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基于南昌市十所高校的调查

2020-08-09 12:05苏琳淋刘燚思华东交通大学
品牌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程度文明生态

文/苏琳淋 刘燚思(华东交通大学)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评价体系

许多学者试图从不同的方向构建和完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框架,在这一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研究。如黄正福认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中应当把生态文明教育涵盖其中,把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意识和行为等纳入在校学生的考核,鼓励生态文明先行先试。范梦从生态伦理认同程度、生态行为实践程度、生态文明和环境法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三个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在借鉴西方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加以分析探究,再提出建设性措施。虽然为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但始终缺少我国自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因此,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我们提出以下两点评价标准。

(一)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知识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知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言行素质水平的高低。因此,充分的专业知识储备能够促使我们积极主动做出环保行为,提高保护环境行为的影响效果。

因此,大学生对生态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关于该领域宏观政策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做出有利于生态建设的行为,同时也关系到其生态文明素养的质量。我们可以从生态文明这一领域的理论知识、政策方针、环境保护关注程度、相关法律法规、个人行为规范等方面对被调查者进行全面和系统地调查。根据所出的题目分值,测算结果,以此作为受访者个人生态文明素养的评判标准。

(二)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行为参与的深入程度

行为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反映人对这一举动的认识和态度。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活动的参与度,从而分析受访者的生态文明素养高低。我们通过调查大学生对校园与社会中的生态文明活动的参与种类、参与频率、活动内容以及对所参加活动的反馈和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受访者对生态文明活动的知晓程度和参与程度,并以此为标准,来判断受访者生态文明素养的优劣程度。

根据这两个二级指标,我们设计了问卷问题,通过生态文明范畴词汇认知程度反映被调查者生态文明素养现状,从生态文明行为的调查结果中分析受访者的实践状况。结合上述生态文明认知和行为现状,从这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南昌市在校大学生中运用随机抽样法抽取部分学生为对象。采用的问卷由20个问题构成,主要设计为两大板块,一方面是被调查学生的个人信息,主要是其性别、所在学校、主修专业等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包括认知及行为两方面的现状。

(二)调查样本构成

本次抽样的范围为南昌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抽样方式为随机抽样。在这次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共计发出问卷700份,收回问卷682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672份,有效率达到98.5%。

(三)具体分析过程

1.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分析

根据对生态文明范畴的现象或术语的认知情况,我们设置了李克特五分量表,从十个方面测算分值,五个选项设置从确切知道到没听过,程度依次递减,分值也是从5逐一递减至1。根据各科目得分计算代数和,得出个人态度总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

从量表得分情况可以直观清晰地看出,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平总体状况基本良好,但在不同层次的专业术语或现象上存在不同的了解水平,整体得分3.51分。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获取生态文明知识,但通过上述得分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处于中小学课堂教授的生态文明词汇被调查者的认知程度更高,而近年来衍生出的新的相关生态文明的词汇大都集中在不甚了解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对于生态文明认知来说,课堂教育的作用可见一斑。

2.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分析

对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我们仍然采用了较为客观的里克特五分量表进行测算,我们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出发,设计了十个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的生态文明行为,并从完全做到到完全不需要赋予分值5、4、3、2、1。

通过对分值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到,受访者的生态文明行为得分均在中值分3分以上,总体得分3.78分,对贴近生活的随手可做的小事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

表1 生态文明认知情况

表2 生态文明行为得分

(四)结论

在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南昌市部分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有限。进入大学后,他们主动去了解生态文明相关知识,但在实践层面上,参与生态文明活动的程度较低。此外,还可发现大多数高校的相关课程体系设计不完善、不合理。南昌部分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水平较低,因此,对这一重要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就当前的时代背景来看,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成效,与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我国高等学校要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现实需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真正培养符合国家生态建设需要的可靠人才。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策略

(一)学校应调整教育体系,整合课程资源,营造绿色校园,打造生态文明园地

在课程体系方面,学校应对现有课程资源重新规划安排,开设与生态文明有关的各类课程,扩大有关知识的传播广度,让学生获得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自身生态文明知识储备。此外,学校还应多开展生态文明第二课堂和课外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对生态文明进行深入探究。在校园基础建设方面,要秉持和坚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基础设施上注意节源节能,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让学生体会到学校也在努力践行生态文明。在日常生活学习的瞬间,引导和鼓励学生们做到勤俭节约,健康生活,争取以“润物细无声”之形式影响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二)教师应夯实专业教育,融合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

教师在专业课程的和专业知识的教育过程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将生态文明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起来,加强生态文明知识对学生的渗透,引导学生们将自己的专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主动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生态文明理念体系,进而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其次,教师应该提高师生互动的次数和参与率,推动开展研学活动,鼓励学生们多在相关领域进行专业实践,做到生态文明领域的产研学结合。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和模范,应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态文明上的作为和表现,积极为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其理解其中内涵,培养现代生态文明型人才。

(三)学生应踊跃参与社会实践,串联课内课外,将知识外化于行动

学生要主动参与课外活动,以校园为研究基础,观察发现校园内存在的生态文明问题,积极反馈。同时还可以结合自身专业所学,尝试解决校园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切身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个人素养。此外,学生还需多参加社会生态文明活动,以自身的行动来促进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提高自身生态文明素养。此外,学生要主动向社会公众科普和传播生态文明知识,鼓励不同群体参与其中,扩大生态文明影响力。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生态文明素养,并扩大生态文明社会影响力,将内在的知识和良好意识具体化、有形化,做到知行合一。

相关链接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来看,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文明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

猜你喜欢
程度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