣了,他说,我能不能参观一下你的捕鱼器呢?推销员说,当然可以,也许它会让你大吃一惊。

那天夜里,省城灯火阑珊,孤独的行人像鹭鸟在田野上漫无目的地乱走。安世文来到推销员租住处,看他从床下拿出一个捕鱼器。那是安世文第一次见到捕鱼器。捕鱼器瘦骨嶙峋,像只蚂蚱。矿灯电瓶上伸出两根细长的铁丝,像蚂蚱的两根触须。安世文尚有一丝警惕,他对这个简陋的东西充满了怀疑。安世文说,老师,捕鱼器的样子不像你说的那么厉害。推销员说,不要看样子,关键看效果,我们可以找条小河试一下。安世文说,这样最好,如果捕鱼器真像你说的那么厉害,我考虑买一个。推销员说,你买捕鱼器干啥?安世文说,我找了个爱人,她父亲是打鱼人,渔船让洪水冲跑了,我想买个捕鱼器讨她的欢心。

夜深人静,安世文和推销员租了一辆摩托车驶往郊外。他们像战争年代身背对讲机的报务员,背着那只简陋的捕鱼器,风驰电掣地穿过大街、小巷,来到郊外的小河边。月亮像个贪睡的女人钻出棉絮般的云团,把目光投向田野、果树、栅栏和村道,勾勒出陌生村庄的轮廓。偶尔有一两声狗叫传来,衬托出子夜前的空旷和宁静。推销员让安世文在路边放哨,他挥舞着一把手电筒,跟着一束摇摇晃晃的光到河边去了。

安世文再见到推销员,他手里多了一串用柳枝串着鱼鳃的草鱼。草鱼非常漂亮,一斤大小,挂在柳枝上活蹦乱跳。推销员拍了拍背上的捕鱼器说,你看到它的能耐了吧?安世文看了看推销员手里的鱼,对捕鱼器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老师,我想好了,我要给我爱人的父亲买一个捕鱼器。推销员说,你不用买,你跟我一起出门卖捕鱼器,赚到的钱我们五五分账,到时候,我再送你一个捕鱼器,这不更好吗?安世文说,不行,我离开茶馆就收不到我爱人的来信了。推销员说,这好办,我们留下下一站的地址。安世文说,我怎么知道下一站去哪里?推销员说,我知道啊,你不用管别的,只需要带上脚就够了。

那年夏天,安世文背着捕鱼器跟着推销员上路了。他们离开大城市,专门在县道上奔忙,在乡村里穿行。每到一个地方,推销员站在人流中推销他的捕鱼器,安世文则背着那个劣货,用柳枝,有时也用茅草、稻草、葛藤串着几条草鱼,以消费者的身份现身说法。凭安世文的智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让推销员给耍了。可他不能回茶馆去了,推销员为了堵住他的退路,四处宣扬这个消费者在靠捕鱼器发家致富前,是省城一家茶馆掺水的伙计。安世文担心受害者跑到茶馆找他退货,更重要的是,他乐观地认为,也许到最后,真能分上一笔钱。

事实上,推销员唯一兑现的承诺,是把下一站地址告诉安世文。地址准确无误。安世文每离开一地,都满怀希望地吩咐房东,务必把来信转往下一站。遗憾的是,他从此再没收到过打鱼人女儿的来信。安世文沿途像发射鱼雷,往诸佛江边发射信件,全数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与此相反,不断有消息通过推销员腰间的BP机传来,说一路上的受害者和渔政部门的执法人员正像蝗虫一样赶来。为了摆脱危险,安世文和推销员像两个逃犯,加快了辗转的步伐。他们上午还在演说,下午就坐在县道上的长途客车里奔驰。

那几年,安世文跟着推销员居无定所,四处游荡。他对虚假的捕鱼器已经不抱希望了,唯一的动力来自推销员让他分到一笔佣金的承诺。承诺如同一根风筝线,拴着安世文像风筝在祖国大地四处漂泊,直到推销员在某个秋天的早晨消失。站在陌生的乡村里,安世文眯着眼睛像在发笑。其实他没笑,只是长着这样一副模样。

经过长途跋涉,安世文从遥远的地方回到了家乡。他仿佛刚从地狱归来,目光空洞,皮鞋像拖鞋那樣在脚下乱成一团。他的钱在辗转路上花光了。令他想不到的是,在他背着捕鱼器失踪的那几年时间里,他父母先后去世。等他回到家,跨入院门,发现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连狗也没有。一丛野草越过栅栏,在院坝坚硬的泥地上长起来,像一畦小麦。迎接他归来的除了一幢空荡荡的房子,还有堂哥安世武。安世武长得壮实,一脸横肉,看上去像个不好惹的角色。其实,他心善,刚当上村主任。安世武说,这几年你跑到哪里去了?安世文说,一直在路上。安世武说,回来就好,过去的都过去了。安世文看着墙上糊的纸,上面满是苍蝇屎,像蛀虫留下的小洞。安世文说,我得去一趟诸佛江,看看打鱼人是啥情况。安世武说,你别去了,他女儿嫁给别人了。安世文说,她嫁给哪个了?安世武说,我听从诸佛江传来的消息说,她嫁给了一个货车司机。安世文说,不可能,她嫁给别人不可能不告诉我。

早晨,太阳从峰顶坐起身,把大片金黄洒向山峦、丛林、谷地,村道像涂了一层釉泥,有了光泽。安世文踩着两只没有后跟的皮鞋,沿着发亮的村道去了打鱼人家。打鱼人不打鱼了,他安静地坐在银杏树下,像算命先生等待安世文的到来。打鱼人说,你也不要太难过,天老爷没选中你,自有它的道理。安世文说,她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呢?打鱼人说,她好像给你写信了。安世文悲愤地说,信呢?为了她,我像个亡命徒似的在路上跑了几年,你说的信呢?打鱼人没有回答,他抖动着他的眼皮,看着江面发呆,仿佛他是一尊不会开口的雕塑。

从诸佛江边回来,安世文满脸污垢。公牛的求偶声此起彼伏。牛哞之后,树林里响起伐木人的山歌。那首山歌安世文太熟悉了,唱的是征战的士兵扛着长矛回到家乡,心爱的姑娘却成了别人的老婆。听着山歌,安世文躺在床上睡了一觉,这一觉似乎把他所有的瞌睡都睡出来了。那几天,他不分白天黑夜地睡,偶尔回光返照似的醒过来,留下短暂的清醒和亢奋,又睡过去了。躺在床上,他一动不动,也没多少呼吸。马王坪的人认为,如果遇到胆小的人,会误以为他是具尸体。

没多久,打鱼人女儿写给安世文的信件全部到达马王坪。信件上,贴满了改投地址处理笺,使它们看上去像一群跑得披头散发的泼妇。安世文躺在床上打开一封封信,他看见打鱼人的女儿在信上问他,什么时候再来诸佛江边?慢慢地,打鱼人的女儿开始抱怨安世文自说自话,问他信上说的捕鱼器是什么意思。后来,她绝望了,在最后一封信里表示,她要嫁给货车司机了。安世文根据写信时间推算,打鱼人的女儿决定改嫁他人时,他正跟着推销员在县道上一路狂奔。

马王坪的人相信,打鱼人女儿迟到的来信,是给安世文的最后一击。当人们再看到他时,他像变了个人,身材瘦削,小腹扁平,神情恍惚,原本游鱼似的两只眼睛不复敏捷了,像两只生病的蝌蚪,不太愿意动弹。他病恹恹的样子让人以为他不久于人世,除了堂哥安世武不时过来看看,催促他振作起来,没人敢喊他下地,也没人敢约他出门打工。

安世文从回到家乡,到成为一个需要帮扶的穷人,这个过程恍惚而暧昧,似乎他只用几天就完成了这个过渡。其实,过程很漫长,他前后花了几年。几年里,人们像苍蝇逐渐离开一个干硬的饭团,离安世文越来越远,只有米高粱还不时从山脊上下来,听安世文喝醉酒说胡话。安世文说,我不明白,我的人生还没开始,怎么就走下坡路了?米高粱说,你不明白吗?你碰到了推销员,他把你的山头铲平了。

在马王坪,人人都知道米高粱是发明家。在成为发明家前,他是个读者。米高粱喜欢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有大部头的小说,也有文件汇编小册子。过上一段时间,他就会向大家展示他的阅读成果——书脊被磨毛的书籍,起皱的纸张,以及读书笔记。马王坪的人感受不到读书的好处,问米高粱说,你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呢?米高粱说,你们不懂,书籍就像一个个谈得来的人,没有这些书籍,我就没有谈得来的人。人们说,光谈得来有什么用?你父母有病,快揭不开锅了,你得从书里找到挣钱的门路。米高粱说,你们提醒我了,你们要是不说,我都忘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个说法了。

从那以后,米高粱从一个读者,摇身成为发明家,他期望能够造出卖钱的东西。米高粱最先尝试的是木牛流马,他想造一个木牛,一个流马。木牛流马是他从《三国演义》中看来的,他想一旦造成,可以帮人运肥,运粮食,减轻大家的劳动强度,一定供不应求。他找来木匠工具,成天在家里推啊,刨啊,搞得山脊上他家像个木工房,生产出大量杉木构件,有齿轮、摇杆、木磙。米高粱先后用齿轮传动原理、木杆推动原理、滚动摩擦原理,制造出了若干个造型各异、稀奇古怪的木牛和流马。花了五年时间,毁了十多棵大树,他终于证明木牛流马失败了,一时心灰意冷,一蹶不振。那时,村里开始结对帮扶,负责帮扶米高粱的是县林科所的一个技术员,那是个肯动脑筋的小个子,经过一番思想工作,他让米高粱接受了他的捐赠——一批果树栽培技术书籍。等到安世文回到马王坪,米高粱成了一个勤快人,他像找到了很多谈得来的人,沉浸在果树栽培技术里。按照书籍的指点,米高粱找来青脆李树苗,栽满了自己的承包地。看着他忙碌的背影,人们感叹说,谁能看得出,那个一身泥巴的家伙,曾经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发明家呢?

米高粱再次登上人生上坡路时,安世文成为马王坪唯一一个懒鬼。结对帮扶安世文的是县文化馆的舞蹈专干,误以为米高粱的经验可以复制,买了大量果树栽培的书籍给安世文送来,安世文却把书论斤卖给了米高粱。舞蹈专干很不理解,找安世武讨主意,安世武说,你这个办法不行,安世文根本不读书,你得针对他的特点。舞蹈专干说,他的特点是啥?安世武说,他受了些刺激,破罐子破摔,特点是懒。舞蹈专干说,那我没办法,对付懒有什么办法?安世武搔了搔后脑勺说,我有个办法,看你肯不肯下血本。舞蹈专干说,如果能帮他脱贫,我愿意下血本。安世武说,你不妨给他买头郎猪。舞蹈专干说,啥是郎猪?安世武说,郎猪就是公猪,养母猪的人请一次郎猪,要给郎猪的主人三十元钱作为报酬。舞蹈专干说,我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们让公猪干活,让安世文脱贫?安世武说,我就是这个意思。

结对帮扶不久,安世文当上了放猪郎。他放养的是郎猪,长相粗大,屁股肥厚,走路摇摇晃晃,像个架子十足的大人物。自从安世文当上猪倌,他懒得更加理直气壮了。每天早晨,他吆上郎猪,穿过村道,样子目中无人。空无一人的村道上,只有阳光裹着人和猪,人和猪都傲态十足。

从那以后,除了在家睡觉,人们时常看见安世文和猪睡在荒地上的身影。荒地上,除了郎猪和安世文,还有邻居家的母鸡。母鸡在地里刨食,安世文从鸡的脸色上,很容易分辨出哪只鸡是下蛋鸡。他盯着脸红的母鸡,不时从怀里掏出一颗玉米扔到它面前。下蛋鸡本来“咯咯”地想回窝里下蛋,又经不住玉米的诱惑,它们焦躁不安地走来走去,最终把蛋下在荒草丛里。

夜里,虚楼如同一艘沉船,周围全是湖水般的夜色。闭着眼睛的土地散发出阵阵幽香,秋虫的鸣叫尖锐、短促,像无数金属簧片纷纷断裂。在轻微的响声里,虚楼也像殷实人家那样传出煎蛋的味道。可惜没多久,他的小动作被邻居发现了,有人告到村委会。安世武找到安世文说,如果你再捡人家的鸡蛋,我就告你盗窃,让你尝尝坐牢的滋味。安世文说,你能怪我吗?母鸡们自己送上门来的。安世武说,你不天天在荒地上偷懒,母鸡能给你送蛋上门?安世文说,哥,你搞清楚,我不是偷懒,我是在养猪啊。安世武说,你养的是郎猪,如果你是勤快人,应该吆着郎猪上路,看看哪家母猪需要你的猪。安世文说,哥,你不知道吗?郎猪失业了,现在时兴规模化养殖,村里没人养母猪,养殖场有自己的郎猪,除非你下个命令,全部用我的郎猪,我才能靠郎猪脱贫。安世武说,既然郎猪没用,你交出来,下地种庄稼。安世文说,那不行,郎猪是帮扶干部给我的扶贫猪,你不能没收了。

扶贫工作队进驻前,安世文以照顾猪的名义,在荒地上睡了几年,不但睡出了皱纹,也睡得人有些糊涂。当扶贫工作队进驻马王坪,他还以为扶贫工作队会像过去帮扶他那样,给他送一些物资。不等村里通知,安世文吆着郎猪来到扶贫工作队驻地的村委会办公室,看见啥也没有,他说,你们来扶贫也不兴带点东西?

扶贫工作队队长叫敖德旺,是个转业军人,当过武警。他身上旧军装的肩章襻上有一道黄边,不懂的人还以为他仍然享有军衔。敖德旺顺口说,现在扶贫不兴带东西了。安世文说,难道连一口酒也没有吗?敖德旺说,你先说事。安世文说,不,边吃边说。敖德旺不知道眼前这个吆猪的中年人是马王坪最难搞的扶贫对象,以为是个普通村民,给他倒了一碗酒。安世文喝了酒说,旧东西我也不嫌弃,你床下那双旅游鞋不错。安世文说着走到床边,脱下脚上的烂鞋子换上敖德旺的旅游鞋说,码子正好,老辈子说过,再穷也不能穷了双脚,让双脚受苦是没有道理的。敖德旺說,好吧,鞋子送你了,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哪个?安世文说,你猜。

敖德旺进驻马王坪,跟安世文打了场遭遇战,却没把他放在眼里。敖德旺认为,那家伙好手好脚的,脱贫应该不难。他把重点放到马王坪的病人和发明家身上。发明家好办,米高粱前几年结对帮扶时种下的青脆李正好挂果了,扶贫工作队一心一意帮种青脆李的十多户人家卖李子,接着把因病致贫的几户人的土地流转出来,办起菊花种植基地。安世文的土地离菊花种植基地远,没有流转。敖德旺计划,让安世文到菊花基地打工,按打工收入测算,一年时间,他也能脱贫。令敖德旺没想到的是,那个穿走他旅游鞋的家伙居然借口放猪,不到基地打工。

扶贫工作队开会研究了安世文的情况,敖德旺说,大家还有什么办法?队员们说,我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前几天想让他来我们厨房打杂,挣点零花钱,结果他削的洋芋皮有半个洋芋厚,他借口把洋芋皮带回去喂猪,把我们的洋芋全带走了。敖德旺说,看来我们遇到了一个厉害角色,得想想别的办法。

秋天过去了,人们在菊花烤房忙碌,只有安世文跟猪在荒地上睡觉。等他放猪回家,安世武带着敖德旺的指令,到安世文家转了一圈,发现郎猪关在猪圈里,安世文没了踪影。安世武知道安世文在屋里睡觉,他拍了半天门也没人回应。他想了想,对着空荡荡的竹林喊,喂,米高粱,你去外面喊一声,叫贫困户到办公室领物资,今天没到的,一概不补发。他声音刚落,身后的房门“吱呀”一声,安世文出来了。他说,哥,领啥物资?安世武气得踢他。安世文知道上当了,从旁边蹿出去,跑过竹林。安世武说,你再偷懒没人管你了。安世文边跑边喊,哥,我没偷懒,我在养猪啊。

安世武垂头丧气地回到办公室,碰到敖德旺从青脆李种植现场回来。安世武说,没办法,那家伙疯了。敖德旺说,得把他志气扶起来。安世武说,怎么扶啊?这么多年了,想了不少办法,他还是混日子,怎么办?敖德旺说,说明他对生活没热情,如果他热爱生活,情况自然会变。安世武说,怎样才能让他热爱生活呢?敖德旺说,我们不是有现成的榜样吗?你让米高粱去跟他现身说法,说不定能让他回心转意。

米高粱得知扶贫工作队对他委以重任,如临大敌,马上离开马王坪,到镇上去了。米高粱知道,安世文的脸皮比他养的郎猪还厚,给他讲道理,完全是浪费口水,不如到镇上请两个法官来马王坪组建一个巡回法庭,也许吓他一下,那家伙说不定能痛改前非。

当一胖一瘦两个陌生人出现在马王坪,人们没认出他们是法官。他们确实不是法官,是两个在红白喜事上表演的演员。他们身上穿的也不是法袍,而是演出道具。两个家伙在米高粱的带领下来到安世文家,把他从床上揪起来,将堂屋的方桌搭成一个临时审判台。瘦子用饭勺敲了一下桌子说,带原告。米高粱说,原告没来。瘦子说,原告为啥不来?米高粱说,原告是马王坪的群众,人太多了,他们委托我带来了起诉状。米高粱把几张纸递到胖子手上。瘦子继续说,带被告。米高粱把安世文推过来。安世文说,我又不是被告。瘦子说,你不是被告哪个是被告?开庭。

胖子开始读起诉状。起诉状是米高粱写的,风格类似祭文。起诉状从安世文看上打鱼人的女儿说起,到上当受骗,一蹶不振,成为懒鬼。起诉状带着令人吃惊的抒情色彩,时而嬉笑怒骂,时而娓娓道来。最后,原告代表人民怒斥安世文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瘦子等胖子读完起诉状,起身宣判,如果被告安世文再不勤劳致富,将被人民群众所抛弃。宣判声中,安世文落荒而逃,数天不见踪影。

敖德旺听说安世文被假法官吓跑了,郎猪在圈里饿得哼哼叫,他找到安世武说,你知不知道,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是犯法的?安世武说,我也不知道米高粱读了那么多书,也会瞎搞。敖德旺说,安世文跑了,这下怎么办?安世武说,他死不了,你以为他是傻子,看不出米高粱搞的是假场合?你放心,他不过是想吓唬吓唬你,好让你不逼他下地干活。敖德旺说,那他会去哪里呢?安世武说,肯定是到打鱼人家里去了,你放心,隔两天他一定会回来。

安世武猜对了,没两天,安世文回到了马王坪,像没事人似的,继续跟郎猪在荒地上睡觉。敖德旺来过几次,见安世文虚楼上懒得连炊烟也没一炷,越来越觉得自己进村时把安世文看走眼了。原来好手好脚的贫困户才最难搞。他找到安世武说,你是村主任,又是安世文的堂哥,你想个办法,怎么才能让他脱贫?安世武说,只要他肯下地劳动,按照现在的形势,一年就脱贫了。敖德旺说,你说的相当于废话,关键是怎样才能让他下地干活。安世武说,这个我没有办法,如果我有办法,早让他下地干活了。敖德旺说,你就不应该让他养郎猪,你的懒主意把他养懒了。安世武说,你提醒我了,我们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安世文其实是个有心气的人,他借口养猪才不去菊花基地打工,说明他不敢承认自己懒,要面子,如果我们把猪偷了,他怎么办?敖德旺说,偷猪?你真是敢想啊,扶贫工作队去偷贫困户的猪,传出去还不成了天大的笑话?安世武说,我们也不是真偷,反正那头猪老得像具僵尸,没啥用处,等安世文下地了,我们再还给他就是。敖德旺说,搞出问题怎么办?安世武说,出了问题我负责,我是他堂哥,大不了我赔他一头猪。敖德旺说,你出的这个主意太荒唐了,让我再想想别的。

没等敖德旺想好,隔了一天,安世武等不及了,决定出门偷猪。为了责任自负,他没喊别人,只喊了自己家的狗。安世武认为,自己没当过贼,有狗在身边,可以壮胆。没想到,狗并不清楚他是去偷猪,到了安世文的猪圈前,没等安世武说话,狗先喊了起来。邻近子夜时分,马王坪安静得像月光,可以听得见安世文的鼾声。安世武的狗喊了两声,就把安世文和猪同时喊醒了。猪在圈里哼哼地叫,烦躁地走来走去,把圈板掀得哗哗直响。猪一开口,安世文也醒了。他懒洋洋地问,哪个?声音落下去,安世武听见虚楼里的拉绳开关“啪”的一声,一股雪白的光线顺着板壁缝扑出来,在地坝上留下一条柳叶刀似的雪白光影。

安世武长得肩宽背厚,样子鲁莽,可他没当过贼,不知道自己没贼胆。他一看见灯光,立马后悔自己半夜出来逞能。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两只脚像上足发条的玩具,顺着来路自动跑了出去。安世武一跑,狗也跑了。一个人和一条狗一前一后跑过栅栏,安世文就打开了房门。他看见,月亮升到中天,星星在山岭上跳跃。银白色的月光里,两团黑影跑进田野,跑着跑着,影子变短了。

头两天,安世文一直认为他看见的是个梦。过了两天,他在荒地上和郎猪一起睡觉时遇到了米高粱。米高粱日子好过了,喜欢穿西装,喜欢吹牛,也喜欢笑。他一笑起来,样子有些虚胖。安世文没什么可夸耀的,忽然想起自己的记忆力很好,可以在发达起来的朋友面前吹嘘一下。安世文说,我发现我的记性越来越好了,以前我做梦,天亮就忘了,前几天,我梦见有一个人和一条狗从我家猪圈跑出去,在月光下像马一样飞奔,这么多天了,我还没忘。米高粱说,做梦之前呢?安世文说,之前我在睡觉,听到猪叫,我起床开门,接着做了这个梦。米高粱说,不对,这不像是你做的夢,更像是你看到的东西,我怀疑,你惊跑了偷猪贼。安世文说,偷猪贼?他们想偷哪个的猪?米高粱说,当然是想偷你的猪。安世文说,郎猪?不会,那家伙不中用了,皮老得啃都啃不动,谁会偷那家伙?米高粱开始卖弄他的聪明,头头是道地分析说,他的目的不是偷猪,是偷你的猪,只有把你的猪偷了,你的懒才没处躲藏,只好去菊花基地打工。安世文说,哪个会来偷猪呢?米高粱说,我问你,贫困户不能按期脱贫,哪个最着急?安世文说,扶贫工作队?米高粱说,扶贫工作队肯定着急,但他们是干部,不会来偷猪。米高粱用右手捂住半边嘴巴,故作神秘地说,我猜测是你堂哥。

听了米高粱的分析,安世文觉得有道理,吆着郎猪在村道上走来走去,四处散布马王坪有偷猪贼的消息。下地的人碰到他,对安世文说,你不去荒地上放猪,在村道上晃啥?安世文说,没办法,我得先找一条狗。他说话时,郎猪趁乱跑进菜地,想对地里的油菜下嘴。安世文看见了,跑过去,用手里的荆竹枝抽打着猪屁股,把它从菜地里赶出来。问话的人帮忙把好吃懒做的猪逼到角落里,继续问,你找条狗干啥?安世文警惕地盯着猪的四蹄,准备随时抽它。他说,你不知道吗?村里出了偷猪贼,我得养条看家狗。

安世文四处瞎说,搞得人心惶惶,有人跑到村委会问安世武,马王坪真出了偷猪贼?安世武目光躲闪,语焉不详。为了堵住安世文的嘴,他用竹子做成活扣,牵着自己家的狗走过村道,给安世文送去。安世文见安世武牵着狗,惊讶地说,哥,你牵狗干啥?安世武说,送你养几天,你别成天在村里瞎说了,马王坪哪有偷猪贼?安世文说,我说有就有。安世武说,好了,把狗拴好,别到处乱说了。安世文说,哥,你为啥用竹子套狗?安世武说,我倒想用绳子,你不怕它咬你吗?安世文说,也是,我跟它不熟。

自从得到堂哥家的狗,安世文笑得像个刚刚离开母亲乳头的婴儿一样,满足而又天真无邪。他开心的不是能防住偷猪贼了,而是他要到安世武家讨要狗的一日三餐。狗是安世武的,他有义务给狗提供伙食,也有义务给上门帮狗讨食的人提供伙食。吃完饭,安世文不急于离开,他把一只脚搭在板凳上,抹着嘴说,哥,吃一支烟。安世武只好给他掏烟。如果安世武态度不好,安世文就在村道上散布马王坪治安不好。安世武原来抽十元钱一包的烟,自从安世文到家里拿狗食,他只好改抽五元钱一包的烟了。安世武很后悔把狗送给安世文,他原本是想堵住安世文瞎说的嘴,没想到节外生枝,把安世文招惹上门了。

安世武很快被安世文搞烦了。那段时间,马王坪春意萌动,菊花基地在外地订购的金丝皇菊和杭白菊种苗马上要运到马王坪,他得赶快组织劳动力把土地翻开,没有时间跟安世文磨洋工。安世武说,你不要到我家来吃饭了。安世文说,哥,我是来拿狗食的。安世武说,不给你养了,把狗还我。安世文说,我没狗,来了偷猪贼怎么办?安世武说,哪有偷猪贼?贼都疯了?明明你家只剩几颗苍蝇屎,哪个来偷你?说完,安世武穿过村道,把拴在安世文家的狗带回了家。

安世武刚把狗牵走,安世文的猪就被偷了。

三天后,当安世文一脸腼腆地出现在菊花基地时,所有的人,包括扶贫工作队的人,马王坪的人,从外村请来的人,全都惊讶得像螃蟹那样往后倒退了一下。敖德旺最先反应过来,他有点激动,不知该如何说话。安世文见没人喊他下地干活,主动说,我的猪让人偷了,没事干了,只能来打工。敖德旺像害怕安世文反悔似的,立马说,对,我们知道,安世文的猪让偷猪贼偷了,他有时间来打工了。敖德旺说话时都差点哭了。

进入5月,一些风言风语在马王坪传播。人们说猪是安世文自己偷的,目前寄养在一个远亲家里。为了偷猪,他四处放风有偷猪贼,要养一条看家狗。安世武做贼心虚,真的给他送来一条狗。为了把狗撵走,他天天上安世武家混吃混喝,终于把安世武搞烦了。安世文偷猪的目的,是想给自己找个台阶,去菊花基地打工。至于他为什么忽然想通了,马王坪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敖德旺忙于完成马王坪的扶贫任务,父亲一直躺在县医院,他也没法回去尽孝,这个消息让安世文觉得很愧疚,决定争取早日脱贫,让敖德旺离开马王坪回去尽孝。另一种说法是安世文从打鱼人那儿得到消息,说打鱼人的女儿不久将要跟货车司机回来看望她的父亲,也要来马王坪看望安世文。得到这个消息,安世文像突然被人一耳光打醒了,他决心找回自尊,重整旗鼓。

两种说法在马王坪传播了很久。

直到安世文张罗着请人给自己介绍媳妇,人们还在津津乐道。

责任编辑林东涵

猜你喜欢
安世文说推销员
小浪花
推销妙招
荡秋千
推销电话
2016年夏安世教育基金会奖学、奖教金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推销员星星狐
小舢舨
最强的推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