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益生菌剂对鲤养殖环境和生长性能影响的比较

2020-08-06 15:23杨洁
黑龙江水产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长性能益生菌比较

杨洁

摘要:在零换水条件下,对比了市售两种益生菌剂对鲤鱼苗种养殖水质和生长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水产用复合益生菌剂中活菌含量是对水质调控产生影响的限制性因素,且在较高密度养殖环境下,与适当换水相结合或将获得更理想养殖效果。

关键词:益生菌;养殖环境;生长性能;比较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模式集约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高产量和高收益,同时也带来了养殖废物排放的增加、过度投喂对水质的破坏以及抗生素的滥用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养殖水体及周边环境的污染、恶化,水产动物病害频发和水产品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益生菌剂以天然、无毒副作用等优势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其在净化养殖水质、改善环境微生态结构、提高水产动物生长性能和增强免疫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已被大量研究证明,市场上所售的水产用益生菌剂更是种类繁多、含量各异。本试验考察对比了在零换水条件下,两种复合益生菌剂对鲤养殖环境和生长性能影响,以期为此类产品在北方淡水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益生菌剂1为山东某公司生产的强效EM菌,含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醋酸菌、放线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等,活菌总数80×108cfu/mL;菌剂2为台湾某公司生产的生物菌肥,含光合细菌、硝化菌、乳酸杆菌、醋酸菌、枯草杆菌、酵母菌等,活菌总数2×106cfu/mL。鲤鱼选自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分院自养体质健康鲤苗种,体质量11.02±1.29g、体长7.69±0.50cm、体高2.43±0.13cm。

1.2 试验方法

选择鲤苗种9kg,随机分为两组:台湾菌肥组(A组)和国产EM菌组(B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投放试验鱼1.5kg,分别放养于2.5m2圆形玻璃钢养殖池中,水深0.25m。每个试验池配备1只500W加热棒、1个气盘24hrs.增氧。投放试验鱼后暂养7d,投喂鲤科鱼类专用漂浮料,促进水体氨氮及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升高。试验开始,A组按照1∶500投放台湾生物菌肥1.25L。B组投放国产EM菌0.24mL,每7d泼洒1次。按试验鱼体重的3%投喂饲料,每日2次。试验于2019年11月1日~12月10日在水产研究分院车间进行,为期40d。试验全程不换水,仅补充蒸发流失的水分。

1.3 测定方法

1.3.1水质指标测定。试验开始前期每3d测定温度、溶解氧、pH、氨氮、亚硝态氮各1次,中后期每7d测定1次。每天记录鲤死亡数量。

1.3.2 生长性能测定。养殖结束时,称量总重,每组随机选取60尾测量体质量、体长和体高。称量前停食24 hrs.。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菌剂对养殖环境的影响

试验期间两个试验组水温18.7℃~21.2℃,溶解氧6.91mg/L~9.94mg/L,pH 7.81~8.75,均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且未见显著差异。

氨氮和亚硝酸盐当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对水产动物的呼吸代谢、免疫、渗透调节和生长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严重时会造成水产动物大量死亡。由图1、图2所示,A组去除氨氮效果不显著,氨氮浓度一直超出安全范围(0.2mg/L~0.5mg/L);B组氨氮则下降速度较快,并逐步趋于平稳。两组的亚硝酸盐浓度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均在氨氮浓度下降后3d~6d开始下降,但都高于超出安全范围(0.100mg/L)。试验期间增加投喂量,两组氨氮和亚硝态氮浓度都呈现先增后降波动态势,可以看出与A组相比,B组在维持氨氮、亚硝酸盐动态平衡上更具优势。

2.2 两种菌剂对鲤生产性能的影响

两个试验组鲤鱼苗种生长测定结果见表1。

3 结论

本试验表明,与大陆同类产品比较,台湾产生物菌肥在鱼类生长性能上未表现出明显优势,且在水质调控效果上显著弱于同类产品。分析原因可能与产品活菌总数和使用方法有关,生物菌肥活菌总数2×106cfu/mL,仅为同类EM菌活菌总数80×108cfu/mL的0.25‰。本试验按照两种产品标注使用方法添加,生物菌肥每次添加量需要1.25L,而EM菌按照需要添加0.24mL,成本价格就存在较大差异。而且由于生物菌肥添加量较大,对水体颜色、气味和外观也产生了明显影响(见图3)。

通过本次零换水试验可以看出,EM菌组可调节养殖水体氨氮浓度基本处于标准水平以下,但仍然较高,且两组的亚硝酸盐浓度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若单一使用生物菌剂调控水体,为水产动物健康生长提供更良好的养殖环境,建议可以适当的排污、换水,避免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快速累积。

參考文献:

[1]邓茹,孟顺龙,陈家长,等. 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概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36(11):142-148.

[2]李加双,刘彤,黄忠刚,等.水质净化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4,33(6):404-408.

[3]Da Costa P M,Loureiro L,Matos A J.Transfer of multidrug g-resistant bacteria between intermingled ecological niches: the interface between humans,animals and the environ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3,10(1): 278-294.

(责任编辑:常顺)

猜你喜欢
生长性能益生菌比较
益生菌真相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益生菌?
益生菌的是与非
艾叶水提液对肉兔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同曲异调共流芳
喝益生菌饮料不如喝酸奶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一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在鲫鱼苗养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